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 | 如何写出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

前几天我在微信上收到表姐发来的一篇文章。打开一看,是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小侄女写的作文,名字叫做:美丽的校园。

抱着好奇心,我认真的读完了整篇文章。语句优美、用词也比较准确,看得出这小丫头的文字功底还是挺不错的。可是,纵览全文,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主题模糊、逻辑性差。

文章开头在描写进入校园后的景色,可突然画风一变,开始描写她的数学老师了,甚至还花了很长的篇幅来解释班里的同学为什么要给数学老师取个“黑老板”的外号,紧接着又在描述操场上的景象。一来二去,把我这个读者都给看糊涂了。

“一篇写景的作文硬生生的变成写人啦!”我给表姐回了一句。

她发了一个点头的表情过来,“小朋友写作文,写着写着一激动就不知道思绪飞哪里去了,后面就全乱套了。”

我表示赞同。其实,不单是小朋友会这样,许多成人在表达上也是如此。

记得之前我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一位同事在周例会上做周报告。当她高谈论阔了足足十多分钟后,领导眉头紧蹙的问我们:“你们听懂她在说什么了吗?”

大家面面相觑,纷纷摇头。领导继续说道:“我也没听懂她想表示什么,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你下来重新写一份报告单独交给我。”

散会后,这位同事大哭了一场,说领导故意找她的麻烦,她想汇报的早就在会上讲完了,甚至还有多的信息,为何还要再写一份报告?

听她这么说,我不禁为她担忧。若是重写的报告再和她在会上讲的一样,岂不是又会受到批评。

我最近在一本名叫《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的书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职场故事。这本书的作者高杉尚孝将其原因归结于缺乏逻辑表现力,所以导致表述者表达的信息条理不清,没有主次之分,更加没有说到领导们想知道的内容,自然会受到批评。

图片发自简书App

高杉尚孝在1997年成立了高杉尚孝事务所,同时也在筑波大学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他曾任职于麦肯锡、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一流的企业,协助美日跨国企业与金融机构拟定经营策略及并购计划。目前在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交涉等领域从事培训与写作工作。

写作若是逻辑混乱则会导致文章表达不清,没有说服力,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读者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那么,如何写出一篇逻辑清晰又有说服力的文章呢?

接下来,我将通过《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中的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说明:逻辑表现力是什么、怎么设计文章的逻辑结构以及如何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什么是逻辑表现力?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在目录中就已经告诉我们,逻辑表现力的基本概念就是:信息。无论是口头谈话还是写作,我们想要传递的就是一种信息。所以,只有信息表达准确,文章才会清晰,这样也就具有了逻辑表现力。

高杉尚孝认为,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形成的意思表现就是信息。同时,信息可以分为记述信息、评价信息与规范信息三种,学会辨识这三种信息是逻辑表现力的基础。

记述信息就是单纯的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的本身。比如说:“外面在下雨”,这是一句现象描述,同时也是记述信息。这一类信息没有好坏之分,也无所谓表达的内容正确与否。

而评价信息就是对某一情况或者现象的好坏进行评价,就像刚才描述天气,“外面下着大雨真讨厌!”这类信息通常都带着传递者对某一事物的好坏判断,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对同一件事物做出的评价自然也会有所差异。

最后一类规范信息则是要求事物应有的状态或者建议别人应该怎么做,通常表现为“应该怎么样”或者“该怎么做”。例如,“外面下着大雨,我们应该呆在家里看电视。”

我们需要对这三类信息有很深的理解,并且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组织出清晰流畅的文章。

如何设计文章的结构?

南梁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写道:“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意思是说文章的内容贵在周全通达,言辞切忌支离破碎,内容要和表达的思想一致。

无论是前面提到的我那小侄女写的作文还是同事的汇报工作,她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随心所欲,想到哪就写(讲)到哪,当传递出去的信息越来越多时,她们表达的内容早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主题而不自知。

正如盖房子一样,没有人是想到哪盖到哪,都是先画设计图。所以,在写文章前,建立好文章的框架是非常重要的。《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中讲到了麦肯锡思维,就是著名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按照层级来配置主题或信息的图表。最上面那层是最想传达的信息,也就是主要信息(一个最核心的主题结论);接下来,是关键信息(主要信息的论据),最下的一层则是次要信息(关键信息的依据)。如果需要对次要信息进行说明,还可以继续往下扩展。对于一般的文章,三个层次已经足够了。

高杉尚孝在书中写道,主题是装信息的容器,所以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于最主要的主题,基本只有一个。第二层的关键主题最好三个。根据麦肯锡的“30秒钟电梯理论”,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三条以内。当然,如果确实无法将主题归纳为三个,那么就整理成五个,但最多不超过七个。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七”是人们听过一次后能够记住的上限。

提升文章说服力的方法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告诉我们,当我们向别人传达信息时,只要一开始就讲重点结论,然后再提出详细的根据,就能大幅提升说服力。

刚才所讲的金字塔结构就是以“由上而下”的方式来展开进行。简而言之,就是“结论先行”。利用这种方式,再加上逻辑连接词,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沟通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反,如果以“由下而上”的方式来写文章,就会大大的加重阅读者的负担。以金字塔结构来说,由下而上则是先讲述次要信息,然后得出关键信息,最后才说出最想表述的观点。如果以这种方式表达,接受者完全无法自行想象未来事情的发展,而且还必须十分谨慎的关注每一个细枝末节。

这种表达方式会让读者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丧失阅读的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别人知识,不如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就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利用逻辑思考来提升写作能力的工具书。

所以,只有我们不断的实践,在生活中刻意去练习分析信息的种类,利用金字塔“由上而下”的表达方式,才能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写出一篇条理清晰、有说服力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用逻辑,你的故事会更精彩
养成逻辑思考习惯,我推荐这本书
书评|帮你赚钱的技术活,自我增值的写作利器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
以笔为武器,向前冲吧——《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跟我三天读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