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球表面温度约6000℃,而日冕(太阳大气最外层)却达上百万度。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报告,为这一未解之谜提供了有力解释。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大熊湖天文台1.6米口径的古德太阳望远镜对太阳进行观测,获得了光球深处磁场演化的高质量数据。研究发现,从太阳内部上浮到太阳大气中的一种小尺度磁场结构,接触到磁场极性与之相反的强磁场网络组织时,会产生“磁重联”现象,将低层大气中的物质加速向外抛出,形成被称为“针状物”的毛刺状喷流。它们在太阳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传输过程中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的一种物理过程,可释放巨大能量,在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强烈的太阳爆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