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不是药神》里的写作技巧

一部好影片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剧本,剧本创作就是一种写作。《我不是药神》不出意外地获得了无数赞誉,各种影评铺天盖地,人物、角色、故事、拍摄技巧、表演技巧以及整个故事背后反应的社会现实,但大家想过没有,看似简单的故事脉络,怎样才能跌宕起伏的发展下去呢?这里面就要看编剧的水准和他的创作能力了。


若隐若无的橘子。吕受益让勇哥吃了两次橘子,黄毛在吕受益死的时候也吃着橘子。为什么水果一直是橘子?而不是香蕉、苹果?橘子,有酸有甜,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瓣橘子是酸是甜,我觉得编剧在这里借鉴了《阿甘正传》的巧克力。细节很值得人不断玩味。


曹警官手上的鲜血。曹警官和医药代表握手,将手上的血染到了他的手上。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幕?去掉它一点也不会影响故事的进行,但我想说这一细节恰恰非常重要。曹警官追查“假药”逼死了黄毛,在抱着他去医院时,鲜血淋漓。那一次握手是在告诉我们:这笔血债是要算在不顾人死活的医药集团甚至是整个医疗体系身上的。黄毛的工作是在肮脏不堪、血水横流的屠宰场,为什么是这个工作?在工地搬个砖不行吗?不行!必须是在杀猪宰狗的地方!编剧肯定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认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黄毛将抢来的药分给病友吃,后来用生命保护勇哥和救命药,黄毛是在用生命诠释这句话。这两个暗喻非常妙!


冲突出来的戏剧性。钢管舞女,镜头一转就是一个有担当、大爱无疆的母亲,开局把她刻画的越下贱,后来她就越伟大,这一点和卖神油唯利是图的勇哥变身普度众生的药神如出一辙。其实这部戏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几乎都有这种极强烈的冲突性,虔诚的刘牧师参与犯罪、犯罪的假药贩子最后竟然也能为保护勇哥担当罪责……每个人似乎都化身为“药神”。这个思路甚好,但太多了反而让人感到单一而不真实,所有人都变好了反而不好了。


写作是个令广大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其实,能够看得懂一部电影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你就会写东西了。在你的作文里加入戏剧性,你的高分不是梦。


了,你们猜对了,我是一位老师,但你们只猜中了开头却决没猜中结尾:我只是一个小学体育老师。你看,戏剧性立马出来了吧。



作者:奔跑的大象121 
来源:南瓜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不是药神》这些彩蛋你不知道那你只看懂了10%
《我不是药神》有哪些值得推敲的细节?
《我不是药神》的细节---独观其大略读书法
我不是药神观影感
《我不是药神》:好人坏人的标准,不是法律,病友心中自有定论
我不是药神,是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