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所有时代的世道与人心

      前两天看完路遥的《人生》,我写了一篇关于路遥在小说中的乡村情和黄土地情结的文章,昨天去听了一节关于路遥的课,我对路遥的《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人生》表现的是特定时代的世道与人心,在我看来其实不然。有些人、有些现象,它不是仅仅属于某一个时代,有些东西是会随着时代一起延续下来的,所以在我看来,《人生》写的是所有时代的世道与人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如说刘巧珍与张克南。刘巧珍是典型的农村姑娘,善良、淳朴、能干,在被高加林抛弃后仍然毫无怨言,一心一意的为高加林着想。与巧珍有着相同境遇的是张克南,克南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但他待人真诚、热情,并没有沾染一点城市的市井气息,在得知母亲举报了加林之后甚至还去向加林道歉,并没有因为加林抢走了自己的未婚妻而多加责难。与之相对的则是高明楼和马占胜。他们一个是农村的干部,一个是城市的干部,一个为了自己的孩子滥用私权下了加林的教师,一个为了自己的前途给加林走后门获得通讯干事的职位。这样一正一反的相对比,矛盾立即就凸显了出来。路遥有很强烈的黄土地情结,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过度的表达对农村的赞颂,在他的笔下,农村是根本但却又的确存在很多的愚昧封建,农村有像巧珍和德顺老汉这样明事理,善良敦厚的人,同时也存在像高明楼和刘立本这样势力又自私的人。虽然最后路遥在农村与城市的抉择中选择了农村,但路遥笔下的城市也有它的好与不好。城市的空间更广阔,有像张克南和景若红那样待人真诚,憨厚老实的人,但依然有毒瘤在危害着城市的发展,即像马占胜那样以权谋私和像张克南母亲那样势力,看不起农村人的人。由此可见,在路遥的笔下,并没有对农村和城市用一言以蔽之,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表达自己对农村和城市的看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写的是80年代的现实,同时也是任何一个年代的现实,即使到了21世纪,依然存在。今天,农村和城市都在快速发展,时光淘洗掉了很多不适于发展的事物与现象,但总有些渣滓留了下来,藏在某些个角落,无法清洗。刘巧珍与张克南式人物有很多,但像马占胜和高明楼式人物又何曾少过呢?巧珍与克南式人物的存在无疑是农村与城市之幸,而马占胜和高明楼式人物的存在则是农村与城市的大不幸,好在路遥最终让马占胜式人物受到了惩罚,这不正是当今时代的真实写照吗?

      《人生》,写的是那个时代的世道与人心,同时也是每一个时代的世道与人心,路遥所他赞扬的,是每一个时代充满正能量的人,鞭笞的,是每一个时代的毒瘤,他是一个大气磅礴的人,把现实一一摆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思考,去回味。

      贾平凹曾这样评价路遥: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这条路,是他对大地,对一切美好人物,一切美好事物的爱的追求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完路遥的《人生》,我顿悟成人世界最扎心的4个真相
路遥《人生》,高加林和黄亚萍他们才是同类人
路遥《人生》:黄亚萍 人物文化形象 品读
路遥在《人生》中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路遥《人生》--人生可以潮起潮落,爱情岂能随波逐流
路遥《人生》,三十多年后再谈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的三角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