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岚 | 逝者已登仙界,生者节哀顺变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给婆家大伯戴孝,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重孝,从头到脚,一身素白,陪着姊妹侄女外甥们跪在灵堂的两侧,迎接不时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点起香纸,等大家祭奠完之后,再陪着磕上三个头,这便是我作为侄儿媳妇,为逝去的大伯这几日所能做的了。

大伯高寿,享年93岁,比我的父亲在这个世间整整多活了13年,是真正的寿终正寝。跪在灵堂前,一身孝衣的我,不时地会想起三年前,也是这个季节,跪在爸爸灵前泪流不止的我。此刻,眼前白花花一片,只觉寒凉入骨,耳畔一片呜咽之声,还有不间断的哀乐,在这样凄凉的氛围中,即使是没有血缘,难免也会忍不住泪落如雨。

伯伯是目前为止姚氏家族最为年长的老人,也是最德高望重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参过军、当过人民教师、做过警察、还在陆军第六医院当过卫生员,最后从部队退役回来之后就在村里做了乡医。由于医术好,十里八乡的人有个头疼脑热,都会找伯伯来看。据说伯伯不仅医术很高,而且看病还很便宜,一些简单的治疗,甚至都不要钱。加上他是30年代读过书受过教育,并在大城市参加过工作,是见过世面的人,所以当时在村里,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大家的楷模,村里有什么事,总会来请教他老人家,他也从不嫌麻烦,所以直至去世前,他都是村里最受人敬重与爱戴的老人。

大伯与伯母一生生育了三子一女,也就是我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大哥三哥在新疆有自己的事业,二哥二嫂和姐姐常年守在伯父伯母身边照料他们的晚年生活。近些年,随着老人年迈,三哥干脆放下自己的生意,专门从新疆回家,与二哥一起守候在老人身边,衣食住行,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如今这样的经济社会里,这样的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是我们做人的榜样。

大哥虽然不能常年在家守候,但是他与大嫂做人做事都非常大气,处处彰显着身为老大的责任与担当。每逢过年过节,他总会和嫂子一起从新疆赶回来和家人们团聚。大伯与公公每年的生日,他们都特别重视,无论多忙,都会专程从新疆赶回来,给大伯举办颇为隆重的生日宴。记得我刚嫁过来的那些年,见他们每次回家,都要给家里人,包括我的公公婆婆,大姑小姑们,每个人带一份厚重的礼物,家人们的羊毛衫几乎都是哥嫂们从新疆给买回来送给他们的。几位兄长,对待自己的叔父母就像亲生父母,待堂兄弟姐妹犹如亲兄弟姊妹一般。由于大哥经济条件比较好,早在十几年前给老人在家里盖的房,至今都是村里最好的。兄弟姐妹们给孩子成家,他总是出资拿大头。最让人叹服的是大嫂,她总是默默地支持着大哥所做的一切,无论大哥怎么为家里付出,她都笑嘻嘻的毫无怨言。大哥继承了伯父的宽厚与仁慈,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他身为一位长子的担当,作为兄长,他对兄弟姊妹,侄儿外甥们从各方面的关心爱护与包容。

也许是受家庭的熏陶,三位兄长为人都很和善,待我也宛若亲妹妹一般。从我踏入姚家的大门以来,受过哥哥嫂嫂们不少的关爱。

在这个家族里,让我感到最亲切最感激的,是常年生活在农村陪伴父母的二哥。记得我女儿8个月大时被婆婆带回了农村老家,那时候,我每周要回家看一次孩子,遇到值班不能回去时,由于太想念,就想让婆婆把孩子带来在我这里小住几日,以解我心头的思念,可婆婆晕车不能来,这时候,不到四十岁的二哥就会骑上摩托车,载着我一岁大的女儿到原下,再转坐公交车将孩子带到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孩子团聚,一直坚持到孩子将近两岁,我们将孩子接回来上了幼儿园为止。那时候刚刚成家的我不太会经营自己的生活,二哥是当地知名的厨师,他手把手地教我炒菜,教我如何搭理家务,让我一个独在异乡的人,感受到了如兄如父般的爱护与温暖。时至今日,每次一提起二哥这个称呼,便觉一股暖流在心中缓缓流淌。所以,每次回农村老家,我们都要去伯伯家里看看伯父伯母,以及我们的二哥,倘若他不在家,心里便觉怅然若失。

