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董建华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

董建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独到的见解及临证经验。本病病机的关键是虚、滞、热、瘀。治疗强调通补、通降、泻热、祛瘀。现将其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虚是本质,治在通补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迁延不愈,何以致此?

认为脾胃虚弱是其根本,其病情演变有个朝伤暮损,日积月深的过程。脾胃受损,气虚不能温运,阴虚不能滋荣。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转归,无不与脾胃之气有关。胃粘膜苍白,胃酸减少,血管透见,粘膜变薄,都是脾胃虚弱的内在表现;纳呆食少,胃脘痞满,缠绵不愈是其外部表象。

辨治萎缩性胃炎,只有顾护脾胃之气,才能逐渐恢复其纳化、升降的功能,恢复元气,治当补虚。但脾胃虚弱,纳化失权,得不到清气之温煦,反得浊气之损害,以通补为宜。

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腹胀,先用香附、苏梗、陈皮、香椽、佛手、枳壳、大腹皮调畅气机,后酌加黄芪、党参、甘草顾本补虚;如果舌苔厚腻、湿浊不化,则用藿香、佩兰、厚朴、半夏、通草芳香化湿,配山药、扁豆、薏苡仁健脾运中;如果脾虚挟食,则先用鸡内金、枳壳、陈皮、莱菔子、制大黄、谷芽、麦芽、胡黄连消导化积,再加太子参、白术补脾和中;胃阴不足用沙参、麦冬、石解、生地黄甘凉濡润,并佐以枳壳、香附、香椽皮、川楝子行气化滞,补中兼通。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补有益,补而不滞,气贵灵通。守法守方,才能标本同治,如过用参芪香砂之属,反受其害,半途而废。

2滞是核心、治在通降

胃为传化之腑,只有保持舒展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而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因之不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等相因为患。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郁滞自从中生。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另一个病理特点。

治疗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治在通降。

气滞胀痛,宜理气通降,药用苏梗、香附、陈皮、枳壳、香椽皮、佛手;

阴虚胃胀,则润降,用沙参、麦冬、绿尊梅、丹参、白芍、石解、香椽、枳壳、香附;

虚寒气滞用温通,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香附、大腹皮;

寒热错杂者,辛开苦降,药用黄连、黄芬、半夏、党参、干姜、吴茱萸、枳壳、砂仁、陈皮;

中气下陷者,用升清降浊,药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壳、香椽皮、佛手、大腹皮,名加味补中益气汤;

湿滞中脱者,化湿通降,药物用霍香、佩兰、半夏、厚朴、滑石、通草、大腹皮、清豆卷、荷叶、苏梗。

3热由郁生,治在泻热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从虚寒论治。但董师认为,兼热的萎缩性胃炎十分常见。

究其原因,因为胃为阳土,气机一旦郁闭,则热自内生,加之慢性胃炎患者多喜进温补之品,气机堵塞,又加之饮食厚味,生湿蕴热。

验之临床,舌苔黄腻,胃中灼热就是胃热的表现。胃热多是郁闭所致,胃热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易被忽视的特点,治以通腑泻热,给邪以出路,取效最捷。

常用药:大黄、黄连、黄黄芩、枳壳、瓜萎、大腹皮、香椽皮、佛手。其中大黄,最为常用,认为大黄泻火解毒,消积健胃,有泻下健胃之功,并无攻伐败胃之弊。阴虚有热者,合增液汤;寒热错杂者,合左金丸。

4久必入络,活血化瘀

早在《内经》就提出“阳明多气多血”。由于胃多气,所以胃病易于气郁化热;由于胃多血,胃病又易伤及脉络而出现血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再一病理特点就是络瘀。一般初病在气,以胀为主,久病入络,以痛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一定要见舌质紫暗才用活血之药,既然是慢性,从病机分析人手,其实就有血运不畅存在,遣方用药,佐以活血通络之品,才能灵通。

气滞血瘀,药用降香、砂仁、丹参、姜黄、延胡索、川楝子、白芍、路路通、郁金、蒲黄、五灵脂行气活血;

气虚血疲,药用黄芪、党参、桂枝、当归、三七通阳补气活血;

血虚脉涩,则用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养血活血;

有热者,用赤芍、牡丹皮、大黄、延胡索、川楝子凉血活血;

久痛血瘀重者,则用九香虫、刺猬皮搜剔络邪、以提高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建华先生治疗脾胃病对药的经验
治疗胃病必须调和气血
董建华治胃三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
2015年的微信讲课(51)第五课
王长洪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