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根源在脾湿!3个调理小方,调肝健脾

养肝

节目展示了一副800年前的人体图,是已知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普,和现代医学剖图相比较,相似度很高,但又有不同。因为中国古代脏腑和西医所说的脏器并不完全对应,如果想防治心脏病,就去养心,想防治慢性肝病,就去养肝,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找对慢病的根源非常重要。

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西医的哪些系统?

——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免疫系统

——生殖系统

比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如果用中医的理论去调理,应该对应的是。肝病调脾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尤其是在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丢失增多,新陈代谢减慢,毒素更容易积存在体内,而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代谢器官”,在秋季负担也会加重,所以秋季调脾护肝很有必要。

临床上,脾土湿热是各种肝病中最主要的原因,而湿和热又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分清湿与热的比例,才能对症调理。

01判断你体内湿热是哪种状态?

湿重于热

看舌苔: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偏白

辨症状:乏力、大便不成形、多汗

热重于湿

看舌苔:舌质红、舌体瘦小、舌苔偏黄

辨症状:干痒、心烦、失眠、烦热

湿热并重

看舌苔:舌质红、舌体胖大、舌苔黄腻

辨症状:口干口苦、口黏腻、痞满、大便不畅、大便黏

02调肝健脾代茶饮

湿重于热:陈皮3克+茵陈3克

陈皮健脾化湿作用好,茵陈祛湿作用好,且它是治疗肝病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两者配合适合湿重的人。

热重于湿:黄芩4克+麦冬4克

黄芩清热利湿,麦冬滋阴,两者配合适合热重的人。

湿热并重:栀子3克+连翘3克

栀子和连翘都有清热化湿的作用,同时又有很好的保肝效果。两者配合适合湿热并重的人。

专家提醒

这三个证型一定要分辨清楚,如果湿重的人喝了热重的调理方,容易出现大便次数更多,湿气更重的表现;如果热重的人喝了湿重的调理方,会更干更烦。

慢性肝炎、肝硬化应该从脾入手调治,还有一种常见的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竟然和肝胆有关,控制饮食也降不下去的胆固醇,应该如何防治呢?

血液中的胆固醇并不是“吃进去”的,而是肝脏自身合成的。肝脏合成的胆固醇需要胆汁酸分解后,才能排到肠道。而当胆道不通畅时,不能正常分泌胆汁酸,胆固醇沉积在体内,最后不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胆道也容易出问题,出现胆结石、胆囊息肉等。

导致胆道不通的原因是胆气不足,所以解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问题,需要调肝胆

胆气虚的症状:恐惧、焦虑、睡眠不实、多梦。

调理肝胆——『白加黑』

早晨一套操补充肝胆阳气,晚上一套操让肝胆静下来,这样肝胆功能就能恢复正常。

早晨——五禽戏之虎戏

将手指呈老虎一样的爪型,眼睛瞪大,做虎扑式,发出虎啸声音。

晚上——八段锦之两手托天理三焦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上托,双臂伸直到头顶,回到鼻子,再放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调钢琴老师中医讲课34
别让湿热伤了肝
在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脂肪肝患者,您的肝还好吗?
刘惠民医案(二)
吃龙胆泻肝丸损伤肝肾?老中医:不止清肝泻火,用对还能治4种病
刘渡舟治肝十六方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