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叙事弧线,生活的一个隐喻

叙事是一条弧线,有平缓的坡度,也有快速的上升和回落。连接这些的就是动作。《故事技巧》的作者说:动作就是故事。

这是一本讲述非虚构叙事写作的指导书。查理芒格有一把关于生活和投资的智慧之剑藏在了《穷查理宝典》中,只传给能挥舞他的人。《故事技巧》的作者杰克哈特,这位三十多年的新闻主编,也抱着同样的心态在写这本书。

我还没有开始创作故事,但同样也想挥好这把剑。读这本关于非虚构写作的书籍时,我时常有一种错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写作指导,更是对个体生活的一个庞大隐喻。谈写作的时候,绝没有人生鸡汤,都是实实在在理论和丰富的案例。我却总是在其中隐约看到找到一些生活指南。

先满足我的偏好,来看看在这个关于动作的章节,我又看到了什么隐喻。

在生活里面,要有动作,才能吸引注意力。哈特知道,数百年以来的文字工作者也都知道,文字躺在那,印刷在纸上,流动在屏幕上,是没有办法像戏剧或者电影一样,让人们待在一个屋子里面,关上灯,花个几分钟等待故事的发生。文字叙事需要一个叙事导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设定悬念,引发好奇。或者用动作裹挟,引导读者一起,踏上下一个旅程。与之相似,生活总是分成好几段的,每一段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一段新的开始,也需要一个引发这段旅途的叙事导语。同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唯一不同,读者可能只有自己。生活中的叙事导语,按照我的牵强附会,自然不是沉思和记录,而是向前跨越一步的践行。

人生的这个叙事弧线上,持续的行动是一条主线,我们可以偶尔停下来离开主线,回顾过去,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但是绝对不要停留太久。哈特说,在非虚构文学的创作中,有时候,为了加深读者对关键角色动机的理解,会停下来叙事的动作,控制叙事的节奏,短暂地离开故事的主线。在一片新闻报道中,也不会离开太久,读者没有太多耐心。他引用了一个比喻,故事如果是一个三明治,主线动作是面包,阐释是鸡蛋,夹杂在中间,不能没有,也不用太多。我再来牵强附会一下,很多读者,大概都知道这么一个概念,就是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如果不知道,你现在也知道了。核心的差异的就是在于,对于自我的考察,是停留在过去和当下, 还是放在更远的未来。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我们就不会长久地对过去和当下感到挫败,停滞在我何以至此的反思中。而是,挥剑转身,毅然前行,迎接下一条弧线。有趣的点在于,作为作家,我们知道这个关键角色,在困境之中,会迎来一个叙事上的危机和高潮。实际的生活,其实是迷雾缭绕的森林,尽管知道穿越过去,就是芳草地,但要持续地迭代前行。

生活需要向前一步,主动选择,承担因果。《故事技巧》里面提到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如果你改变句式,使用被动语态,那么最有利的动词也会变得薄弱;被动语态最大的问题,就是去除了句子中间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主动语态推动叙事的发展,因为他可以展现人类影响世界的原因和方式,一个个动作一次展开,就是故事的本质。语态和时态,及物和不及物是英语语法里面见到比较多的概念。引申到生活的主动选择依旧有点牵强。做事情就像造句,我以前总是喜欢省略掉主语,似乎这样就可以逃避责任,但是把主语加进来,其实发现,即使是犯错,也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随波逐流。

好好的一本干货,被我硬生生的熬成了鸡汤。哈特不会愿意我这么挥舞他的剑。关于动作,他还谈到很多,我希望能够在这里摘录下来,对于一个写作爱好者而言,多少会有所受益。

故事开头的方式成百上千,“主人公-动作”模式并不一定总是最好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 他还是非常适用。

并非每篇叙事的开头都需要喧闹的动作,平缓的故事就需要衣蛾安静的开头,但是必须有事发生。

如果小猫昨天就被卡在树上,今天还在,那么新闻从何而来?如果消防队员,及时赶来把小猫就下来,那么,你就有了故事素材。

为了加工真实故事,他们不仅需要学习故事理论,视点,人物塑造和场景构建,还要学习动词的使用。

及物动词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而不是通过描述一系列的动作来延长故事。

一个词语如果不能推动故事的发展,便会起到反作用。我们有充足的理由避开虚词,最常见的是“有”和“是”。通常删去虚词,缩短句式,快速修改一下,语气词就能变得生动起来。“两架飞机停在跑道上”就比“跑道上有两架飞机”更有画面感。

直截了当的描写动作,而不是动作的开始。

叙事是一连串的动作,读者必须清楚发生的事件和时间,因为在故事写作中,我们运用了倒叙,预徐和多条叙事线并存的写作手法,这会让读者容易晕头转向。

每个场景都应该有一个高潮,节奏的定义就是叙事从一个高潮发展到另一个高潮的速度。一旦达到高潮点,就要放慢速度。对节奏的控制是讲述这最用你的叙事技巧。

从概括叙事进入场景叙事,场景叙事的力量在于,当重要事件迫近时,作者可以稍事停顿。

布伦德尔说,你要尽量减少阐述,如果有人问你时间,你可定没有必要告诉他手表的制造工艺,解释事件的内因非常枯燥,虽然有时候不得不这样做,但你最好赶快结束阐述,回到动作中去,归根结底,关键是要推动故事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故事技巧(2):高手都明白,这种结构布局极重要
写作总结。(针对叙事写作)
中考佳作《美好的选择》:“叙事弧线”完美演绎“文贵曲”
消息与通讯写作方法 - 如梦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江南散文】浅谈小说和故事的区别
小说开头的几个写作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