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哥教程]从硬件安装到系统安装,三哥手把手教你玩转NVME SSD
楼主搞机多年,也写过不少文章,不过之前好多文章都是为了晒而晒,这次就换个套路,写点接地气的——下面,就让楼主就教大家如何玩转NVME SSD(高玩们可以无视了)。
一、认识NVME SSD
NVME,全称: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种新的硬盘传输标准,用于取代原有的AHCI。
NVMe的优势在于三点:更低的延时;更高的传输性能;更低的功耗控制。
要支持NVME,当然要满足3个要求:1.盘支持;2.主板支持;3.系统支持。
那么NVME SSD长什么样子呢?
有些人提起NVME,首先想到的是M.2 SSD,其实,NVME只是一种协议,M.2接口的SSD不一定都支持NVME,反过来,支持NVME协议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M.2一种,另外还有PCI-E接口和U.2接口。
下图中,左侧的浦科特M8Se 512G采用M.2接口,支持NVME协议;中间的Intel SSD 520 240G则是乱入打酱油的,其采用SATA3.0接口,不支持NVME协议;右侧的Intel SSD P3600 400G采用U.2接口,支持NVME协议。


大家可以看看M.2/SATA/U.2接口的区别。



至于PCI-E接口的SSD长这个样子,下图为采用PCIE 3.0 X4接口的浦科特M8Se(本图来自网络)。



其实对于NVME SSD来说,M.2/U.2/PCIE三种接口,性能上基本没区别,但其他方面各有优劣——M.2的优势是体积小,小到ITX、笔记本电脑都能装下,缺点是热量集中,所以高负载时温度较高;U.2由于采用2.5吋规格,且多采用厚实的铝壳散热,故温度表现不错,缺点是非常小众化(大多数主板无U.2接口,需要转接),价格也偏高;PCIE的优点是散热好,通用性强,只要有PCI-E插槽,老主板也可以用NVME SSD(但需要修改BIOS),缺点是要占用一个PCIE插槽,如果是ITX主板,独显和SSD只能二选一了,另外,笔记本也没法用。


目前来说,M.2接口的NVME SSD最为常见,下面就让我们以浦科特M8Se 512G为例,来看看M.2 NVME SSD的情况吧。
盒子一袭蓝色。
评论


背面主要是产品的相关参数。



放大看看,这里有一个产品的参考速度表,可以看出512G版本的读取速度能达到2450MB/s,写入速度能达到1000MB/s。



内部采用塑料壳子包装。



盘体采用金属外壳设计,可辅助散热。由于拆开会失去质保,故这里就不拆解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M8Se采用MARVELL 88SS1093主控,采用东芝15NM SHP高效能TLC颗粒。
盘的附件非常简单,除了盘,就是一颗螺丝钉。



M.2接口特写。



盘体背面是这样子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无线网卡也采用M.2接口,但无线网卡的M.2和SSD的M.2是不通用的,如下图:



二、安装M.2 NVME SSD
M.2 NVME SSD的安装也非常简单,只要主板(笔记本亦可)上有相关接口,且支持NVME协议即可。
下图为MSI X370 GAMING PLUS主板,其提供了一条M.2 SSD接口,支持SATA和NVME两种协议的M.2 SSD,支持2242/2260/2280/22110四种长度的M.2 SSD。



由于浦科特M8Se是2280长度,所以将其用螺丝固定在2280孔位即可。



除了正常安装到主板正面外,还有许多ITX主板受限于布局,在背面提供了M.2槽位,如下图的华硕Z170I PRO GAMING。



装起来和正面一样简单,一颗螺丝固定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带散热片的M.2 SSD来说,其带散热片的厚度不能超过机箱铜柱的高度,否则盘会顶到机箱主板托盘。从下图可以看出,M8Se的厚度和机箱铜柱的厚度几乎一样,算是勉强能装,如果盘的厚度再稍微增加一点,就会出现冲突。



除了正面和背面,还有这种奇葩的位置,下图为华硕X99杜蕾斯的M.2槽位,采用了竖插模式,好处是省地方,而且也能利用机箱风道辅助SSD散热,坏处是盘的重心太高,总担心一巴掌把它给拍倒了。



还好这板子附带了一个铁架子,用于固定盘体,有木有一柱擎天的感觉?



