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瘦素

1994年Zhang等首次发表了利用定位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小鼠的ob基因和人类的同源序列并由基因预见ob蛋白的论文,开创了人类肥胖和能量代谢研究的新领域。Halaas等于1995年应用DNA重组技术,由大肠杆菌中合成ob基因的表达产物,将该蛋白命名为——瘦素(leptin)。

其主要功能是对能量平衡及体重进行调节。人血浆瘦素水平升高与人体脂肪重量成正比,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突变可导致病态肥胖。在一项为期24周的研究中,每日皮下注射瘦素可使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患者体内瘦素转运至大脑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肥胖个体的瘦素抵抗。因此,有研究者正致力于能通过血脑屏障的瘦素小分子类似物的研究,以开发有潜力的肥胖治疗药物。目前研究中的作用于瘦素受体的物质多为合成的短肽类物质,而小分子化合物还未见报道。

Wang等人的研究(2004)认为,瘦素,一种在脂肪组织中的氨基酸,它的作用在于存储葡萄糖、降低体重、增加热量、促进和刺激青春期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育成熟。他们发现:第二性征的变化,如乳房萌芽(thelarche)和睾丸/阴茎增长呈正相关,为的是提高9到11岁的男女孩的血液凝集素水平和体重指数(BMI)测量值。此后,他们发现瘦素水平在女孩中持续增加,而在男孩中却有所下降:在女孩中脂肪的增加是对雌激素减少生产做出的反应,而在男孩中减少是由于肌肉质量的构建。

肥胖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旨在找出击退“大敌”的方法。英国媒体报道称,英国白金汉大学克洛雷试验中心主任迈克·考索恩教授提议将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加入婴儿食品,尤其是婴儿牛奶中,食用这种食品后婴儿的一生就不会再有发胖的担忧。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人们之前普遍认为它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科学家在去年的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摄取瘦素,可能可以固定大脑对食欲的反应,进而一生都不会过度饮食。

人们是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得到了这个发现的。据考索恩教授介绍,实际上在人类母乳中也含有这种物质,'含有添加物的牛奶不过是把原本就存在的东西的量增大了而已'。不过这一研究还处于最初阶段,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能最终研制出可防止肥胖的婴儿食品。

考索恩教授的计划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争议,人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它的安全性,比如剂量和副作用等问题。另外还有批评者认为这还涉及到伦理问题,他们认为肥胖是一种现代社会带来的疾病,人们需要检视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避免患病,而不仅仅是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人工合成物。

最新调研显示,肥胖已经称为欧洲面临的主要健康和社会负担,儿童肥胖趋势尤其令人担忧。英国是欧洲儿童肥胖程度最高国家之一,超重儿童约占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肥胖,谁做主? 减肥存在众多误区
基因与肥胖
这次我终于把减肥反弹这事说清楚了
保健的含义vs 自然的肥胖体质
脂肪本是生命应急的干粮
是什么将你改造成了喝水都会长胖的体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