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到底有多重要,家长都该看看!

关注小升初

每天读点有用、有料、有深度的小升初文章

  

上进心是激励孩子不断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即使再聪明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这种类型的孩子:很聪明,但做事情却没有积极性。

例如,对待学习不用心,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催促下才肯去学习;对待班级活动不热心,对他们来说,参不参加这些活动无所谓;对待兴趣爱好不上心,别人都争着去考级拿奖,但他却甘愿做群体中的“小尾巴”……

我常常开玩笑地把这种类型的孩子称为“隐形人”,即,在班级里,他们既不优秀,也不招摇,消失几天也许同学们都不会发现。据我观察,在每个班级中,这种“隐形人”都不在少数。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会成为“隐形人”呢?

其实,这与他们缺乏上进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有上进心,他们从来就没有争“第一”的想法;因为缺乏上进心,他们从来不会非常用心地去做一件事;因为缺乏上进心,能不能或者会不会受到表扬……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

家长们可以想象一下,已经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孩子,如果一直甘愿做“隐形人”,那他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记得——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上进心比较强并且能够一直保持下去,那即使智商不太高,他也能取得令众人注目的成就;但如果一个孩子很聪明,但缺少上进心,那他的一生将注定在碌碌无为中度过。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师,对这一点我更是深信不疑。在我送走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中,不乏成就卓越者,虽然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不尽相同,例如,他们或自信、或乐观、或坚强……但在他们身上却存在着一个惊人的共同点,那就是——有强烈的上进心。其中一个孩子的优秀表现是老师和家长有目共睹的,以下妈妈评价她的原话:

她的任何事情都不用我费心,下午放学回家后,从不用我催促,她会主动去写作业,如果作业没有保质保量地完成,她绝不吃饭;明天要考试,今天晚上她就早早地把准考证、文具袋、演算纸等必备物品准备好;不管是小考还是大考,考完之后她都会自己做总结,如果发现自己没进步,她都会给自己一定的惩罚……总之,我总感觉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她更加优秀。

这位妈妈所讲的神奇的力量是什么呢?就是孩子的上进心。是的,上进心就犹如一颗神奇的灵丹妙药,它不仅可以把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斩草除根,还能让孩子变得热情无比、积极乐观、不畏困难……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一“真理”:

一个在小学阶段上进心强烈的孩子,他对待学习、生活一定都是充满热情的;一个在小学阶段就积极进取的孩子,他永远也不会满足于眼前所取得的成就;一个在小学阶段就上进心十足的孩子,他是绝不会向困难屈服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上进心与成功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

  

那具体来讲,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呢?

(1)设置小目标让孩子品味成功

在办公室闲聊时,一位同事这样讲述他激发孩子上进心的“妙计”: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们设置一个个较小的目标,例如,如果某次作业没有错误,而且写得很整齐,我就会把他的作业本当成“展览品”,让班上的所有同学都欣赏、学习;如果某个同学真诚地帮助了他人,我就会把他的“事迹”写进黑板报里,鼓励班上的同学以他为榜样……就这样,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成为众人的榜样。也正因如此,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上进。

同事的“妙计”为何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呢?

这是因为他给孩子提供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行动容易使人产生积极上进的情绪,而失败的行动容易使人产生消极退缩的情绪。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但他们的上进心却非常脆弱,如果经常遭受挫折,上进心就会锐减。但如果能够经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孩子常常会自动自发设置下一个目标。

就像上述那位同事所说的情况,当孩子因为一次作业没出错误而受到鼓励时,他肯定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下次我要连续两次不出错误”“我要连续三次不出错误”“我要保证整个作业本一次错误也不出”……

孩子的上进心就是在品尝一个个小目标达成后的喜悦中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在生活中,家长也可以用设置小目标的方法去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例如:面对学习成绩,家长可以这样对他们说:“这次考试,你的目标是超过排在你前面的那位同学。”当这个目标顺利达成之后,孩子常常就会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想考第一的欲望。

(2)给孩子找一个合适的竞争对手

一位家长曾这样跟我说起过自己的孩子:

女儿上小学4年级了,学习非常消极被动。经常是放学就玩,我们不管她,她就不知道自己学习。

看着女儿一脸无忧无虑的样子,我心里却开始着急了,4年级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要是在这个阶段还那么不求上进,那么今后的学习生活无疑会非常被动。

这位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小学4—6年级正是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期,在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还不注意培养孩子的上进心,那么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就是家长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我的一位朋友是这样做的:

周末的一天,邻居带着自己的女儿欢欢来我家做客,欢欢学习成绩不错,懂的知识也不少。在我和邻居交谈过程中,欢欢时不时就能插上几句。看着我们几个聊得火热,我的女儿露出了好奇、羡慕的神色,看得出来她对我们聊的话题很感兴趣,但就是插不上嘴。(马上点标题下“小升初”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呦!)