三、如何给M.2 NVME SSD装系统
啰嗦了半天,接着进行我们的重头戏,如何给M.2 NVME SSD装系统?
尽管给M.2 NVME SSD装系统和给SATA SSD装系统有点区别,但只要你搞懂套路,其实也一样简单。
拿到盘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分区,这个无论SATA还是NVME,都是一样的,不过为了更好的发挥NVME SSD的性能,这里建议大家采用GUID(GPT)格式分区,因为该格式支持UEFI启动,速度更快。
分区软件建议采用Disk Genius(磁盘精灵),该软件支持MBR和GPT格式间的转换,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至于使用环境,个人建议在已有的WIN10系统下,将NVME SSD挂从盘,进行分区操作。当然,也可以在U盘PE系统下进行分区,但前提是,你的PE必须基于WIN10打造,否则是认不出NVME SSD的。
下图,M8Se出厂默认是MBR格式,我们用磁盘精灵将其转换为GPT格式。



然后开始分区,鼠标定位到M8Se上,右键,出现如下窗口。
这里要说一下,GPT格式分区相对MBR分区,会多出俩小分区——一个是ESP分区,另一个是MSR分区,ESP分区就是EFI system partition,简写为ESP,望文生义,不难理解,要支持EFI,就得有ESP分区,该分区用于加载EFI系统的引导区,其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一般是不可见的;至于MSR分区,意思就是Microsoft保留分区,是每个 在GUID 分区表 (GPT) 上的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7以上)都要求的分区。



点击确定后,开始分配主分区大小,本人给第一个分区分配了100G(因为挂从盘,所以是E盘,如果挂主盘,就是C盘)。顺便说一下,有些人喜欢给一块SSD只分一个区,也有些人喜欢分多个区,这个凭个人喜好,本人喜欢分两个区,这样重装系统就不用备份第二个分区的一些资料(大型游戏等)了。



剩下的容量全部分给第二个分区(F盘)。当然给SSD分区这个步骤这里也可以不做,等到安装系统时,也是可以用系统自带的工具分区的,这两者并无多大区别。



正如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给NVME SSD安装操作系统也有多种方法,下面就让我挑几种说说吧:
1.方法一:直接安装法
其实在WIN7+MBR时代,用PE+GHOST镜像的方法装系统,要比直接安装系统速度更快,然而到了WIN10+GPT时代,用PE+GHOST的方法装系统,就有点麻烦了,一是大多数PE没有集成NVME驱动,不认NVME SSD,二是GPT格式的SSD,无法使用GHOST镜像还原的系统,故此,直接安装反倒更加省事。
直接安装既可以用光盘,也可以用U盘,鉴于目前光驱快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还是以U盘为例吧:
用到的软件:1.WIN10镜像文件(也就是下图中的ISO文件,建议去微软官网下载最新版);2.UltraISO,中文名软碟通。
用到的硬件:一枚大于4G的U盘和一台电脑。



接下来就是制作启动U盘,其实就是把系统镜像文件“刻录”到U盘中。
第一步,点击文件-打开。



定位到提前下载好的WIN10镜像文件,并打开。



然后点击启动-写入倒硬盘映像。



写入完成。其实对于UEFI启动模式来说,也可以不用UltraISO刻录,直接将WIN10的ISO文件解压缩,并复制到U盘,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但我们为何要多此一举用UltraISO呢?这是因为UltraISO可以隐藏启动分区,这样U盘剩余的空间会以一个空U盘盘符的形式显示,这样你可以尽情的使用剩余空间,而不用担心你所存的文件和启动文件混在一起。



写入完成后,重启电脑,然后进入BIOS的启动项,将之前刻录好的U盘设置为第一分区。
这里顺便解释下为何本人要斜着拍照,因为这样会尽可能的消除摩尔纹,当然,坏处是对大家的颈椎略微有点影响,还请大家担待。



设置好启动顺序后,继续重启,出现了WIN10的安装界面。



往下点,出现输入序列号的界面,没有序列号的话,可以将其无视,并直接点下一步。



版本选择,果断选Pro版。



有升级和自定义两种安装方式,个人建议自定义(即全新安装),因为升级安装容易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选择要安装的分区,分区1是ESP分区,分区2是MSR分区,不能选,第三个分区才是我们想要的C盘。



开始安装了。



安装完,让你重启。



继续进到BIOS,这时要将第一UEFI启动顺序改为浦科特M8Se,之前第一启动项是U盘,但此刻U盘的使命完成了,所以需要将其改过来。



重启后,出现了熟悉的界面。



还要进行简单的设置。



给自己取个用户名,个人建议用英文,因为中文会有各种蛋疼的问题(譬如HTC VIVE VR头盔在中文用户名时无法配对等)。



成功进入桌面,剩下的设置及装驱动等事宜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方法二:PE安装法
用到的软件:1.解压后的WIN10文件(复制到U盘);2.UltraISO;3.基于WIN10基础的PE镜像文件。
用到的硬件:一枚大于4G的U盘和一台电脑。
该方法依然需要用UltraISO将文件刻录到U盘,不过区别是这次要刻录的镜像文件是PE文件(下图中的第三个文件),鉴于刻录方法和之前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制作好PE U盘后,重启,然后设置一下启动项,将U盘设为第一启动顺序。



