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砂回望 未来可期】河砂开采史 半部湖南砂石发展史


文/砂石骨料网传媒中心·王婷婷

湘砂回望 未来可期

学者冯友兰先生曾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三个地方影响力最大:一个是广粤地区,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二是长江三角洲,这是中国近代经济的火车头;三是湖南,这里为中国近代史输送了大量经纶治世之才。甚至有人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

这里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学家屈原,也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中国历史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这里见证了范仲淹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也记录了橘子洲头的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这里有湘军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传奇,也开创了“湖南人才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的局面

然而到了当代,湖南地区的发展差强人意。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省份之一,湖南砂石行业仍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除了中国建材南方材料公司外,鲜少看见大型央企、国企的身影,这和广粤、长三角砂石市场的火爆相比差异悬殊。

有人说,湖南地区河道资源丰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制砂产业的发展;没有优良的水运条件限制了砂石骨料产品外运,加上本地需求有限,没能形成具有规模的大型现代化砂石产业集群。

随着河砂限采、统一收归国有经营政策的实施,湖南地区机制砂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作为娱乐行业的领头羊,长沙已经晋升到新一线城市,并在各方表现都比较抢眼。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加速,人们对长沙周边的砂石骨料市场仍有较高预期。


河砂开采史 半部湖南砂石发展史



湖南,是我国中南部的一个重要省份。因地处洞庭湖以南,被称为湖南,又因有湘江由南向北流注洞庭湖而被简称为湘。

省内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主要为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顺着地势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长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

有人戏称,湖南的河砂开采史,也是半部湖南砂石发展史。

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湖南地区河砂资源十分丰富,为当地基础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砂。然而,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建筑用砂需求暴增,利益驱使大规模和长期无序开采行为越发猖獗,不法分子无底线地压榨着洞庭湖和湘江的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矛盾在这里尤为突出。

八百里洞庭 沉淀岁月馈赠

江河湖海孕育着生命与人类文明。水,自古就被认为是生命之源。所有人类的文明都是从河流附近开始的。

湖南省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河流总长度90300公里,全省水面135.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面积。

以洞庭湖和湘江为首的水系资源异常丰富。洞庭湖,南有湘、资、沅、澧“四水”入江,北有荆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分流,吞纳长江洪水,最后,湖水在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古代号称有八百里,原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十九世纪中叶,洞庭湖开始由盛转衰,进入有史记载以来演变最为剧烈的阶段。据水利部门测算,20世纪90年代末,洞庭湖的面积只有2579.2平方公里,退居鄱阳湖之后

作为长江最大的吞吐湖,洞庭湖沉积的砂石数量惊人:湖南省水利部门根据实测资料统计,20世纪50年代至2002年三峡工程建成前,洞庭湖年均沉积泥沙约1.2亿吨,总淤积量超过62亿吨。数据显示,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的2003~2017年长江松滋口、太平口和藕池口多年平均入洞庭湖砂量为868万吨,湘、资、沅、澧四水多年平均入洞庭湖砂量为1736万吨。

湖南最大的河流——湘江,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千万年岁月沉积和积累,让这里物产资源相当富足,河道内砂石资源异常丰富。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砂石资源需求不断加大。在生产工艺并不完善、建筑用砂几乎全部使用天然砂的年代,质量最好的非河砂莫属。经过河水的冲刷洗涤,河砂表面清洁,杂质少,粒径大小适宜,有害盐分低,酸碱适中,安全性更高,是首选的天然砂源。洞庭湖砂储量大、质量优,一度畅销上海、江苏、浙江乃至东南亚等地。河砂开采越发肆无忌惮,天然资源日渐枯竭。

“软黄金”暴利驱使屡禁不止

由于采挖成本低、利润巨大,河砂一度被称作水中的“软黄金”。在高额利润驱动下,非法采砂船四处横行,生态破坏严重。

长江河道的采砂可追溯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采砂进入高峰期,大量采砂船涌入河道,缺少管制,混乱无序。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长江每年的采砂量就已超过8000万吨,大小采砂船遍及干流、支流。在部分河段,非法采砂船占比接近50%,采砂深度数十米,给河床留下了一道道“伤疤”

2000年国家禁止在长江干流挖沙,采砂船则转入通江湖泊(如鄱阳湖和洞庭湖)和支流(如湘江和汉江)。

2001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明确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加大对非法采砂的重拳打击。但是,市场需求量大、高额利润诱惑、法律缺失和滞后、监管难度大等因素导致非法采砂行为难以根治。

据砂石骨料网了解,洞庭湖大规模挖砂行为始于2006年,每年的4-10月为挖沙的旺季。无数采砂船每年从洞庭湖采挖约14亿吨河砂。中科院水生生物所曹文宣院士团队及谢志才研究员团队的科研数据显示,洞庭湖全湖多年平均沉沙量为660万立方米。据估算,各种采砂船只每年从洞庭区采挖约7000万立方米砂石。高峰年份一年的采砂量为洞庭湖区10年左右的沉沙量。

