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您知道糖尿病有哪些新型降血糖药物吗?

您知道糖尿病有哪些降血糖药物吗?


经典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输出降低血糖并减轻体重。您如果对二甲双胍感兴趣可以在“一附院内分泌科”公众号的对话栏输入二甲双胍发送后等待回复的图文信息,您可以看到关于二甲双胍的详细介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AGIs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由于AGI的降糖作用不依赖于胰岛素,无增加体重及低血糖风险,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体重:无明显影响;

低血糖:发生率不增加;

其它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与阿卡波糖类似。


>>>>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 


TZD类降糖药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却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水肿及贫血风险。另外,出于对骨代谢及心血管风险的顾虑,有些国家已经限制了TZD的临床使用,而与胰岛素的联用也被作为禁忌症。


>>>>磺脲类(SU)药物


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胰岛素分泌。


新型降糖药


>>>>普兰林肽(Pramlintide


普林兰肽是一种胰淀素(amylin)类似物,胰淀素是β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一起表达、合成、分泌,协同调节体内血糖平衡。主要作用于脑部极后区刺激饱食中枢,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糖输出,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并降低体重,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胰淀素(普林兰肽)类药物作用机制示意图



>>>>肠促胰素(Incretin)类药物



肠促胰素是一种肠源性激素,可促进进食后的胰岛素分泌,发挥葡萄糖依赖性降糖作用。主要由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组成,其中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β细胞增殖,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食欲等作用。但由于其半衰期短,分泌后迅速被二肽激肽酶-4(DPP-4)灭活,因此不能直接作为药物在临床应用。


DPP-4i及GLP-1RA可通过间接或直接方式提高GLP-1水平。GLP-1RA具有所有上述生理性GLP-1的作用,而DPP-4i具有其中的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肠促胰素类药物作用机制示意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利拉鲁肽或利司那肽(Lixisenatide)与长效胰岛素的固定混合制剂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DPP-4i)


DPP-4i可以使内源性GLP-1浓度升高2~3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有效地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但并不能抑制胃排空,对体重也无明显影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抑制剂


SGLT有两种亚型,即小肠黏膜上的SGLT1和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SGLT-2抑制剂能使肾小管中的葡萄糖不能顺利重吸收进入血液而随尿液排出。由于作用不依赖于胰岛β细胞,可与任何一种糖尿病治疗药物协同降糖,单用极少发生低血糖。近年来,有多个SGLT-2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而SGLT-1/2双抑制剂sotagliflozin也在临床研究中。


SGLT类药物作用机制示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治疗的新突破:最新药物能有效控制血糖
糖尿病诊疗市场深度分析(上篇)
新型降糖药物大盘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四)
快讯:5个糖尿病治疗新成果,2个有望攻克糖尿病,1个进入医保
史上最全!糖尿病最新治疗研究进展 在研药物一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