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速成写作攻略】推理小说的情节套路、犯罪和反刑侦手法盘点

本文囊括几乎90%的侦探小说情节上的套路和手法,供大家做个写作参考。加粗部分是重点!

此外,有问题请在下面提出,我会详细解答

进来就可以点个赞,我会更爱你~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也算是一个思路上的启发!

本书大约有20%的部分,参考了江户川乱步的《类别诡计集成》和其他一些杂书中的总结,并且对现在侦探小说的发展情况做了一些结合。


一、侦探小说的情节结构

先从写作视角开始说起:分为3种,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摄像机视角

1.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该模式下,读者受限于侦探的视角,很难或者无法看到全局)

侦探的视角和读者相同,都不知道罪犯是谁,环节一般有4个

侦探登场——案发现场——找寻凶手——真相大白

2.摄像机视角:(该模式下,读者不受限于侦探的视角,可以看到全局)分三种情况

(1)侦探和读者都知道凶手是谁:

凶手犯案过程——案发现场,侦探锁定凶手——凶手反刑侦(逃亡)、侦探追逐——激烈交锋——侦探赢

(2)都不知道凶手是谁:(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模式类似)

侦探登场——案发现场——找寻凶手——真相大白

(3)侦探不知道、读者知道:

凶手犯案过程——案发现场,侦探掉坑里;凶手继续挖坑——侦探爬出坑里,凶手再挖坑——侦探挖坑,凶手踩——侦探赢

注意:

看懂了没?实际上,摄像机视角的三种情况最重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读者是否知道凶手犯案过程。

如果侦探和读者都知道凶手是谁,那么悬疑程度将会降低,需要引如其他元素来增加情节的紧张程度,比方说追逐戏、动作戏,很多动作类电影都是这个套路。比最近成龙的那个《功夫瑜伽》。这里是利用情节来推动故事

如果读者明确知道凶手是谁(但侦探不知道),以及具体的犯案手法,那么后面的情节发展就是典型的对手戏,侦探在不断跳坑里,然后爬出来;而凶手在不断挖坑,把侦探的方向往错误上面引。这里是利用读者、侦探、凶手信息不对称来推动故事。读者知道凶手是谁,但是侦探不知道,但读者仍然愿意看下去的根本就是,读者不知道最后会怎么识破凶手并抓到凶手。

此外,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文章是以凶手为视角进行叙述,那应该对哪一部分元素做修改?


二、案件三要素

任何推理小说的任何一段情节,都一定会有三大要素来承载整书剧情:

目的、手法、现场。

无论你看到一部小说中的动作戏还是刑侦戏,甚至感情戏时,我建议大家都可以将里面的内容,往这三块上面去套。

比方说,你可以去思考并概括,A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用什么样的手法,在什么样的地方,对B做了什么。

(1)目的:是为了寻找(掩盖)证据?还是为了找出嫌犯(把侦探带坑)?

(2)手法:他是具体怎么做的?对手有何应对手法?

(3)地方:是多地点还是单地点?是凶案现场还是非凶案现场?

比如,要找到确定凶手的证据,侦探首先要采集嫌疑犯指纹,这就是他的目的;他装作服务员,将咖啡杯递给了嫌疑犯,这就是手法;而地点就是咖啡厅。

相反,如果凶手要反刑侦,他肯定避免自己指纹泄漏,说不定外出都会带上手套,避免被人采集,更有甚者,会带上印有别人指纹的指膜,将侦探带到坑里去,这种刑侦与反刑侦,就是冲突和矛盾。

这对理清楚整书脉络,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一定注意:侦探小说中的情节,90%都必然拥有案件三要素!极少有例外!

