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奥希替尼耐药机制,确定潜在耐药形成通路

(摘要号MA 12.05)

T790M突变为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药物耐药的最常见机制,奥希替尼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 T790M突变阳性NSCLC。然而,奥希替尼耐药为日益浮现的问题之一,评估伴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的基因组特征为了解潜在耐药机制所必需。

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研究者对来自于晚期NSCLC患者的血液和(或)组织的DNA表达谱数据进行了回顾性评估,以确定伴有EGFR T790M突变的患者。对于携带EGFR T790M突变的患者,评估电子病历以确定奥希替尼治疗病情进展时的临床变量、转归和基因分型。利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显示,共确定了433例接受基因型测定的NSCLC患者,其中29例(6.7%)患者存在EGFR T790M突变,所有患者均在检测前接受EGFR-TKI治疗。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高加索人种(76%),女性(76%),腺癌(100%),未吸烟者(52%),中位年龄65岁,既往接受的治疗为中位三线治疗。

在确定T790M突变时,27例(93%)患者保持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突变,24例(82%)患者接受奥希替尼治疗。未接受奥希替尼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4.9±3个月,当前随访阶段内接受奥希替尼治疗患者的总生存期未达到。

24例患者中有7例在奥希替尼治疗进展时接受重复基因分型,其显示的获得性继发突变包括EGFR C797S(43%,N=3)、EGFR C797G(14%,N=1)、EGFR扩增(43%,N=3)、ERBB2(HER2,28%,N=2)和细胞周期基因(CD-K4、CCND1、CCND2,28%,N=2)、MAPK/ERK通路改变(KRAS扩增和Q61R突变,28%,N=2)、PI3K/AKT/mTOR通路改变(ATK3和PIK3C2B扩增,14%,N=1)以及RET融合(NCOA4-RET,14%,N=1)。

既往有关于奥希替尼耐药机制的数据较为有限。除获得性C797S突变之外,本项研究确定了数个奥希替尼耐药形成的潜在通路,其中包括EGFR和ERBB2获得性扩增出现,以及MAP激酶和PI3K/AKT通路突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耐药机制、潜在应对策略一览
CSCO肺愈新生 | 奥希替尼一线获批影响深远,9月EGFR-TKI领域亮点不断
文献速递:NSCLC患者EGFR原发性耐药和敏感突变共存
案例分享:EGFR耐药HER2扩增,奥希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稳控病情!
奥希替尼的明星之路—AURA系列研究
双通路双管齐下,挑战 EGFR-TKI 耐药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