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辞职女教师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感悟平凡人的生活点滴,

你也可以做更出彩的自己。


辞职女教师

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 辛  克

这几日,朋友圈频繁转发的都是一位女教师辞职的消息,其实辞职不见得新鲜,每个行业都在不断的重复着有进有出的职场规律。但事件尤为引人注目的却是辞职背后隐藏的职业困境。我是一名从事基础教育十几年的乡村教师,自然我的朋友大多和我属于同一圈子,忽然火起来的这篇关于辞职的自白搅动着每一个同行的心,我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评价辞职本身的好坏,只是因为辞职信中陈述的某些事实就如同一把冰冷的刺刀,毫不留情地扎进每一个教育人的内心,我不敢妄自扩大范围,暂且就把这个概念定在乡村教师的圈子中。

辞职可以有好多种理由,最写意的当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网红名言,喧嚣一时的事件尘埃落定,但这一条理由却成为互联网时代留给网民的最大回报。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我们的头上始终顶着最华丽的光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意的称呼人民教师,“人民”两个字的份量有多重,估计每一个听到这个称呼的同行心里都有一种别扭,不要这么随便的把“人民”一词扣在头上,我们首先是普通人,而后才是教师,这个职业就像是工人、医生,或者公务员一样,职业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养家糊口的所在,至于人生价值的实现,那只是理想的升华而已。人人都羡慕教师的两个假期,羡慕看似没有压力的工作。以前回家,村子里总有人问着一成不变的话题,“你今年教几年级?你那工作舒服的,成天哄娃娃,只要见个太阳就挣钱哩”,呵呵,“哄娃娃”、“见个太阳就挣钱哩”,难不成在他们的眼里我的工作就如此简单,果真如此,岂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所谓的“人民教师”?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密不可分,从二十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这个大环境,我越发体会到了经济实力的重要性。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部分人会另眼看待教师这个群体,似乎教师就代表着吝啬、小气,而且往往会把这种固执的印象强加在每一个教师身上。村子里年长的学生家长偶尔因事来学校,他会尊敬的称呼老师为“先生”,这个称谓多少有些历史厚重感,但也有年轻一些的在交谈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于教师的不屑,似乎因为自己赚钱来的容易,面对收入不高的老师,总有那么一种由内而外的优越感,以至于交谈中总会咄咄逼人,永远把话题要保持在关于收入层面上。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个人的素养没有多大关系,社会从改革开放就开始锻造每个人的经济思想,说到底,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成功的象征不在于从事着多么重要的职业,而是你的收入、车子、住房,一个人的附属品决定着别人的眼光。在某些人看来,教师的收入与付出永远不对应,取消寒暑假似乎能够平衡这一种差距,社会人关注着教师的薪资浮动,但凡有此类利好小道消息,局内人的我还不知晓,总会有圈子外的人神神叨叨的向我打听,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心理,我难以给出明确的界定。但就这一种特殊的“关心”往往会让我难堪,即使工资有涨动,这和别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为什么却又如此大的好奇心?

教师已经不是单纯的“教师”,教育发展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下,教师不得不做名目繁多的非专业工作。自己是体制内的一员,我没有足够大的勇气去直面自己的工作——也是更多一线乡村老师的工作,但凡辞职女教师文中提到的我们都在重复的体验,女教师没有提到的,我们也在日复一日的经历。有时候觉得工作就像是被别人抽着鞭子的猴子,即使有一颗直面不公、不平的心,但往往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思想作祟,一再妥协、一再退让,在唯唯诺诺的两难中逐渐习惯、逐渐麻木。昨日和一位同行微聊,他在农村的一所教学点任教,六个班级,连校长在内六个人。这是一种怎样的工作体验——从早上七点多进入教室直到中午十二点放学,四个多小时的时间没有空闲,上厕所也是跑步前进。一人一个班,这叫做包班,不论有多少学科,永远都是一个人承担。下午从二点半到五点,继续是一个人的舞台。教师的职业病——腰椎劳损、咽炎就是从这么一种高强度的工作中日渐形成。前几年工作过的一个单位,某位上级领导在教学楼上巡查,发现一位老师竟然坐着上课,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领导一再强调,老师不能坐着上课,为人师嘛,必须要以身作则。这位老师经过批评教育,当会做出检讨。领导当然体会不到年近退休的老教师的苦衷,连着三节课,第四节实在难以支撑,只是坐在凳子上管理学生的自习纪律,就这么平常不过的举动招致了难堪的结局,实在是难以理解。课堂教学只是一方面的工作,各种行政性的事务正在越来越频繁地插入到本应单纯的教学工作当中。参加工作初,办公自动化尚未普及,除了课堂教学还是教学,本以为信息化的普及会让工作更加简捷,殊不知各种名目的工作纷至沓来,几乎与教学不沾边的事务日渐繁多,这倒是有点老师非教师的感觉。教师到底是以什么为主,往往每隔一段时期我都会一个人发呆,翻来覆去的思考这个问题,最终我明白了,“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传说,新时期的教师有着更具内涵的定义,我没有能力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大概应该是什么样子就要成为什么样子吧!

