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气缠身、满面油光?送你一方,芳香化浊 行气渗湿,湿去百病消

(【方剂名】藿朴夏苓汤,出自清·《医原》。

  【组成藿香二钱(6克)、半夏一钱半(4.5克)、赤苓三钱(9克)、杏仁三钱(9克)、 生苡仁四钱(12克)、白蔻仁一钱(3克)、通草一钱(3克)、猪苓三钱(9克)、淡豆豉三钱(9克)、泽泻钱半(4.5克)、厚朴一钱(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芳香化浊,行气渗湿。

  【主治】主治湿温初起,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白滑,脉濡缓。)

湿气真不是个好东西!外在影响形象,会让你头脸油腻、一身臭汗、体味巨大,从小清新变身猥琐油腻;内在影响健康,会让你头重如裹、胸闷呕恶、大便粘腻、四肢无力,从身轻体健化身虚弱多病。

湿气缠身百病生

所以中医有句话,叫作湿气缠身百病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体验过阴雨连绵的天气吧?天地一片昏蒙蒙,湿气无孔不入,所有的东西都带着潮腐气,所有的物件儿都在被锈蚀变质。人体亦是如此,体内湿气过重,无孔不入各个脏腑器官都会跟着受累,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中医祛湿三大妙法

想要解决这种处境,要么驱散头顶的乌云,让太阳光照下来,蒸干这些水汽;要么刮一阵大风,驱散这些阴霾;要么让这些湿气变成雨水赶紧下完。只有这样,这些无孔不入的湿气,才能完完全全的散去。

而人与天相通,所以想要去除人体内氤氲不散的湿气,我们常用的也是这三种办法一是驱散头顶乌云(采用芳香化湿法),二是刮一阵大风驱散阴霾(采用苦温燥湿法),三是让湿气变成雨水流走(采用淡渗利湿法)

祛湿代表方——藿朴夏苓汤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包含祛湿三大妙方的方剂,叫作藿朴夏苓汤,出自清代石寿棠的《医原·湿气论》,方由藿香、厚朴、姜半夏、茯苓、杏仁、生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通草组成。

方中杏仁、白豆蔻、薏苡仁,为分利上中下三焦湿邪的代表药。全方用药照顾到了上、中、下三焦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与三仁汤结构略同,而利湿作用过之。

藿朴夏苓汤方解

其中杏仁畅通肺气于上,配以藿香、豆豉芳香化湿,通过驱散头顶乌云,让体内阳气正常舒发,来蒸干体内滞留湿气的方法,消除体内聚集的水湿,三药配伍可宣开上焦

白豆蔻和畅中焦、宣通脾胃于中,配以半夏、厚朴苦温燥湿,通过刮一阵大风,把脾胃内积聚湿气吹散,帮助脾胃恢复正常气机升降功能,让体内湿气再无产生根源,三药配伍可畅通中焦

薏苡仁利水渗湿于下,伍以茯苓、猪苓、泽泻、通草淡渗利湿,通过让体内湿气变成小便,从下焦水道排出,以避免多余水湿在体内堆积为祸,五药配伍可通利下焦

全方融辛宣芳化、辛开苦降、淡渗利湿,3种祛湿法为一方, 同时配入了健脾醒胃、理气行滞之品,达到了祛除表里内外之湿、上下分消之功,使体内湿气既无产生途径,又无留存渠道,标本兼治,所以被后世医家誉为祛湿代表方剂。

鉴于藿朴夏苓汤集宣肺、运脾、利小便为一体的功效,所以临床上我常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来治疗以湿邪为患,不管是外感、内伤,兼寒、热、虚诸证,还是与肺、脾、肾、三焦相关的疾病,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祛湿注意事项

当然,千寒易散一湿难除。湿之化气,为阴中之阳,氤氲浊腻,故兼证最多,变迁最幻,愈期最缓。所以调理湿邪类疾病,一定要抱着坚持到底的决心,配合医生按周期调理,最终才能达到湿去一身轻的效果

如果你有面色混浊如油腻口气浊腻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腻、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精神沉困嗜睡、萎靡不振四肢沉重、困乏无力,等“湿气重浊”的表现,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方坚持调理一段时间。#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藿朴夏苓汤
《方剂学》学习笔记261
近期反复发烧的为啥都是这样舌苔?——这恼人的湿热哟
大家都知道的“湿热”,有没有什么良方可调理?这个配方不妨一看
<<临证指南医案>>---湿
五苓散:解全身湿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