湖南省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办公室曾于2012年公布过的一组数据显示,湖南年采砂总量为1.7亿吨,洞庭湖区年采砂量为7000多万吨;3701艘采砂船中,无证采砂船1575艘;2979个砂石场(码头)中,无证砂场(码头)1534个;近6亿立方米采砂尾堆分布在湖南境内各河道和洞庭湖区。

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手段,但是效果微弱。据水利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湖南、北京、河北、福建等27个省份先后以地方性法规等形式对河道采砂管理做出规定。但是每次都是严打时蛰伏、甚至昼伏夜出、勾结各方势力打游击战等,人们对非法采砂深恶痛绝,但是难以根除。

知情人士指出,开采河砂堪称一本万利,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随便弄一艘采砂船(包括挖沙船和吸沙船等),开上河道就能随地开采,挖完一片河滩,就转移到另一片河滩。按照当时(2014年左右)的价格,以常见的一艘功率1000匹的采砂船计算,每晚可采砂5000方以上,按每方砂利润20元计算,一夜就可获利10万元以上。

非法采挖砂石,让很多人一夜暴富,却给长江航行埋下安全隐患,也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大阻碍。随着天然资源禁采和不断枯竭,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开始选择使用机制砂作为替代品,但是与几乎无成本的河砂相比,无论是品质还是使用习惯都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河砂资源丰富的湖南,机制砂产业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环保风暴叠加全面禁渔制度 行业进入高利润时代

砂石长期以来被认定是低附加值产品,即使是在2015年左右,沿江沿海等发达地区常年在三四十元徘徊。2016年开始的环保政策和河砂规划开采、大力打击非法盗采行动等限制,引起一轮价格上涨。2017年,全国首次统一的长江流域及以南禁渔制度,叠加环保督察高压检查,砂石价格正式“起飞”

2016年1月4日,被称为“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亮相。环保部层面的跨区域督查,正式升格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央环保督察;督察的内容,也从“督企”到了“督政”。督察组所到之处,不合规企业停产、非法企业清除,部分地区的砂石市场甚至陷入供应紧缺的状况。至此,环保才真正被行业重视。

截至2017年9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分四批完成了对全国31个省份的环保督察。大批清退落后产能、监督企业完成环保整改,砂石行业绿色转型中的阵痛凸显:全国性砂石骨料紧缺,价格暴涨。机制砂石产业整顿的同时,生态破坏严重的天然资源开采方面也受到严格限制:严控开采总量、重拳打击非法开采盗采行为,实行统一的禁渔期保护生态恢复……

2016年,水利部批复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16-2020年)》确定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为8330万吨,较上轮共减少1390万吨,合法开采量有所减少。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号召下,2016年和2017年初,水利部长江委频繁联合沿江水利部门开展的“清江行动”和非法采砂、非法码头清理行动,使非法采砂活动显著减少,河砂供应大量减少。加上部分区域砂石环保一刀切,砂石价格历经一轮上涨。

2017年3月1日,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重要水域流域正式实行首次统一的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制度。这也是历史上内陆最大范围的同步禁渔行动,涉及21个省(区、市)。盗采盗挖行为被有效遏制。

两周后,砂石骨料网发出报道:“2月14日到3月13日,湘阴县湘资砂石资源有限公司连续4次发出河砂价格上调通知,由42元/吨上调到了56元/吨,该价格比2016上半年上海河砂到岸价还要高。”河砂价格全面暴涨引起大众关注,随后中央环保督察再次全面出击,碎石价格也全面上调。砂石行业正式开启了淘金时代,进入超高利润的新纪元,砂石行业也从边缘产业走到聚光灯下。

一砂难求、排队拉货、无货可买、高价抢货等现象屡见不鲜。资本也将目光瞄准砂石行业。

河道资源统一收归国有 机制砂发展初现端倪

从长江全面禁采,到采禁结合、以禁为主,再到根据规划依法获得采砂许可证,乃至统一收归国有,主管部门不断摸索河砂开采管理方式。河道采砂收归国有的初衷就是为了打击非法采砂、规范河砂开采市场、平抑畸高的砂价。

2017年,在河砂价格一片暴涨声中,国营的南昌市赣昌砂石有限公司河砂报价却一直较为平稳,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的功能。更多地方政府看到了河道采砂统一收归国有的好处:稳定、可控、同时可以遏制非法开采。全国各地逐步开始加快河道采砂国有化进程。2022年10月,水利部指出,全国已有18个省份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统一开采,采砂现场监管进一步规范。

然而,河砂开采国有化进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砂石供应短缺问题,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开发的博弈中,河道开采中主管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理念。