由于二哥长期守在老家,他在照顾自己父母的同时,也常年关照着我的公公婆婆,倘若遇到公公婆婆突然生病,我们在外工作不能及时赶回去,他都会第一时间开着车,将生病的老人送到我们身边;若是老人得了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怕打扰我们的工作,他就不告诉我们,直接带着去就近的医院医治,待我的公婆宛如亲生父母,有他在,我们在外面工作也会感到安心。

犹记得五年前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去新疆,大哥三哥,还有两位嫂嫂,他们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三哥开着大哥的车,带着我们游览新疆的山山水水,品尝新疆美食,贴心的大哥不但提供车子,就连车子的加油费过路费都放在了车上,让我们随便用。我能明确感觉出,他们弟兄之间的感情,已经完全超越了堂兄弟,在我和老猫心里,他们,都是我们最尊敬、最亲爱的兄长。 

古有云: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三位兄长无论对长辈的孝道还是对子女教育,都做的很成功。伯父去世之际,每每目睹他们身背重孝跪在灵前,悲伤的不能自已,在心疼他们的同时,我的情绪也不由得受到感染,无数次,忍不住潸然泪下。

有幸嫁入姚氏这个大家族,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多年来,他们对老人的贤孝我耳濡目染,对这个家族里的家规已了然于心。这是一个以“孝”字当头的大家族,在这个家族里,大家相亲相爱,彼此关心,互相帮助。从这次大伯的葬礼便可以看出,全村几乎所有在外面工作的人,无论男女,包括孙子辈,都从外地赶回来吊唁,每年过年大家聚的都没有如此齐全。从中可以看出大伯在家族中的威望与影响力,也可以看出兄长们的亲和力。在我的记忆中,每逢过年,年三十的晚上,家族里的兄弟和子侄们都会来大伯家欢聚一堂,大家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如今大伯已逝,每个人都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心里空落落的难受。 

大伯的葬礼在雨中进行着,苍天似乎也与人同悲,陪着伤心的亲人们在不停地流泪。相见时难别亦难,人生短促,犹如大梦一场,我们都不想成为没有父母的孩子,可是终有一天还是要面对这样的别离。怎奈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世上没有常青树,更没有长生不死的人,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便是对曾经受过他老人家教导的一种感恩。

尽管大伯临终前一再强调:葬事要一切从简,可由于他老人家德高望重,却怎么也阻挡不了络绎不绝前来吊唁的乡里乡亲。这是我见过最为隆重的葬礼,整个村庄白花花一片,孝子贤孙跪满了整个庭院,我想,大伯在天之灵,假如能目睹这一场景,心里一定也会有所慰藉。

人世间最难以割舍的感情就是血肉之情,最难以忘却的,是父母的舐犊情深。父母之恩,寸草春晖,兄长们的孝心日月可鉴。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在悲伤的同时,也要安慰自己,大伯是幸福的,在他有生之年,妻贤子孝,在事业上,从事过:教师、警察、军人、医生,这些服务于人类的崇高职业,不仅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受益最多的更是周围的邻里。我们在缅怀他老人家的同时,也应该祝福他,作为大地的儿子,他成功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将是后辈们做人的楷模,被永远铭记。

大伯安息,愿通往天堂的路上,遇山开路,逢水架桥,在另一个世界永存。

逝者已登仙界,愿亲人们节哀顺变!

END

作者简介

杨岚,陕西志丹县人,在职医生,中国散文家协会、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开始业余写作,多篇作品曾在网络平台全国性征文中获奖,作品发表于《文化艺术报》《延安文学》《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及网络平台。30余万字长篇小说《红尘跋涉》即将出版。



精彩回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3)(4)||刘根
【丝路新散文征文】李九龙|此情可待成追忆(68)
我48岁,照顾好生病的婆婆后,她拿出的遗嘱,让两个妯娌和大伯哥傻眼了
杨明会 | 蔷薇花开香盈盈
常晓||爱妻追思录
孝道[1859】-[1159]为什么中国要刻意的强调孝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