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透过文学作品可以探究一个民族的气质,触摸一个时代的灵魂!

——题记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中国】梁  坤    主编


梁坤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外国评委,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1984年、1987年、2006年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梁坤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文学与宗教、文本批评方法、西方文学的原型研究。主要著作有《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主编教材《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新编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名著批评经典》等。


作品梗概

我把此书当作是一部书评的合集。

本书以【作者简介】、【作品梗概】和【作品赏析】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四十五部外国文学名著,这其中包括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老人与海》等,更多的则是孤陋寡闻的我此前未曾听说的作品,如《俄狄浦斯王》、《新爱洛漪丝》、《蜜腊波桥》、《寒冬夜行人》、《大师和玛格丽特》……

简单地说,推荐的45部作品中,没听说过的为23部,没看过的为43部!

对不起,让我先笑一会……

我再次核实了一下,是的,只看过《简爱》和《局外人》!

作为一位乐观主义者,我认为我的进步空间很大!真的很大!





但我关注的其实并不是自己读了多少,而是想学习该如何去阅读这些作品,以及阅读完成后如何写一篇合格的书评。我不想让自己的阅读水平长时间地停留在侧重作品的故事情节,也不希望自己所写的书评只是对原作的毫无新意的复述。

本书的撰写者主要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教师、学者和研究生,正规部队的水平不容置疑。同时,我很赞同梁坤先生所说——

如果把文学史比作人类文化的长河,那么文学名著则是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沙里淘金留下的精华,是这条长河的一颗颗珍珠。

在有限的时间里读精品、读经典,就是对生命的珍重。


作品赏析

-1- 作者简介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反映出作者的亲身经历!正如刁克利在《成为作家》译序中所说的那样:

大作家的作品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各种传记和回忆录的变体。大多数人都是在经过了现实生活的历练之后将自己的经历转变成文学作品。

所以,正规军书评的第一部分即为作家简介。

这一部分的写作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作家的生卒年月,始自童年的人生经历、早期作品、创作黄金时期的作品、主要成就及荣誉等,一般控制在500字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最能反映作家风格及地位的标签是必不可少的。如:

乔治-戈登-拜伦:英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诗人,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菲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戏剧家和批评家。


-2- 作品梗概

对一部作品的归纳概述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但对于正规军团的专家学者来说,写起来还是举重若轻。正如本书序言所说:

本书力图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

所以,在作品梗概部分,本书的写作者是不考虑对原著精髓的提炼是否会造成剧透的。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这部约80万字的作品经过梁博士的提炼,最终归纳为9个自然段且不超过1100字,但已经将整篇著作的结构与脉络清晰的勾勒出来,也就是说,看到这里,你已经可以了解到原作所讲述的大致内容了。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原作的提炼在确保简洁、连贯和清晰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而这些侧重的地方,就会成为在写书评的第三部分时需要重点阐述的章节。

仅就这本书来说,只有一篇文章省略掉了作品梗概这部分,那就是美国诗人兼评论家埃兹拉-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因为作品就只有27个字,无法再精简了: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3- 作品赏析

最能展示正规部队的实力就是这一部分!

让我们看一下正规部队的主要特点:

1)先声夺人的气势

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先驱司汤达的《红与黑》为例,作为我这种预备役、或者类似民兵的读者而言,可能捧起书就开始读了,但这却不是正规部队的作战规则。

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原名叫什么吗?(叫《于连》)

你知道为什么被作者改为《红与黑》吗?(这样的书名具有象征意义,使作品的哲理与审美意义更加深化。)

你知道“红”象征着什么吗?(象征着爱情、荣誉、幸福、英勇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你知道“黑”象征着什么吗?(象征着阴谋、野心、罪恶、伪善以及腐朽的社会风气。)

你知道司汤达还有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叫什么吗?(《红与白》)

……

是不是很有冲击力?


2)过硬的专业素质

作为一个视觉器官,眼睛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发现。不同的眼睛看待同一个事物,经过大脑与心灵的反射,有的人看到的是美,有的人则对美视若无物。

文学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临摹,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艺术表现与思考。具有传世价值的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写出了时代精神和民族之魂的东西。

用作品赏析的方式帮助读者发现文学之美,只有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的正规部队才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做到这一点。

在分析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时,作者的开场白一针见血毫不拖泥带水:

沉湎于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是艾玛悲剧命运的根源之一。

这句话已经高度概括了整部作品的故事情节,但如果书评只是纠缠这一线索展开下去,则很快就会拐到延庆又变成的民兵组织。所以,优秀的书评人会继续说:

客观上讲,导致艾玛堕落、死亡的间接因素,则是贵族社会的存在现实、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不公。

这样就可以让读者沉浸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回味经典文学作品。

但这仍旧是远远不够的!作家的生活经历在作品主人公身上的映射、作家的叙事结构和场面描写、作家通过作品所反映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及深刻的人生哲理、作家的作品所开创或代表的流派……

阅读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本书力图为读者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启示。

所以,也不必被书中的范文所吓到,找到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阐述下去,只管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即可。


3)完备的后勤保障

正规部队的鉴赏文章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严肃与深刻、以及写作者大量的知识储备。比如,在介绍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时,范方俊老师会告诉你:

《荒原》是一部公认的异常晦涩难懂的现代主义作品,同时,也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然后,范老师会深入浅出的将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的概念娓娓道来,现代主义的来源与发展,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作品的主要表现方式等等,让读者感觉到,一篇优秀的作品赏析从来不会装腔作或势故作高深。

严肃,不代表枯燥的说教;深刻,不意味着过分的解读。

与此相反,我也曾在其它媒体见过一篇书评类的文章,洋洋上万字的文章起了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然后作者还洋洋自得地宣称本书评使用了“现实批判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的手法”以及深藏六重深刻内涵,这种故作高深的炫耀,除了暴露写作者的幼稚与可笑,还能带给读者什么呢?拜托,大家都这么忙,能抽空看完一本书已经不容易了,谁还会有心情看你炫技呢?


结语

我认为这是一部很纯粹的、教科书级别的书评合集。

说纯粹,是因为它不是在向你推销一部作品,因为名著就摆在哪里,读与不读都是你的自由。它也不是在吹嘘某一部作品,因为那些经过成百上千前流传下来的作品已经用时间证实了自己的价值。它只是向读者介绍了一种读书的方式。

我不能说这就是一种最好的读书方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种仅为乐趣而读书的方式也是值得推崇的,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之《世界的凛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生课外阅外国名著精选35题附答案
推荐十部最伟大的外国小说 #读书 #文学 #作家 #小说 #名著 #书单
如何写书评
【外国文学】法国作家作品
外国文学作家及作品集粹
【签约作家】牛翠娥‖美丽的相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