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治血痹的千古名方
俗话说:屋漏偏遇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内外不和的人,最怕受风。

但偏偏风邪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越怕我越要来,特别是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的时候,更可乘机潜入,将滞血堵在肌肤,令肌肤麻木不仁,甚或酸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大医张仲景所创,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是治身体卫外安内功能不足,复又外感风邪而致血痹的常用方。以肌肤麻木不仁,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脉微为辨证要点。

痹有闭阻不通之意。古医说:痹在骨则增生,在于脉则血凝而痛,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麻木不仁。所以血痹,是邪入血中,痹在筋脉与肉的一种血管性疾病。

治疗需攘外除风,安内补气血,和阴阳。上下肢麻木疼痛,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是其治疗范畴。

组成:

黄芪9g,桂枝9g,芍药9g,生姜18g,大枣4枚。水煎服。

本方用药再寻常不过,黄芪甘温益气,尤能固表气而攘外。

桂枝,既带了肉桂树之火热温里之性,又有枝条之如人四肢及接触天空的通阳发散,能抵挡自然界的风寒。所以常用于四肢肌肤之麻木疼痛的治疗。

与黄芪相配,人体既像被打足了气,又浑身暖融融,且血液流通,经脉舒展。能振奋身体的卫外功能,固表而不留邪。

芍药,是能让肝温柔起来的名媛。肝一温柔,不仅血液流通,筋脉也舒展。所以芍药在本方作用非常重要,与桂枝黄芪一个用量,与它们共同攘外安内,打通血液痹阻,令表里都得安生

生姜与大枣,是仲景大师常用的健脾良配,能让人内外皆得安守。且因生姜辛辣,与黄芪配,可助桂枝发散风寒。大枣养血益气,可助黄芪益气,助芍药养血。

五味相遇,黄芪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和荣卫,协手驱风,固了表又散了邪,安了内又不伤正,由此气足血和,风邪被逐。

凡证属气虚血滞,表里阴阳不和者,皆可选用。

临床多有加味经验。

1  冠心病

本病可由心气心血不足,阴寒、痰浊、瘀血等邪气留踞胸中,脉络痹阻而出现胸痛、背痛,或者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等。本方中桂枝温通心阳,黄芪补心气,并与桂枝生姜大枣共除阴寒,芍药养血和营,共达开通阳气,除痹阻而止痛之功。

若瘀血之象明显,可与散有形瘀血之桂枝茯苓丸合方。

2 风寒阻络,营卫失和之痹证

身体虚弱,营卫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或居处潮湿,涉水冒寒;或劳累之后,汗出当风,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发。往往表现为关节酸痛或痛剧,畏寒、恶风等。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防风6-10g增其祛风散寒之功而治。

3 气虚血瘀,血脉痹阻之中风后遗症

此症可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利与麻木,乏力,言语不清,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涩。可在本方基础上加川芎,牛膝,天麻各6-10g。

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所治,以补阳还五汤为出名。但补阳还五汤重在补气以行血。而黄芪桂枝五物汤重在温补温通,养血和血,温阳通脉,加川芎、牛膝可化瘀通络,加天麻平肝熄风祛痰,是为治言语不清

另外,黄芪桂枝五物汤也常被合方运用。

比如上述治冠心病瘀血明显用桂枝茯苓丸合方。
若是下肢麻木疼痛,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四味健步汤(石斛 赤芍 怀牛膝 丹参各30克。)。
若是上肢疼痛麻木,用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炙)各三两,川乌五枚)加黄芪桂枝五物汤。
等等。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味中药,通经络、养气血,治心脑血管疾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
【每周一方】第66期 •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做法
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每日一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