2017年,环保督察曝光东洞庭湖采砂问题,8月开始,湖南省水利厅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水域全面实行禁采。年底,湖南省人民政府也宣布针对洞庭湖生态环境开展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洞庭湖河砂停采时间超过一年。这次集中持续整顿效果显著:全省清理采、运砂船1874艘,整治砂石码头(砂场)1631处,全面完成831道非法砂石码头的整治工作。

河砂价格一路上涨,且无货可用,给机制砂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湖南地区小散矿山开始整合升级,地方国企开始纷纷布局砂石产业,机制砂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都有很大提升。

内外阻隔 行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洞庭湖的河砂开采史,也是当代建筑市场发展的变迁史。

一方面,湖南地区自然和人文优势明显,文旅、文娱产业高度发达。这里有峰迷全世界的仙境张家界,有湘西苗族特色的文化遗迹凤凰古城,有千年历史的岳阳名楼,有佛教圣地南岳衡山名胜岳阳楼,更有可以挥斥方遒的橘子洲……众多旅游名胜,在一定程度上当地政府和民众都对砂石开采加工较为排斥,限制了机制砂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轻易可以获取到丰富的河砂资源,让从业者少了一份钻研技术的精神;不健康的市场行为/盗采河砂微乎其微的获取成本,也让守法的企业家少了一些拓展精神。区域需求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企业缺乏做强做大产业的自驱力。也因此,湖南本地少了一些能引领行业发展的权威企业。

尽管以南方新材料为代表的大型水泥集团加速布局骨料产业,国资背景平台相继成立,成为推动当地砂石骨料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传统模式和区域市场情况限制,小微型砂石企业较多,产业化发展意识差异较大,湖南机制砂石产业想要迅速蜕变任重道远。


湖南省部分涉及河砂开采的政策盘点

1982年,湖南省人大常务会通过《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

2009年,新通过《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加强采砂管理,依法划定禁采区、确定禁采期。2010年1月1日正式施行。1982年版废止。湖南省人民政府针对河砂开采和洞庭湖管理等方面下发一系列文件。

2012年,印发《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试行办法》,明确划定禁采区,明确禁止任何船只在禁采区采砂、禁止无证采砂船采砂。

2014年,发布《〈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再次提出全面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严厉打击各类涉砂违法行为,市级以上城市城区河段和长沙综合枢纽库区全面禁采。

2017年,印发《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实行统一规划,严格控制砂石开采总量,减少采砂船舶存量,加强执法巡查,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运砂行为。

2017年,印发《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编制洞庭湖区采砂规划,从严控制采砂范围和开采总量,鼓励国有企业参与砂石资源开采权出让。

2018年,印发《统筹推进“一湖四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方案(2018-2020年)》,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全面禁止流域内自然保护区等敏感水域采砂,实施24小时严格监管。

2019年,《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2018-2025年)》印发,重点排查自然保护区内采矿(石)、采砂、设立码头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活动,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2019年1月,印发修订《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增加县政府可根据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砂石资源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2021年,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合理布局砂石接收码头,引导河道砂石资源有序开发应用。

2021年9月1日,《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对标《长江保护法》,全面管控洞庭湖生态环境。

2023年2月,国务院发布文件关于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湖南省砂石矿政策梳理

201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2013-201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依法整顿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控制矿山总量,依法关闭规模小、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矿山,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2018年,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湖南省砂石骨料行业规范条件》,提高砂石骨料产品质量,引导社会合理投资,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9年2月,湖南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建筑工程禁止使用风化岩机制砂的紧急通知》等规范,在建项目用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把进场验收及检验检测关,禁止使用风化岩机制砂。

201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矿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19-2021年)》,引导大型矿业集团进入砂石产业,力争三年内,将全省砂石土矿控制在1500个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从12%提高至30%以上。

2019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湖南省绿色矿山标准(试行)》,大力推进矿业整顿整合,控制小、散、乱、污矿山。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比重提高到80%以上,并全面建成绿色矿山。

2021年,湖南省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央15部委严格砂石产品质量管控,优化砂石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机制砂石的要求。

2022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湖南省2022年“砂石保供”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砂石土矿为重点,推动区域内砂石土等矿产资源供需平衡,2022年,全省完成100宗左右砂石土矿等采矿权的出让工作。

2022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优化砂石矿开发布局。以市州为单元,布局一批大中型砂石矿和骨料、墙体材料生产示范基地,引导砂石矿资源集中开采、规模开发、绿色利用。

2022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湖南省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管理办法》,出要优化工作程序、强化监管手段,增强基金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督促采矿权人切实履行“边生产、边修复、边治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义务。

来源:砂石观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省陷入“抢砂大战”! 砂价高涨600%!
【热点】黄沙、碎石价格突破天际!谁来拯救湖南砂石市场?
机制砂发展现状:渐成燎原之势
命途多舛的砂石演变连续剧,建材砂石该何去何从?
洞庭湖,开挖!9.3亿吨河砂将创600亿财政收入,为何不许私下挖?
洞庭湖区砂石开采权出让拍卖第一拍顺利完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