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章 动作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学习笔记

第七章 动作

叙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他是一部电影。

——泰德·切尼

文字不比电影或者图片,它缺乏感官刺激。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制作图片、音频、视频,不知道文字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今天发了一个YY小视频,半天时间不到观看人数就八百多人观看。看看简书这里也就几十个人阅读。怪不得有人说如今已经进入读图时代。

这对于作家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然而,相当作家的我们必须面对挑战。这个挑战就一句话:动作就是故事

幸运的是,古今中外的故事创作者,一代代都在总结和改进写作技巧。只要我们学会这些技巧,文字就会继续为阅读者追捧。

1

叙事导语

直奔主题。

记得在贴吧发帖的时候,一个网友就让我直奔主题,他说,你得一刀见血。我当时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还是我写的不错,没理人家。心里想,还特么一刀见血哪,不一剑封喉啊。当然这也正是在内心这么想想而已。

现在看来真是无知者无畏。

其实就是不会。不知道讲故事首先要让人物动起来。就是说动作能够让作者直奔主题。所以在故事的第一行字就要动起来。

出色的、戏剧化的非虚构文章的开头就应该是有生命的,可以移动,并到达某处。

——泰德·切尼

从第一句起故事就应该动起来,但是怎么才能动起来哪。这需要一个“攻击点”,就是一个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

冲突导致危机产生。

至少有一个人物到了人生的转折点上。

人物的决定激化危机。

主人公——动作

这种模式适合大多数情况。虽然不是最好,但却是普遍使用的。这个办法我在最近的公众号文章里用过。一开始就是人物对话。其中有一篇阅读量两千多。当然也有人说是文章名字比较吸引人的缘故。

平缓的故事需要一个安静的开头。

2

持续的动作

动作是故事跳动的心脏。叙事通过时间将事件串联起来。一旦叙事开始就意味着动作要不断地持续下去。

这时候停下来讨论一下故事的寓意或者聊聊哲学是完全没必要的。据这本书说,这样会让老到的新闻记者笑话。我恐怕没机会遭到这种待遇。不过这个毛病却非常严重。

是的,我喜欢跟人讲道理。所以我肯定朋友超多,你懂的。写文章为什么阅读量上不来,我懂了。

3

动作语言

故事的关键在于动作,所以故事发展需要很多动词。因此作家必须熟练地掌握动词。

动词用好了可以给读者展开一副生动活泼的画面。

4

主动语态

主动语态是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使动方的语态。在主动语态中,谓语的动作源自主语,而施加于宾语。

相反,在被动语态中,主语是谓语动作的受动方。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区别只是去除了因果关系。

5

节奏

你知道吗,跑步也是需要节奏的,特别是五千米,直道和弯道是不一样的。直道需要加速跑,弯道放松。当然也有一些运动员为了打乱动手的节奏而故意弯道加速的。

对了,这就是一些媒体经常用的那个词“弯道超车”的由来。当然这也是我听体育老师这么说的。

别当真。

写文章也需要有节奏,不然读者不然就是累死或者无聊死了。

最好的节奏应该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6

阐述

介绍背景信息就是阐述

阐述会打乱故事节奏,破坏叙事,动作变慢。所以要尽量减少阐述。不要偏离叙事线太久。

最好将阐述融入动作。

7

第一手的动作

这是针对二手动作来说的。

什么是二手动作?

就是写作中经常引用别人说的。这样不容易给读者代入故事里。

有个编辑对我一篇散文的评价就是缺乏代入感。我当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也就没往心里去。今天才知道我的毛病,我就经常用比如说什么的。

总结

对我来说得注意两点:

1.直奔主题,通过动作开始故事。文章第一句话就应该是动作。

2.不要用二手动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英语:150分至少80分都在考TA,“弄懂吃透”,“140 ”不过是小case!
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主动语态
英语非谓语三种形式
-->英语语法-->动词语态
时态语态|高中英语时态和语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