也许你们觉得我说的是废话,我在后面会说,为什么我会写这一部分


三、推理小说的三大根本(这里与第二点中的三大元素有一定混淆型,请注意,但实际上是两码事)

个人认为推理小说是否好看的根本是悬念,个人总结推理小说悬念的来源最重要是三点:

动机悬念,手法悬念,地点悬念。

这三大悬念通常贯穿始终,随着故事推进,一个又一个悬念被解开。

比如说,《红发俱乐部》中,福尔摩斯在最后才揭露三大悬念,捉住罪犯,全局结束

而《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在开始就知道凶手是莫里亚蒂,动机悬念一开始就揭晓,但手法悬念和地点悬念却在后面才揭晓。

下面我会详细的做解析。


四、凶手常用动机

正常伦理、正常思维下:

1.感情

(1)恋爱:恋爱还未破裂,但因为感情驱使,杀害第三者或者局外人

(2)恋爱关系破裂后复仇:这里又分为向恋爱对象复仇、向第三者复仇、向局外的始作俑者复仇

(3)嫉妒:因所以进行犯罪

2.财产

(1)遗产:因为继承冲突而杀害竞争者;因为分配问题而杀害财产分配者

(2)非法财产:因为财产的非法性遭到威胁,而杀害威胁者、或者知情者、或者执法者

(3)财产分配:凶手和受害者在同一个组织内,财产分配不均或者觊觎,而导致犯罪

3.思想

(1)三观的冲突:我喜欢吃甜豆腐脑,你居然吃闲的,不行我必须要搞死你!

(2)政见的冲突:你竟然支持川普,你个恶心的红脖子,不行我必须搞死你!

4.权力

(1)政治的冲突:与政见不同,这里是指,比如一个萝卜坑,有两个萝卜,必然只能插一个进去

(2)职场:同上


非正常伦理、非正常思想:

1.杀人狂(四爷最爱)

2.怪癖:怪癖被发现而杀害知情人,或者怪癖本身就是需要危害他人生命

3.宗教:安拉胡啊巴克!

4.迷信:比如邪教、风水导致


五、凶手的犯罪手法

1.物理上造成伤害:(这里我按照凶器的大和小来分)

(1)小:钝器和利器,棍子或者刀,凶器易于隐藏

(2)不大不小:条凳,椅子等,通常钝器为主,凶器通常无法藏匿

(3)大:以机关型居多,通常采用'陷阱'模式(缺乏凶案地点选择上的自由性),需要指引凶手到达某个地点,才能完成击杀!


2.化学上造成伤害:

(1)液体:液体毒素,喝了、注射就GG,缺点是需要下毒

(2)气体:毒气,吸了就GG,但事后需要通风,不然容易败露,而且容易误伤

(3)固体:与1类似,调换药品、食品内下毒,通过食用或者涂用来造成杀害,通常需要凶手对犯人的生活习惯有一定了解,近亲杀人常用

(4)不稳定态化学物质:类似于冰化成水、水结成冰,受环境影响,有毒变无毒(可藏匿),或者无毒变有毒(可杀人)


3.生物学上造成伤害:(比较少,不赘述,你们自己想想,欢迎讨论)

(1)病毒

(2)细菌

(3)微生物


六、凶手常用反刑侦手法、障眼法(重点,重点!)

1.凶手摆脱嫌疑的套路

(1)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之一,但不致死,仅受伤,声称自己遭到了凶手的攻击

(2)嫁祸:分为嫁祸给侦探,嫁祸给其他嫌疑人,嫁祸给受害者,嫁祸给路人

(3)伪装成自杀:分为三部分,伪装动机、伪装手法、伪装场景(注:从这里可以看出,侦探小说的一切都离不开动机、手法、场景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4)假装自己也死了:这里分为三种情况,一个是跑路成功(一般这类小说中,追踪戏和动作戏会比较多),另外一个是没跑路,还躲在现场某处,还有一种是假装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这类凶手还会一直在侦探面前晃,最后反派死于话多)


2.凶手与凶案现场的关系

(1)案发时,凶手不在现场:这常用于机关犯罪、化学犯罪

(2)案发时,凶手在现场:比较常见,皆可。凶手摆脱嫌疑的方法最主要是两个思路,一是化整为零,让证据上无法支撑自己杀害了对方,比方说凶器找不到,动机找不到,等等;二是聚散为整,让一群人都在现场,增加嫌疑人数量。

(3)案发现场伪装:也就是说,小说一开始侦探发现受害者的地方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3.凶手与时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不在场证明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凶手在时间上制造不在场证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时间错位:案发时间内凶手并没有到达过现场(当然是假的),能造成这一种后果的原因就是手法上的设计。

