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读两篇欧·亨利,才发现初中语文课白上了

本期读书会,我们一起重温了两部复古的超著名短篇小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和《最后一片叶子》。没成想,初中语文课上就学过的课文,十几年后重读居然又有了新的体悟!

欧·亨利

01

最经典的欧·亨利式结局

最初读这两个故事,最吸引人的无疑是两个神来的结局!想必当年语文课上,大家都听厌了老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总结,可这么多年看多了硬凹反转、巧合设定或者看似神秘实则老套(比较常见的就是,刻意接近对你好的人一定是复仇来的~)的故事,才发现,欧·亨利的神结尾是多么清水出芙蓉,水到渠自成。


所以,我们悟出,欧·亨利这种靠抖包袱、核心创意来神结尾的方式,核心就在于必要的铺垫和创意的成熟度


我们的小哥哥对有篇悬疑文印象很深,前面的设定非常吸引人,主角陷入神秘困局,面前的一切都迷雾重重,一切都指向有致命吸引力的女人和她的背后。满心期待地追到最后,却发现这些人物都是棋子,作者似乎没想到更好的谜底,于是都推给一个凭空出来的第三方势力……这就有点浪费前面的好局了,属于比较偷懒的巧合结尾,而欧亨利则是靠前面的巧合设定,区别就在这里啦~


可见,是烂尾还是神结尾,主要看故事的核心点子/立意是否成熟,是否说得通了


02

真·小人物的闪光之美

这两部短篇的主人公,确实都是真正的底层人物:《麦琪的礼物》里吉姆是一星期只赚二十美元的小职员,女主德拉是没有收入的家庭主妇;《最后一片叶子》里苏、琼西和老画家贝尔门的生活处境看来和宋庄的不知名艺术工作者差不多。从外在来看,绝对可算是毫无光环。可欧·亨利却挖掘出了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内心的温暖善良和相濡以沫,让人产生很强的共鸣。


好几个小编都表示,小时候看这俩故事,主要是被结尾的巧夺天工吸引了;长大后重读,才读出了很多辛酸和美好。博学男编辑还给大家普及了下“麦琪的礼物”的隐喻意义。


原来“麦琪”这个词出自《圣经》,指的是基督初生时来送礼物的三贤人,代表着神圣与爱。我们理解这代表小说的主题是,当平凡的人互相奉献、牺牲,一如文中的德拉夫妇,他们便和《圣经》中的圣人一样,“麦琪的礼物”可以理解成日常生活里的善。(有多少童鞋和小时候的研习君一样,记成了女主叫麦琪,麦琪的礼物就是给她的礼物啊?举个爪,捂脸)


“最后一片叶子”寓意更明显,既是琼对生的希望,也是老画家人生中最后、最为成功,用生命去书写的作品,这也是对他人的善意。(日剧达人小姐姐提醒研习君,《Legal High》里还致敬了这个梗,古美门做阑尾手术后假装看着窗外的叶子学琼的腔调,结果被黛把叶子打飞了……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找找,这个细节给那集增加了很多笑料~)


03

靠细节撑起来的核心立意

出色的短篇小说家都是善用细节的大师,欧·亨利绝对再次验证了这点。《麦琪的礼物》开头就写数钱:“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这些铜子儿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一句话写出处境之艰难。


接下来写家里布置,就写了信箱、电钮、名片和两扇窗子中间的壁镜四样东西。接下来从照镜子,很自然地花了较多笔墨写麦琪的长发有多光彩夺目,水到渠成地写剪发卖发。对人物的刻画也很细致,特别是丈夫看到妻子头发后的表现,从震惊的恍惚,到表白,再到安抚妻子,最后“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非常流畅,变化自然。


而“一块八毛七分钱”这个细节,在全文一共出现了3次,不断加强德拉的困窘和心情。


《最后一片叶子》生病的女孩望着窗外的常春藤也出现了3次,为了给后面雨夜作画做铺垫。


我们短篇组的小哥哥照例进行了“写法比对工作”:从题材上说,这两个短篇算是世情文,我们经常说有些世情文空有噱头、写得较为粗糙,就是指的缺乏欧·亨利小说中这些应有的铺垫和交代,有内容的细节过少;比较具体的阅读感受就包括人物的成长变化不清晰、该有的交代模糊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5分钟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贫穷家庭中唯一珍贵的财产
《品读》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欧·亨利名言32条
美国文学之十二:欧.亨利
陕西西安 / 韩丽萍 【读后感】/《​读〈欧·亨利作品选〉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