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旭升 | 砖砸老师——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思考


10月25日,一段监控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一名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走进教室后,一名身穿校服的少年用砖头多次击打其头部,致使其头部流血,该男子捂着头倒地后,少年欲再次上前击打,但被教室其他学生抱住,被砸伤男子在墙上留下的血迹清晰可见。

我第一时间看到这段视频,作为一名教师的我,确实让我不寒而栗。神圣的教育殿堂里,怎么会培养出这么一个欺师灭祖的恶魔?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被公安带走时,竟然还口出狂言:他恨这个老师,就要把这个老师弄死。我不禁诧异:究竟有多大仇恨,使得他这样对自己的老师痛下杀手?

从后续的报道中得知:行凶者为四川仁寿县城北初中的一名初三学生,受伤者为他的班主任黄老师。事发前,因该学生在校内骑行自行车,被学校巡逻队发现后报告其班主任,班主任对其教育后该学生心生不满所致。目前已被警方刑拘。而这名受伤的班主任老师30多岁,平时很敬业,现在还在医院接受救治。他的父亲已离世,目前他母亲在医院内守护着。

仅仅因为校内骑车被班主任教育,就心生不满,采取如此残忍的手段进行报复,可见这个学生是怎样的狭隘,又是怎样的凶残!已被公安控制,还口出恶言,这样的恶魔,还只是个孩子吗?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讨论。在新闻的留言区曾有这样的一条评论道:“也许是黄老师的教育方法欠妥,他们还只是一个孩子,需要正确引导。”的确,孩子心智还很不成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遇事容易激动,那么请你再看看十月二十号,大连十岁女孩遇害案吧。凶手同样是一位十三岁的初二男孩,预谋策划之精心,作案手法之老道,行凶过程之沉着,尤其,重返作案现场围观自己“杰作”时之镇定,因未满14周岁被释放后表现之嚣张,使人难以相信“他们还只是个孩子”。

如果你再搜索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个个触目惊心。

2004年7月27日,黑龙江通河县凤山镇青山村,13岁男孩赵力宝强奸了14岁同村女孩。2005年2月1日,女孩母亲将赵力宝告上法庭,通河县法院判定由于赵力宝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对其强奸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同年9月26日,赵力宝潜入女孩家,将女孩母亲用刀砍死。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恶魔如此胆大妄为,丧心病狂?他们的戾气从何而来?他们敢于以身试法,挑战法律底线,他们的自信从何而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城也不是一人砌成的,每一个恶魔也不是从天而降的,他们一定经历过漫长的小人渣进化过程。小人渣一旦跨越到小恶魔,就不再具有“人”的一切特征,因此,对待小恶魔不能再讲温良恭俭让,更不能让他们,不,绝不能让它们披着法律保护的未成年人的外衣游荡在社会上继续作恶。

连续多日的香港暴力游行事件中,暴徒们的暴行令人发指。但他们被捕后大多都得到了保释,这使得的他们的犯罪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助长了暴徒们的嚣张气焰,致使香港止暴制乱步履维艰。所以有识之士就提出了修改香港现行法律的提议。而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频发,与他们的犯罪成本过低不无关系。上文中的赵力宝强奸杀人案中,如果在赵力宝强奸案后及时给予惩戒,女孩母亲就不会惨死在他的刀下。所以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大未成年罪犯的惩戒力度,捍卫法律尊严,势在必行。因为法律保护的是未成年人,而不是未成年的罪犯。

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少年犯》的主题曲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故事情节更是催人泪下,那些迷途少年最终在管教干部的教育帮助下走上了正途。而如今,少管所这样的机构少之又少。

令人欣喜的是,修改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据说“条文会增加一倍,校园欺凌等问题在其中也有反应。”刑事犯罪的年龄也有望下调,如果修法成功,可大大提高法律的威慑力,减少校园暴力。据24日新闻报道,大连杀害女孩案的凶犯蔡某虽不满十四岁,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目前已经依法对其进行了收容教养,这多多少少算是对死者的家属有了一个交待。

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未成年人犯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深反思。首先必须值得家长们好好反思,这些血案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据多家媒体报道,大连蔡某杀害女童案后,蔡某所在小区有多名女性事后声称,均曾经被蔡某骚扰或跟踪进楼道,其中一人还报了警。对于蔡某的异常举动,其父母难道没有一点觉察吗?砖砸老师案中,凶犯父母在仁寿经商,平时也不管,也管不了。正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这些孩子长期累积而成这种暴戾之气,导致惨案发生。

所以作为启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孩子教育成长过程中,要身正为范,多与孩子交流,关心其思想动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从小就要遵规守纪,把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传承好、发扬好。

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应深深反思。事实上,学校教育不只是教书,更要育人。近年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指挥棒下,家长和老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识的提升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点流于形式。班队会思想教育、法制进校园等活动虽然都在开展,也拍有影像资料,看起来落到了实处,但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不得而知。像这位砖砸老师的学生,之所以有如此不可理喻的行为,不正是许多心理扭曲的东西的集中爆发吗?

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责任。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精品,少出“无才无德的废品”,杜绝“有才无德的危险品”。


作者简介

卢旭升,网名永不言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在闲暇之余,徜徉于文学殿堂,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描写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聊以自娱,倍感开心。

  精彩悦读

谢险峰 | 看,我把欧鹏忽悠上了贼船!

刘晓兰 | 嵇 康 的 初 心

曹权利 | 南瓜飘香

党争卫 | 我们为什么攀登

鲁旭 | 品味乡愁

王怀娟 | 任性的父亲

芮晓枫 | 暮秋诗词两首

董小兰 | 放心吧,父亲

有性格的公众号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生9次砖砸老师:不纵容戾气也是保护未成年人
学生打老师不犯法?老师教书不敢育人将是谁的悲哀?
为了孩子,我绝不支持保护这些人渣的隐私!
今日释法:未成年犯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情形下的执法困境
13岁男孩偷钱砸人、殴打母亲,父亲绑其浸水惩罚,你怎么看?
关于校园暴力案件调研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