邻居走后,女儿闷闷地跟我说:“妈妈,欢欢怎么知道那么多东西啊?”

我趁机道:“欢欢平时看了好多书呢,宝贝儿要是也看那么多书,也就能知道那么多东西了。”

女儿听了我的话,低着小脑袋似乎思索着什么,然后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说:“嗯,我也要知道很多东西,我也要看书,我要比欢欢懂得还多。”

从那以后,女儿果然开始很努力地读书、学习,事事都要跟欢欢比,变得越来越上进了。

在前面我们说过,孩子在4—6年级阶段,其自尊、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他们强烈地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像我朋友的女儿一样,当她看到同龄人欢欢能和大人们一起聊天的时候,心中肯定也渴望自己能像欢欢一样,融人大人们的世界。朋友在这个时候适时地对孩子加以引导,让孩子明白,欢欢之所以会懂得多是因为书看得多,激起孩子争强好胜之心,孩子就会爱上学习。

当然家长在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因为刺激过度让孩子产生自卑或者嫉妒心理;竞争对手的选择也一定要和孩子水平差不多,不要选择和孩子相差太多、让孩子觉得高不可攀的人,这样只会挫伤他的积极性。

家长能够做到这两点,就能很好地帮孩子选择一个竞争对手,激发出孩子的上进心。

名师点睛:

一般来讲,过多失败的经历会使孩子的上进心锐减,但成功的经历却是孩子向着更高目标奋斗的动力。所以,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家长都可以给孩子设置较小的目标,在帮助他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去激发他的上进心。

例如,不要求孩子考第一,而是给他找一个实力差不多的竞争对手,引导他去超越,在一次次超越的过程中,在一次次品尝成功的喜悦中,孩子自然就会产生考第一的欲望,上进心也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积极的上进心和好习惯是分不开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绩优异的永久保障。

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相应地孩子的成绩也就会名列前茅。

周末的一天,一位4年级孩子的家长带着孩子找到我,向我提出了这样的困惑:

我家孩子也不比别人笨,也不比别人呆,更不比别人少用功,可是为什么,我家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如意呢?

家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这个孩子我是知道的,学习的确很用功,学习态度也很认真,但遗憾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却不大好。比如说,这个孩子学习的时候,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会儿看看这门课程,一会儿看看那门课程,没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结果,往往是时间浪费得不少,学习的效果却并不好。

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对这一点也是深有体会,孩子们中间不乏一些好学上进、用功努力之人,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孩子虽然很努力、很勤奋,却常常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与之相反,有这样一类孩子,也不见他们平时多么用功学习,然而,每当考试的时候,这些孩子总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对这两类孩子研究比较的过程中,我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结论:学习习惯的好坏,往往是关系孩子学习成败的重要一环。

就拿我教过的一个孩子来说:

男孩小宁从4年级到6年级,一直都由我担任他的班主任,三年来,小宁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

开家长会时,很多家长都感到好奇,一个人优秀一次容易,优秀两次也容易,但是想要一直优秀下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4—6年级这个小学教育的关键期,成绩更是极易出现波动和起伏。小宁是如何做到一直优秀的呢?

作为小宁的班主任,我对此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小宁能够一直保持优秀的关键所在,就是因为小宁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有计划有安排,哪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哪些难题需要自己独立解决……他统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具备这么多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还可能学习不好吗?

想必我说到这里,家长们对于小宁能够一直保持优秀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不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绩优异的永久保障。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不仅学习过程会比别人要轻松很多,学习所带给他的成就感反过来还会激励他继续努力。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下,孩子就会拥有一种快乐的学习心态,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

听我说了这么多,相信很多家长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那些直接影响孩子优秀与否的学习习惯有哪些了。

通过我对一些成绩一直不错的孩子的观察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大体总结了这样两点:

(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我曾和很多高年级的家长提到过这样一点:孩子的学习一定要有计划。

为什么我如此重视学习计划?这还要从我的教学实践说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不是不想学习、不喜欢学习,而是不会学习。

什么是不会学习?

