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博替尼对EGFR突变阴性也有效!

  厄洛替尼主要应用于 EGFR 突变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 TKI,可针对 MET、VEGFR、RET、ROS1 和AXL 位点。
  一项最新的研究证实:
  在 EGFR 野生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中,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单药或与厄洛替尼联合用药优于单药厄洛替尼,不良反应可控。
  临床试验:
  目的:
  为了对比卡博替尼单药、卡博替尼联合厄洛替尼与单药厄洛替尼在 EGFR 野生型 NSCLC 患者中的疗效差异,美国斯坦福大学癌症研究所 Joel W Neal 等主导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ECOG-ACRIN 1512)在美国的 37 家研究机构中开展。
  患者:
  入组患者为 EGFR 野生型的非鳞NSCLC,曾接受过一线或二线治疗。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 ECOG PS 评分及前期治疗分层,随机分配到厄洛替尼组(150mg/d)、卡博替尼组(60mg/d) 或者厄洛替尼(150mg/d) 联合卡博替尼组(40mg/d)。每 8 周进行评估。
  观察指标:
  当疾病进展时,单药治疗组患者可随机选择交叉到联合治疗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
  结果显示,2013 年 2 月至 2014 年7 月,厄洛替尼组入组 42 例患者,卡博替尼组 40 例,联合组 43 例,共有111 例患者(89%)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单药厄洛替尼组比较,单药卡博替尼组与联合组中位PFS 明显延长(1.8 个月 vs4.3 个月 vs 4.7 个月,P=0.0003)。
  不良反应:
  厄洛替尼组、卡博替尼组以及联合组患者主要的 3~4 级不良反应为腹泻(8% vs 8% vs 28%), 高 血 压(0 vs 25% vs 3%),乏力(13% vs 15% vs15%),口腔黏膜炎(0 vs 10% vs 3%)以及血栓事件(0 vs 8% vs 5%)。卡博替尼组有一例患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联合用药组有一例患者死于肺炎,可能与药物相关。
  结论:
  在 EGFR 野生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中,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单药或与厄洛替尼联合用药优于单药厄洛替尼,不良反应可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硬核!RECEL研究靶放联合III期肺癌创佳绩,2.7倍PFS完虐同步放化!EGFR强势进驻早中晚期全线肺癌!
厄洛替尼治疗NSCLC的研究进展
【中国肺癌报告2019】王洁教授: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ESMO2021 | “A+T”与“新A+T”最新数据解读
TKI是进展期EGFR NSCLC患者标准一线治疗
【2019 ASCO】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新方案:厄洛替尼+雷莫芦单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