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十大名方之救人无数的小青龙汤

本文专家:张玲燕 郑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

源于《伤寒论》的千古名方小青龙汤,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

小青龙汤给小编的第一印象是:厉害!为何?青龙,可是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之一,这方剂取名“小青龙汤”,想必是功效了得!小青龙汤在不少中医人士的手里,可是用得出神入化。

小青龙汤,来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

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组成:

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

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

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

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

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

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

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功效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病案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咳喘证,什么是寒饮咳喘呢?也就是寒性的水饮引起的咳嗽、气喘病,这种咳喘病的表现特点,兹通过一个病例加以说明。

一次晚诊时,进来一位50多岁中年女士,她的装束打扮引起了我的注意,外披棉袄,内穿两个毛衣,脱掉棉袄,见前胸与后背都有凸起物,看我有疑,这位女士就从衣服内取出两件东西,一看是两个大热水袋,前胸放一个,后背放一个。

病人对我说,她患支气管哮喘多年了,一到秋冬季节天气寒凉时哮喘就会发作,发作时胸部憋闷,气喘不能平卧,睡觉时须背后垫上两床被子半卧,呼吸才能稍感顺利,若完全平卧则气短憋闷,出不来气,异常辛苦。大口大口吐痰,痰液非常稀薄,像水一样,很凉,自感口腔、舌头都是凉的。极度怕冷,尤其是背部最凉,像是背一个冰块一样。秋冬季节不敢洗澡,一洗澡就感冒,一感冒哮喘即发作,所以病人一个月也不洗一次澡了,洗澡时要开上两个“浴霸”灯,舌面上有很多水。这就是寒饮咳喘

寒饮咳喘

患咳喘病的朋友,自己也可以判断是否属于这一型,寒饮咳喘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咳喘,痰多色白,质地清稀寒凉,或落地为水,或如蛋清状,触舌觉冷;

(2)其喘在秋冬天气寒冷时发作或加重,春夏天气暖和时减轻或痊愈;

(3)发作时气喘憋闷,气短,甚则不能平卧于床;

(4)或面有水色(面部青灰或黎黑色)、水斑(面部色素沉着,或眼周暗黑)、水气(面部虚浮、眼睑浮肿)、水苔(舌苔白滑、水滑,甚至舌面津垂欲滴,舌尖发凉,舌质淡嫩而胖)。寒饮咳喘多见于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肺心病、小儿百日咳、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等。

冬病夏治

对于此类冬天易发的疾病,中医还经常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

可用麻黄、细辛、白芥子等药研末,醋调,贴于肺俞穴(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背正中线旁开1 寸5 分。头伏贴第一次,一次10 天,可到三伏结束,共4 次,对寒性咳喘有很好效果。

在小青龙汤中,张仲景用于化寒饮的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治疗寒饮的代表药物,在《金匮要略》里治疗寒饮证也基本上使用这几味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首选良方
《伤寒论》经方应用:小青龙汤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咳嗽
张仲景用神兽命名的两个方子,把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发挥到极致
射干麻黄汤治疗一例咳嗽气喘案
《中医实战笔记》:止痛要药:细辛的功效与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