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压力大就睡不好?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相关神经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白天有感到压力特别大的事情,在夜晚时睡觉就会做梦。大部分的梦境都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中,提示我们快速眼动睡眠和压力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1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王立平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神经科学期刊《神经元》,对这个联系进行了阐明。

睡眠包含两种状态: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NREM睡眠又称慢波睡眠,特点是全脑神经元同步化放电,大脑处于低活动状态,类似于“睡的深,睡的香”的状态;而REM睡眠呈现快速,去同步化放电,大脑整体活动水平较高,基于REM睡眠后常伴随着周期性的短暂觉醒现象。

早在1966年,美国心理生理学家Frederick Snyder就提出REM睡眠或许扮演“哨兵功能”的假说,认为REM睡眠期间,可能允许动物能够监测周围环境并做好天敌攻击时逃跑的准备,但多年来未能提供实验证据支持。

在新研究中,王立平团队使用自主研发的小动物眼动监测、以及内窥镜单神经元成像、化学遗传学调控等方法,发现了相比非快速眼动睡眠,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给予动物天敌气味刺激能够更快唤醒小鼠,提示快速眼动睡眠具有潜在“防御天敌”的功能,并且成功解析了一条小鼠大脑中从丘脑底核(medial subthalamus nucleus, mST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 CRH)神经元投射到外侧苍白球(lateral globus pallidus, LGP)的神经环路,该神经环路调控了快速眼动睡眠下对天敌刺激的响应。

该项研究,为快速眼动睡眠可能扮演“哨兵功能”的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此外,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理解大脑在维持生命体适应环境的重要角色,也为睡眠障碍及本能恐惧失调相关精神疾病共患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靶点。

该研究题为“The subthalamic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neurons mediate adaptive REM-sleep responses to threat”,已发表在《神经元》期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1)01088-6?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896627321010886%3Fshowall%3Dtru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压力为啥会睡不好?脑科学家首次揭示原因
第三军医大学谌小维课题组揭示REM时期SuM- CA2和SuM- DG神经环路分别调控社交和空间记忆
睡不好脑子不好使?科学家证实,多做梦可以帮助大脑巩固记忆
科学网—睡眠的功能是忘和记!
想忘记伤痛?那就做个好梦吧
睡眠障碍(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