打个比方:在给高年级的一些班级辅导自习课时,我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忙得热火朝天,一会儿翻翻数学课本,一会儿翻翻语文课本,一会儿又念两段英语,看起来比谁都认真,比谁都忙。可是,一旦我问这些孩子刚才他们看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他们往往会一脸迷茫地看着我,答不上来。

其实,孩子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早已在我的预料之中。学习没有一定的计划性,想起看哪门课程看哪门课程,各个科目的学习没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看过的东西像是飘在水面上一样,落不到实处。这样浮光掠影的学习,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效果。

听我这么说,作为高年级孩子的家长肯定已经开始暗暗着急了, 4—6年级,正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和小升初的关键期,孩子要是在这个阶段还一个劲儿做无用功,那么对他来说该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的确,家长们的担忧很有道理。升入小学高年级,准备小升初就成了孩子们学习的第一要务,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分分秒秒都是非常宝贵的。将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没有效率的学习上,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考虑到这一点,作为高年级孩子的家长,就要把帮助孩子养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当成一件大事来完成。

对此,我的一位朋友是这样帮助孩子的:

女儿冰冰上4年级之后,学习还是稀里糊涂的,想学点儿什么学点儿什么,没有一点儿计划,忙忙乎乎半天,成绩却总是不理想。

为了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我决定从教孩子做计划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和孩子商量之后,我们制订了这样的学习计划,比如晚上 7:00—8:00重点学习数学、8:30—9:00学习英语、9:00—9:30学习语文; 比如说,周末的时候,上午9:00—10:00学习数学、10:30— 11:00学习英语……安排各个课程的时候,争取把孩子头脑最佳的时间段安排给孩子比较差的科目。

学习有了一定的计划性之后,孩子的学习渐渐有条不紊起来,成效也日渐显著了。

苦于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按计划学习的家长,不妨像例子中的家长学学。什么时间该学什么,怎么学,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想要成绩优异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2)独立思考的习惯

前段时间一位学生家长给我打来电话,心急火燎地问我:“老师,我家的孩子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怎么成绩却一直不见长进呢?”

这位家长的孩子,我有印象,确实像家长所说,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作业。然而,在这两个环节中,这孩子却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不懂得独立思考。就拿上课听讲来说,他总是习惯于被动地跟着老师一节一节地走,一章一章地学,从没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从没有在课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孩子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楚、记忆负担加重,这时候孩子的学习就会陷入一种迷茫的困境,还怎么可能会学得好呢?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孩子学习成绩上还是下的分水岭,独立思考能力强,孩子就能够对学习知识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对问题有深入独到的认识,知识掌握得就比较牢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就比较强。相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孩子面对问题的时候常常就会不知所措,更不用说去解决问题了。

明白了独立思考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家长,就有必要引导孩子多多独立思考。

具体来说,怎么做呢?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人手。

首先,教孩子学会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最忌死记硬背,弄清楚道理更重要,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孩子用起来才能更加自如。

其次,教孩子学会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在学习中应经常引导孩子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地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名师点睛:

如果把学习比做是高楼大厦,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保障这座高楼大厦屹立不倒的地基。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得轻松,更能够保持优异。

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如牛毛,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大体有这样两点:

首先,教给孩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其次,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喜欢本文,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来源: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新浪博客

  图: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原出处!

小升初(ID:jzh010)精选

小升初提供孩子学习问题第一时间免费解答。

单独咨询:家庭教育专家为免费解答,

请加颜老师微信号:teachyan

小升初交流资料群 :378389072

颜老师精选出了本篇文章相关最受家长们欢迎的文章列表,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直接获取。

热门推荐阅读文章

期末复习丨

111:小升初语文考试实用常识大全,好资料人手一份!语文常识

131:期末考试快来了,让孩子这样复习效率高!(赶快收藏)

家庭教育丨

119:孩子,我为什么要你努力读书?(一组火爆朋友圈的漫画)

107: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你最重要的事业!(家长必读) 教育孩子

福利丨

00:领取家长必读书目十本

01:领取“小天才养成”资料包

(关注账号,回复文章数字编号,即可阅读)

  孩子成绩不好可以点击“阅读原”看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一、二年级这几点对孩子很重要,小心差距就此拉开!
孩子在小学阶段到底该不该补数学呢?
小学数学考99与考100分的,差距很大,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在这里
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吗?这4个习惯没抓住,6年都毁了
小学真正拉开差距的阶段竟然是……错过影响孩子整个学习生涯!
数学老教师坦言: 报什么补习班! 死啃这27张图, 孩子6年次次100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