然后进入PE系统,由于本人的这个PE基于WIN10核心而来,自带NVME驱动,所以直接识别出了浦科特M8Se(C盘和D盘)。



接着从U盘中复制如下文件(夹)到NVME SSD的C盘。



然后修改启动顺序,将SSD设置为第一UEFI启动项。



重启后,出现了熟悉的画面,剩下的和之前的步骤又一样了,这里就略过了。



安装完成后,重启。



这里再改回U盘为第一启动项。



进到PE系统后,将这4个文件删除,要不然,会不停的循环安装过程。



删完后,拔掉U盘,或者到BIOS里将SSD设为第一启动项,重启后,继续安装步骤。



3.方法三:克隆大法好
之前我说过,采用GPT格式的磁盘,再不能用GHOST简单粗暴的进行备份还原,但这就意味着没有其他办法了么?
其实还是有办法的,不过我们需要换一款软件:Acronis True Image,该软件支持对UEFI系统进行备份还原,功能比GHOST强大。
不过此种方法需要我们之前已经有一个系统,譬如你之前用的是128G的SSD,你现在换成了512G的,但你还想用原来的系统,你就可以直接采用此种方法(注:原来的盘是SATA盘,克隆到NVME盘,有一定几率无法正常使用)。
该软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可直接在现有的系统下使用(目标盘挂为从盘)。



开始备份,如果是MBR格式的盘,直接备份C盘即可,如果是GPT分区,则还需要勾选那个FAT16分区(即ESP分区,引导文件存于其中)



选择一个备份文件的存放路径。



继续往下点。



备份完成。



然后开始恢复。



定位到刚才备份的那个文件(tib格式)。



继续往下点。



由于是GPT格式,所以主分区和ESP分区都要选上。



这一步是指定目标ESP分区位置。



指定目标主分区位置(即目标盘的C盘,由于挂从盘,故显示为E盘)



继续往下点。



恢复成功,重启后就能使用了。



四、如何对SSD进行简单测试
好多人拿到一枚SSD,想知道SSD的一些参数以及性能、温度等表现,这就需要用到一些软件对其进行测试。
譬如要查看SSD的信息,可以使用下图的CrystalDiskInfo,该软件能查看SSD的写入量、通电时间等参数,可以避免买到用过的二手货。



当然,娱乐大师鲁大娘也是可以的。



顺便跑个分,看看补齐SSD短板后的分数如何?
可以看出,整套平台相对于之前用SATA SSD的65W分飙升到67W分,可见想要跑高分,高性能NVME SSD是必须的。



总名次也从之前的309名来到280名。



当然,如果你嫌弃鲁大娘过于娱乐,不够专业,我们可以换软件测。
不过在测试之前,我们要在这里打个勾,否则会出现写入速度会相对实际速度减半的情况。



然后开始测试,AS SSD Benchmark测试,可以看出测试结果比产品盒子上标称的数据略低,但差距不是很大。



CrystalDiskMark测试。



TxBENCH测试。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



如果想测试SSD的温度,则可以用CrystalDiskInfo+跑分软件组合的模式,譬如下图的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用CrystalDiskMark的目的是让SSD达到高负载状态,用CrystalDiskInfo的目的是记录SSD温度,M8Se出现的最高温度为60℃,由于其自带散热片,所以比那些动辄8、90度的裸SSD要好一些。



五、总结
尽管茴香豆的茴字有4种写法,但本篇的这几种方法算是比较简单可行的方法,不过授人鱼不如授人渔,Po住更希望读者掌握的不是单纯的操作方法,而是一种思路,只有这样,遇到新的问题,才能让你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只会生搬硬套,遇到新问题你将会束手无策。想当年楼主为了给Raid0下的磁盘安装win2003,研究了好几天,最终成功的解决了问题,靠的就是不停的思考和一股不服输的钻研精神。
以上就说这么多吧,希望本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司机带你玩,如何打造超级U盘工具箱?
Win10笔记本安装Win7完全指南|『WINDOWS 7 专区』
硬盘分区格式化教程(MBR或GPT)
品牌通备份还原5.3(自带PE/NVME驱动/支持UEFI/BIOS桌面一键备份还原)
来,看看即将发布的【无损:分区助手】6.3-8.2更新了哪些内容...
课程: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Section: 4.1 管理磁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