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克瑶 | 一则广告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2018年4月中旬,我到一家很有规模的书城看到一则广告:“贾平凹作品一律八五折!购买作者最新小说一本,送价值二十元画册一本。”那部最新小说59元一本,刊登该小说的《收获》杂志最新一期也有,每册售价35元。

在书城,我是李贽写的“矮子观场,随人说妍”的角色。面对如雷贯耳的贾平凹先生的书,我竟会产生腹诽——新书登陆,如新鲜水果上市,叫卖可以,哪能丢失自信潇洒之态,先做出一副乞求架势?随之,我又产生出并非向壁虚造的推测——好人不打折,好货不便宜。书城这么着急地甩卖如日中天的贾平凹,是不是他又被不可抗拒的力量给修剪了?

1995年农历4月初9,虢镇赶物资交流大会。新华书店的正式员工不闪面,雇佣临时人员在背街处理遭封存有两年之久的《废都》。一本定价12.5元的书,只需要付5元钱即可拿走。当时群情耸动,场面壮观,我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一般读者只知贾平凹奇,他们要猎奇;我自信只有像我这样的极少数才知道:在文坛,有些人牛×,有些人任性,是他们有坚如磐石的靠山。山里人贾平凹还在草创阶段,一次次地背离《山地笔记》的创作路径进行探索已令人惊讶,转眼又不学乖,竟对给他饭碗,给他声誉的城市说三道四,就触动了某些敏感神经。他个人不但遭遗弃,还连累了其他人。书店是用书维持现状的场所;国家单位出的书国家单位卖又被国家单位来查封,是个不可深思的问题;书店偷偷摸摸地降价“贾平凹”,却遭到意想不到的抢购,也是不可深思的问题。我当时毫无道理地想到样板戏里的一句唱词,“打不死的吴琼华啊,我还活在人间”。

看了《废都》,就是看了一本书。我照样是我,没变成害群之马。活啊,人间啊,不过是一种发泄郁闷而已。

和20多年前相比,贾平凹已修成正果,在文坛属于王爷级别。我在海量信息中,从未看到什么奇异的事情在他身上发酵,这则广告大概是象征着多种隐秘,具有亲民姿态的促销吧?汪曾祺生前称贾平凹为鬼才;也许只有鬼才,才能把智力均匀地撒布在各类事物上。但书城里的读者,不似匍匐朝圣的教民,看起来各有其理想的旨归,对什么书都持松弛态度。我很失望。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多么了不起的读物,也感受不到当年那种在感恩戴德的欢呼声中,凤凰涅磐般的场景了。同时也很纠结,一样的《山本》,59元的“贾平凹”亲民让利,35元的“贾平凹”怎么就坚挺本色?书和杂志在书城遥相呼应,又分庭抗礼;如果能表演群口相声,我不知道隆重推出贾平凹的杂志社、出版社和书城,会用怎样的逗哏和捧场来圆这个场。

退一步想,还是咱老陕人厚道哇。前几年,兴起卡尔维诺热,兴起米兰·昆德拉热。两位外国佬的系列作品,几乎每个有规模的书店都在出售。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N家出版社几乎同时发行其作品集,在书城的显眼位置都堆成了小山。各路商家也没沟通一下,用八五折照顾一下囊中羞涩的文学发烧友,摆出买一送一的姿态激励一下读书人的壮志。眼前的事情,我不能确定是贾先生的用心,还是书商们的致敬,但还是感激啊。

这样一想,立马又觉不妥。在我的观念中,广告是个刚愎自用的二皮脸。它的惯用伎俩是隔空抛媚眼,降低消费者的智力,放下身段做把戏,为的是把它扮为芸芸众生日常生活与业余爱好的计划者。有时还采用穿窬劫掠的卑劣手段。我跟多数人一样,在很多方面不需要过于悉心的教主。所以,面对这则不那么煽情的广告也产生条件反射——它是商家和作者设下议程之后对读者的体恤呢?还是作者和商家经过斟酌后对市场做出的让步呢?可以肯定的是,这则广告给了事实一个机会。

出版物作为特殊商品,定价一年比一年高,大大超出了一般读者的购买能力。在我看来,造成市场疲软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读者不能同步共享新资源。因为书的定价撵的是少数高收入阶层,忽略了广大低收入阶层。好像阶层越高,在精神方面的消费越强。结果事与愿违,出版社印出的精品书籍不少,按标价卖出去的不尽人意。出版商为了赢得最大利润,就只能在书价上恶性循环,其作为是逮住一个宰一个,很像农民的掠夺耕种。我近三五年购买的书籍,是在书城的降价区域、旧书摊子上挑选的。好多四五十元一本的书,只需十元左右,且多数书的塑封,都完好无损。贾先生游刃半生,写过不少德高望重的作品。出版社是赢利单位,需要德高望重的合作。德高望重的人也离不开商业保障。有了这种供需关系,适宜结合,各路商家把贾平凹先生挪用一下,往其头颅上插上草标做大使,总比用穿着有破洞牛仔衣的小鲜肉做范儿更接地气,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

如果真是这样,情况有了新的难于理解:杂志和书本在定价上是有差别,也不至于差出普通人一天的饭钱呀,各路商家为了减少出版物走向市场后的损失,隆重推出贾平凹不错,但在书价上应该有默契的配合,做不到步调一致,不必一个“死扛”(证明物有所值,买得起掏钱,觉得不值走人),一个“随意”(买不买没关系,先来看看,有绝对优惠)。这么矛盾,让人缺少踏实感。固然,优质优价是市场原则,可优质廉价也是市场原则,在范围内回旋不损伤道德,但在品上则会显出优劣。

这则广告打出贾平凹,以我之见求的是品质。在书城最难找的是文豪的肉身,最好找的是文豪们的著作。以他们的铮铮言论看,向读者放惠,给社会施济的做法非常简单,无需大张旗鼓地多此一举。文豪托尔斯泰行义失败,写出不那么著名的短文《怎么办》,给全世界制造箴言、“先制造穷人,再去帮助他们”。胡适先生视精神生活为最高境界,他在《介绍我的思想》一文中吐露心声,他“在十年内出版三集《胡适文存》,约一百四五十万言。我希望少年学生读我的书,故用报纸印刷,要使定价不贵”。把这两种经验贴到这则广告上,一个是庸俗唯物主义的庇护者,一个是行高而标卑的真楷模。

我越来越觉得,不管什么人干什么事,还是不玩肥皂泡儿的好。因为那不是高尚的必要条件。弄不好,都要背上和光同尘的嫌疑。(2018年4月20于宝鸡万书城)

作者简介:张克瑶,1963年生,彪角镇东南家凹村人。先后在《中国作家报》、《当代陕西》、《芳草》、《新陕西》、《朔方》、《宝鸡日报》、《河北文学》等全国二十几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篇(首)。其中小小说《老E和小E》被《中国文学》转载,散文《路的碑》获《秦岭文学》征文优秀奖,入围《文友》杂志首届路遥青年文学奖,诗歌《想起老娘》获《星星》诗刊新人奖。近年写了几篇文论。《凤翔报》、《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三秦都市报》等媒体对其创作情况做过报道。

本期组稿:刘建生

文稿审核: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稿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示例:

△点击可放大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悟破习》在全国各地上榜
爱阅读:互联网时代如何挑选一本好书
今天,如皋新华书店重装开业啦!
光谷书城重装升级恢复开业
湖北秭归:本土第1童书《屈原故里历险记》正式出版上架宜昌伍家岗书城
定了!时隔22年,书博会再度“花落”深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