春季学期已经开始统计乡村教师荣誉证书相关事宜,再有五六年时间,我也可以领取证明自己曾经在乡村工作过二十年的一纸荣誉。我能想象得出干满二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与同事聊天之余,时不时会出这么一句,“你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此话有打趣成分,但更多的是我对自己职业前景最清晰的描绘。乡村教师荣誉证书能做什么,是不是把这一纸至高无上的荣誉装在像框,挂在房子最显眼的地方,让每一位访者都能第一眼看见我曾经荣耀的过去,羡慕乡村教师精神层面的至高无上?我没有答案,只能呵呵。我没有抱怨薪资收入高低的想法,这不是个人嘟囔几句就能改变的宏观政策,每一次的调资都意味着物价的上涨。2009年购房时一个月工资不够支付单位房价,时隔7年,工资翻了一番,依然不够支付一平方米的房价。80后的自己和众多的同龄人赶上了这么一个时代,坚强的成为一名房奴,幸福地展望着还清债务的美好明天。目前的薪资收入,在这么一个城镇化的最低级——西部小县城来说,应付日常的生活尚可,若是追求品味,那只得另辟蹊径。小区里买房的来自各个行业,自谋职业的不在少数,即使操有装修手艺的工匠也能轻轻松松,不用按揭在县城购房,如此说,大概可以理解工作十几年的一名教师的收入水平了。

我能深切地理解女教师的辞职行为,二十几岁的年龄真的不适合在这么一种体制和氛围中度过。自己也曾经历相同的体验,最初工作,工资只有四百多元,这么一点可怜的收入让自己一度怀疑人生的选择,不敢随意地购买心仪的服装,不敢大方地参与交际。与自己同龄、初中毕业就去南方打工的表兄每月可以轻松获取四千元的工资,舅舅不无自豪地向我讲述着表兄南方工作的事情,那一年,我动摇过无数次,也和宁波的老舅表联系多次,想着放下工作,把一年的收入用一个月挣回来,这是无法言说的巨大诱惑。当然,这种辞职的念头仅仅是因为经济收入的原因。回忆只是过去,经历了那么一段思想痛苦纠结的过程,我现在依然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二十多岁的意识永远是唯我独尊,似乎自己拥有上天入海的过人本事。体制终究是突破不了的体制,氛围永远不是轻易能够因为个体而有些改变,每天经历着一样的故事,纵然有如女教师辞职的种种想法,也会因为岁月这把杀猪刀而被切割的七零八碎,留下的只是顺应各种不适的本能。

女教师的辞职仅仅是个案,但其本身的决定却触动着每一颗不甘的心。假若曾经有过辞职的念头,但却拖延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多的几十年,因为这么一则平常不过的时间而再次悸动,我只能给自己说,或者给深有同感的朋友说,职业即使有种种不好,即使有过种种抱怨,我们依然要固执地坚持下去。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或许经历若干年之后,后人再来研究这一段历史,我们的感同身受只是大时代下最合理的一种现象。辞职是人生的重新选择,大可不必为此为纠结、或感动。彻底离开的女教师一定会找到更适合她自己的价值所在。

因为一件看似与自己毫无瓜葛,但又为之牵肠挂肚的女教师辞职事件而废话一大堆,不针对任何组织或个人,没有具体的交流对象,只是自己一时的兴起而致。从明天起,我还会和今天一样,仍然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以后的以后,亦如今天,呵呵。 

辛  克,80后老青年,有梦想,从未实现;有理想,现实骨感;有遐想,缺乏勇敢。咕咚运动APP撰稿人,一位有信仰,爱跑步,爱生活,爱思考,爱旅行的男子。乐于平淡,崇尚简单。走了一些地方,邂逅了不一样的风光,遇见过自认为最美的风景,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群,喜欢用寥寥文字与自己对话,沉浸于奔跑时刻的唯我世界。做好自己,才能拥抱生活!

咕咚运动@晓锋969微信@13772706338qq@1793882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乡村小学老师,工作10年,透露薪资待遇,揭秘不愿去城市的原因
乡村女教师高颜值备课本走红 一笔一划从无修改
大数据告诉你,教师找对象为啥这么难?
女教师工作手记走红,感动就在身边,教育的故事,需要一种幸福感
开学才一周,这位女老师辞职了:这乡村教师她真的当不了
中师生的教书生涯:乡村教师30年,工资涨了100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