(2)时间对位:一般来说凶手会承认自己去过现场,见过受害人,但侧面证据证明凶手在与受害人接触结束时,受害人还活着(当然是假证据)

(3)时间模糊:用假的时间,造成侦探、路人、读者对时间观念上的混乱。比如说认为受害者到案发现场的时间是4点(从而证明受害者在4点还活着),但实际上可能是3点到的。


4.其他障眼法(待补充)

1.奇怪的符号:故意留下一些奇怪的符号作为线索来混淆视听,通常这类符号有一定文化、历史、宗教上的渊源,让侦探或者群众被带到歧途上去

2.错视:利用光学原理、物理原理,让侦探或者目击者以为自己目击了案发,但实际上没有

3.距离的错觉:产生距离上的错觉,以为很近,实际上很远;以为很远,实际上很近

4.快速的杀人:短时间内多人被杀,典型的不可能犯罪

5.集会中杀人:反其道而行,不单独杀人,而是在大众广庭之下杀人,所有人都是目击者,利于造成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7.声东击西:你以为我要杀人,实际上背后有惊天阴谋,反之亦然,前面提到的《红发俱乐部》就这样

8.镜像诡计:完全相同的两个房间,迷惑受害者或者侦探

9.解密:侦探要通过一系列解密,才能阻止犯罪,找出凶手。


七、侦探小说常用凶案地点

1.开放:一般为室外,有目击者,但人流混杂,且有流动性;某些室外场景可以无目击者,重点是要能找到到过现场的人。

2.封闭:一般为室内,常用密室手法,只有受害者有钥匙、能开门,门在里面反锁。凶手通常和一群人一起发现死者,有不在场证明。

3.半开放半封闭:室内公共场所,比方说歌剧院,受害者死在台上。


八、侦探常用的手法(除了1之外,这些手法,一般不会利用在现实刑侦中,但读者确实喜欢看)

1.科技:利用科技最前沿、凶手未知的刑侦手段,找出线索,比如,隐蔽的摄像头、凶手的头屑

2.挖坑设套:同第一部分那儿,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挖坑,有哪些东西是凶手知道而其他人不可能知道的,然后下套,让凶手往里面跳,通常需要确定嫌疑人。(下套下的巧,故事才能好)

3.玄学:碰运气,偶然发现嫌犯的不正常行为,然后顺藤摸瓜(不建议使用)

4.主角光环:路人和队友使劲送助攻,侦探躺赢(不建议使用)


九、凶手是否“惊蛰”

侦探小说中的“惊蛰”这个概念,是我在12年时偶然想到并记下来的。大致就是,小说作者在全书中的哪个部分、哪个场景、哪个点上会告诉给读者们,凶手真实的动机、手法、地点。

而这个时间点,我将其定义为“惊蛰”。

惊蛰出现后,整个侦探小说的类型必然会由寻找犯人变为与犯人之间的对手戏

也就是说,情节上,可能会从侦探推理片,变成了枪战片、动作片、探险片

惊蛰是我认为推理小说中很重要的一个点。


十、侦探小说如何写出新意?

朝这三个方面去想,进行头脑风暴,把你想到的都写下来,其他的不要考虑:

手法创新:想出更有新意的杀人手法,不要用老梗,想出来一个手法后先说给别人听,如果超过30个人都没听过,那你就可以用了

动机创新:想出更有新意的动机,情杀、仇杀、财产杀人,都比较俗了,有没有更新颖的动机?

背景创新、设定创新:故事背景能否脱离现有物理法则?如果有,如何完成犯罪、刑侦和反刑侦?


如果你写的东西,能够推翻上面我所写的一切,并且与上面所说的完全不同,而且还能自圆其说,那恭喜你,你已经写出新意了!


点个赞,我会更爱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橙瓜网文圈
怎样写出一篇情节扣人心弦的侦探推理小说 ?
推理小说家的“完美犯罪”:我们帮你找到了,描写一场“成功”案件的几大套路
烧脑又刺激,六本经典悬疑小说,带你过把侦探瘾
微阅读・观书指南|听说唐探3扑街了?来这里一键还原推理现场
推理小说经典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