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火的十种证型(下)
肝火的十种证型(下),建议收藏!

6、肝火扰心
症状:心烦不寐,口苦,舌糜,小便色赤,舌红,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火扰心,心主神志,故心烦不寐;舌为心窍,心热上犯,故舌糜红赤。肝胆郁热故口苦,脉弦数为肝火内盛之征。

治法:清心泻肝
方药:黄连导赤汤加味

方义:用黄连导赤汤泻心火与小肠之火,丹皮、白芍凉血平肝,此乃实则泻其子之法。

7、肝火伤脾
肝为五脏之首,其为病必犯脾土,是侮其所胜。若肝火燔灼横肆,亦可伤脾,王孟英说:“肝木横肆,脾气伤残,土败而色外越之黄痿。”(《温热经纬》)
症状:泄泻,或热痢下重,大便色青,腿疼掀肿,小儿惊泻等。

证候分析:肝郁化火,火燔肆逆,脾土贼伤,故泄泻或热痢下重;青为肝之色,火为亢逆之邪,故大便色青,而腿疼掀肿;肝主惊,泄泻乃为脾病,故小儿易见惊泻等症。

治法:清肝扶脾
方药:清肝扶脾饮

方义:方中以川楝、胆草、山栀、黄柏以清泻肝胆三焦之火,苡仁、车前子扶脾驱湿,蚕沙化浊,钩藤平肝,共奏清肝扶脾之效。

8、肝火灼肾
肝肾为母子之脏,肝火下迫,劫灼伤肾,为子病及母。
症状:血与溺俱下,痛不可忍,心神烦乱,目赤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见于血淋病中,因肝火下迫,动血伤肾,肾失闭藏,血热络伤,故血与溺俱下而痛不可忍;肝魂不宁,故心神烦乱;目赤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皆肝火之征。

治法:清肝滋肾
方药:清肝滋肾汤

方义:方中以大补阴丸滋阴泻肾火,川楝、胆草泻肝火,川连、莲心清心泻火,心肝肾同治;金钱草清热通淋。合方配伍,具有清肝滋肾之效。

9、肝火动血
症状:烦热胁痛,胀满动血,或咳血、呕血、吐血、衄血,或脘痛而有积气。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郁化火,火旺伤阴,是以烦热胁痛而胀;热扰肝血,肝血不藏,故见咳血、呕血、吐血、衄血等血证;木火横逆,顺乘阳明,则脘痛而有积气。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火之征。

治法:清肝平肝,凉血止血。
方药:化肝煎加减

肝热甚而目赤颧红者,可加羚羊角;若出血不止,可加小蓟、茜草、犀角。

方义:白芍敛阴以护肝;青、陈皮疏肝以利气;丹、栀凉血以清肝火,因气火煎熬津液成痰,故加土贝母解郁化痰;泽泻滋阴利水以协疏泄;又加生地、玄参养阴清热凉血;白茅根止血而治吐衄。

10、肝火下迫大肠
症状:下痢后重,腹痛里急,大便脓血,渴欲饮水,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热性本急,湿性则缓,湿热下迫于肠,肝不疏泄,故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皆肝经湿热之征。

治法:清肝燥湿,坚阴止痢。
方药:白头翁汤

方义:方以白头翁为君,为清肝凉血之专品,配黄连清湿热厚肠胃;黄柏泻下焦之火以坚阴;秦皮苦寒而清肝凉血。
本内容仅为用药科普常识,不能作为自行用药参考,用药需先辩证,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各个证型辩证分析(二)
刘渡舟,肝火证治:肝火上炎清窍,肝火内扰胸脘,肝火扰魂,肝火充斥三焦,肝火犯肺,肝火扰心,肝火伤脾,肝火灼肾,肝火动血,肝火下迫大肠
1。第一章。常见证
从肝火论治肝—清肝,泻肝,制肝,泄子,补母,化肝,共6法
肝火上炎-肝与胆病辨证
「疾病症状」肝火旺盛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