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 克 | 石 槽
时光捡漏读书会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字  |  辛  克            主播  | 俊 鹏

院子西墙根摆放着一具石槽,是由青石雕刻而成。父母习惯把它叫做牛槽,是因为在过去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家里从未间断过养牛,这具石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牲畜的固定“餐具”,所以,被叫做牛槽是有“背景”的!

石槽在家里存在了多久,父亲说不出具体的时间,可每每谈及这个话题的时候,父亲总会说,自打他记事起,这具石槽就在家里。“石槽可不是一般农户家里都有,你们可都要记着,咱们家在没有解放前,那可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殷实人家。你们的曾祖父把这份家业守了一辈子,六十年代全家老小饿肚子,为了度过饥荒,没办法才将厅房楼房拆了卖木头换粮食,全家人才度过难关。这具石槽是当时唯一留下来的家业!”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神情激动,就连少不更事的我都下意识觉得自己应该为曾经光鲜的家族史而感到骄傲!

八十年代中期,家里饲养着一匹骡子,这是生产队解散时候分给我家和另外几户共有的“财产”!石槽是现成的,不用东借西借,骡子分给我家似乎理所当然。爷爷是吆马车的好把式,使唤骡子干农活更不在话下。几年时间,通过农忙时候赶着骡子替人家收种庄稼,终于还清欠款,骡子的所有权归到我家!爷爷的心劲更大了,石槽在后院搁置了几十年,重又被抬进马房,开始履行自己的使命所在了!

时光掠进九十年代,农业机械化的兴起让庄稼收种变得更加快捷,爷爷年岁渐老,每天收拾马房,铡草喂食的繁杂农活难以应付,再加之使唤骡子贴补家用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匹给全家生活带来实惠与希望的骡子最终被转手出卖!马房是现成的,石槽是现成的,这么空着总不合适。父母商议一番,决定继续养牲口,但改成养牛。那时,我的两位兄长已经长成半大小子,可以替换父亲铡草、喂牛、收拾牛圈。十来岁的我则充当牛童,每天放学回家,第一时间背着高过头顶的大背篓,握着镰刀,沿着流经村子南边的西干渠割草。母亲时常对别人说,“你看我家的黄牛皮毛发亮,那都是三儿割的草新鲜,牛犊吃了容易上膘!”这话听了,我割草的劲儿更足,以致于背篓的重量远远超过了我的体重。母亲疼惜我,老是担心我被压得不长个儿了,可眼看着我像拔节的竹子疯长,要比年纪相仿的小伙伴们高出一大截,母亲又嗔怪我,嫌我干活实心眼,不晓得投机取巧!

马房叫做牛房,石槽又被叫做牛槽,那是因为房子的主人换了。农忙时节,全家人都得下地干活,父母总是派我回家管护牛犊。牛槽长约2米,宽60公分,槽体高70公分,地下又用砖头砌了高约60公分的台子,牛槽被放置在台子上,不管是添草倒水,1米2的高度对于我这样的大个子不成问题。父母对我很放心,在他们眼里,我要比二哥“实诚”得多,干活从来都不偷奸耍滑,经管牛犊吃喝拉撒绝对没有问题!

从90代初到2000年中期,养牛成了家里雷打不动的规矩。随着我们兄弟陆续外出求学,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更是困难重重,没有手艺,没有从商经验的父母亲只能在几亩薄田里“刨食”!栽植的三亩苹果树让父母一年365天忙碌在田间地头,即使这样,牛房从来没有空闲过,牛槽也是一天都没有被冷落。往往都是早晨牵着大牛去县城赶集,遇见合适的买主与满意的价位,大牛卖了,小牛犊下午就牵回家!两年饲养一头牛,最终落下二千多块钱。母亲说,“这是给家里攒小钱,捱够时间了,一次性把积攒的小钱拿出来,那就是一笔大钱,这钱可以给你们兄弟俩交学费!”近十来年的时间,小牛进大牛出的情景上演了好多次,牛槽依然纹丝不动地镶嵌在台子上,本来齐整的石槽一侧竟然显露出了几道淡淡的凹痕。母亲说,那是牛脖子来回在石槽边磨蹭,日子久了留下来的痕迹!

2003年春季,全家酝酿已久的新房建造计划终于落地生根,伴随着土厦房轰隆隆的倒塌声,生活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与我们告别,一座里外全新、设计新颖的二层楼房将要拔地而起!那具石槽被七八个壮小伙子从牛房里抬出来,搁置在后院的僻背角落。有人给父亲建议,把石槽卖了吧,村子里时常来人收购石碾子、拴马桩、石槽等老玩意,这石槽放家里,又不养牛,占地方不说,还碍眼!父亲毫不客气地回应,“这石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再缺钱,还不至于把老先人的家当卖了换钱。以后就是不养牛,石槽闲着也不卖!”父亲说到做到,石槽果真就放那儿了,而且一放就是七、八年!

2010年晴明前夕,我与母亲在院子的小花坛栽花种草,母亲说,她在电视里看到有人在石槽里种荷花,她就想不明白,石槽里怎么能种植荷花呢?母亲的话触动了我,她在电视里看到的与我在一些景区里看到的一样,石槽里真的可以种荷花!想想在后院了搁置了七、八年之久的石槽,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在自家的石槽里种荷花呢?

我找到了前后左右十来家邻居家的男掌柜们,要他们帮我把石槽从后院抬到前院!想着简简单单,结果耗费两个多小时,这十来个男当家们出了几身汗,终于把青石雕刻而成的牛槽抬放在了砌好的台基上。

母亲很细心,拿着水管冲了好几遍,直到整个石槽显露出青褐色的真面目!我从网上买来了碗荷种子,按照育苗步骤操作,足足等待半月后才看见了发芽的碗荷。母亲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放入盛水的石槽,还把养了两年的几只乌龟也放了进去,母亲说,荷花要开得好,得有伴儿,就让这几只乌龟给碗荷作伴吧!

花坛里有高过楼房的几株翠竹,眼下又添置了能养乌龟,能种荷花的石槽,院子的景致有了说不出的和谐与高雅。母亲闲暇无事的时候,与几位老人坐在竹下,欣赏荷花盛开,闲谈家短里长。历经一个世纪的石槽静卧西墙根,在完成了曾经的“养家糊口”的使命以后,重又绽放光彩,为幸福祥和的居家生活平添了几分独有的景致!

辛 克,80后老青年,有信仰,爱跑步,爱生活,爱思考,乐于平淡,崇尚简单,喜欢用寥寥文字与自己对话。


辛 克 | 饭 桌

辛 克 | 戏台子

辛 克 | 回娘家的路

辛 克 | 喝酒,我真的很不在行!

辛 克 | 庭院竹事

辛 克 | 遇见麦客

辛 克 | 想起您,我依然热泪盈眶……

辛 克 |   买“材”记

辛 克 | 软枣树

辛 克 | 我是一株洋槐树

辛 克 | 平凡之路

辛 克 | 擀面“棍”

辛 克 | 独居的父亲『有声』

跑着跑着,生活开始变得简单且幸福!

跑马人 ||辛  克:我和于嘉一起跑了成都双遗马拉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散文:儿时生产队的老牛屋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易经360课——趴在牛槽里的狗!
故事:母亲失踪八日一头牛闯进屋,多年后道士说一话,男子泪崩
(解放战争)(心理变化)(短评)田华《解家队伍(节选) 》阅读训练
最年轻的牛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