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交公粮”

本人生于1985年,内蒙古西部。

据我短见,交公粮在内蒙西部地区俗称为“跳粮”。

交公粮专业说法其实就是农民交农业税,这个事情好像过去很久一样,实际上全面取消农业税是2006年,距今仅仅15年而已。印象中,​交公粮基本盛行在农村八九十年代,“70”后比较熟悉,但现在大多较少活跃在网络上,“80”后也都是在少小儿童的时候经历过了。到了后期,交公粮可以只是交钱而不必完全交粮,这一段儿时间不长,印象不深了。

​ 那个时候,每个乡镇地区都有固定的粮管所,也叫粮库。依稀记得小时候曾跟着大人去镇上“跳粮”,话说,那也是我刚过不玩儿尿泥的年纪。

“跳粮”是农民一年农活最后的一件事,之后就等着杀猪过年了。

在之前,家家户户需要事先几个月把麦子,葵花,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从地里收割回来以后,经过打麦,打葵花,打玉米,碾大豆等操作,把粮食集中起来进行晾晒,去杂质,然后装袋储存,分出优良好坏。优粮备足交公,次粮则留下家用。这个期间,经常全家老小齐上阵,披星戴月的干活,孩子饿了就是馒头沾西瓜汤,大人则是干膜大饼再随手一把韭菜或大葱。

秋夏季节,老天变脸,情绪不佳,刮风下雨是常事儿。这就得需要农民随时应急找苫布遮粮避雨,否则粮食着雨后,各家就面临巨大损失,甚者一年白干,这样的事情基本家家户户都遇到过。这也是为什么早些年农村地区有生孩子都想要男孩的原因,男孩子即意味着劳动力,劳动力则代表生产力,有了生产力,就能意味着这家人可以过好日子。当然,这也是现如今有很多地方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家里最开始是赶骡子车,一车一车的去交,后来买了个二手四轮车,四轮车烟囱没有消音器,经常离着二里地就知道爸爸开车进村了。有了四轮车以后,爸爸开着四轮车拉着自家和邻居几家人的公粮一起去交,都是挑最好的交到公社粮库。那个粮站好大,像巨大的矿场,哪儿哪儿都是人马车粮,经常通宵达旦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大人们很辛苦,舍不得吃喝,完事儿后会在回家的路上给孩子买个西红柿或是一袋儿甜饼。然后披星戴月的往家走。那时候很喜欢跟大人们一块去,就觉得是进城,特好玩儿,可以看见很多新鲜的东西。大人们跳完粮后,孩子们有时候哭赖着不走,其实仅是想要一个水枪或是小青蛙这样的玩具。运气好,会得逞,更多时候是被打一顿后,哭丧着回了家。

回家的路上,会经过几个村庄,每个村庄之间的公路很干净,两旁又都很空旷,四轮车行驶在公路上,空旷到好像一只木筏飘荡在茫茫大海一样。沿途公路旁还有很多坟场,就是那种周边村落有人去世了,都会埋在那儿,一片又一片。坟场有新坟,更多的是老坟。新坟上会有很多彩色的东西,随风飘来飘去,大人说那是花圈和纸火,纸火就是给死去的人用粗纸做的假的房子,汽车,家具之类的活人用的日常品。远远地看过去,也能看见闪着微光,亮晶晶的玩意儿。村里大人说那是“鬼火”,孩子们常常被吓得不轻,以至于稍微年纪轻一点的后生女子们也会听之色变,遇则避之。

从公社粮站回家,赶驴车走需要2个小时,开四轮车则会快很多,那也需要40分钟。

记忆深的是坐四轮车回家,爸爸在前边开车,我则一个人蜷缩在后边的车斗里,身上要不披一件大人的衣服,要不就是盖上装过粮食的麻袋,身下则铺垫着干黄的杂草,杂草上面也会有一条麻袋。很多时候车斗上的人会随着车斗的颠簸晃荡会睡着,一直昏睡到大人把自己抱到炕上,睁一眼然后又昏睡过去,好些时候眼睛都不挣一下,直接睡到第二天天亮。

有时候赶上老天开眼,得逞拿到了心爱的玩具,会兴奋到一路没有困意。窝藏在两条麻袋之间,把小青蛙紧紧抓在手里,瞪眼望着浩瀚深邃的夜空,随着车斗铁皮的嘎吱乱响和颇有规律的颠簸,展开自己天真幼稚的探想。

繁星密布,流星划过。

内蒙的农村,一般也都是在9月份前后开始“跳粮”,9月的节气又是秋高气爽,好不舒适的时候。农田里已经没有什么作物,尽显平坦和荒凉。偶见一些收割后的秸秆和草垛,也丝毫没有了春夏的生气和活力。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头顶之上,天空之间。

明亮的月光笼罩整个大地,把整条公路,整个村庄,都照的那么清晰,映衬的是那么的寂静。公路像一条成年巨大的蟒蛇,伏卧在地上。田里草垛中的蛐蛐叫的声音是那么的清澈悦耳,远处树上猫头鹰镇定响亮的叫声也是那么的幽幽回荡,就连扑腾翅膀的声音都能牵动你的每一根神经。不由地,孩子的眼神越过车斗的护板,小心翼翼的眺望着远处,搜寻着大人们说的飘来飘去的闪闪发亮的“鬼火”。内心是那么的的期待,又是那么的害怕。期待是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从没有眼见为实。害怕,是因为空旷的车斗里只有他一人,就算孩子纵有一身不惧挨打的倔劲,也担心敌不过神秘可怕的“鬼火”,你根本摸不清他的套路,用什么拳法,自己分分钟被活活弄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哪怕是有一袋装满粮食的粗壮麻袋,也可以遮身和壮胆啊。

偷偷摸摸的搜寻,小心翼翼的扭动脖子,调整身体的姿势,生怕出一点儿多余的动静,招来杀身之祸。每每经过这样的路段,都给自己弄一身白毛汗,到家就得猛灌几瓢凉水,要不就得虚脱。跟大人说了以后,要不就是招来大人的一顿嘲讽和讥笑,要不就是告诉你下次别去了,真要看见了,再给你吓出个好歹。因为村里流传一个说法,说人要是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就会得病,得那种奇奇怪怪治不好的病,吃土和大口灌白酒才能治好。而且,还得晚上由家里大人拿着锣沿街叫魂,总之就是命稍微不硬的一般都救不过来,病态惨烈,死相极其难看。

大人们说的神乎其神,一般孩子受不了。

上炕,钻被窝,钻进妈妈的被窝,一气呵成。

迷迷糊糊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跟着去“跳粮”了,发毒誓的那种。

一想自己还这么小,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这么小就没了。得留着命干别的,比如放学后去偷别人家地里的香瓜,树上的雪梨,掏鸟,去湖里游泳,抓野鸭子,夏天河里摸鱼,冬天雪上滑冰,过年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等等,总之,有好多美好的,有意义的大事儿要做。就是一个念头,以后离“鬼火”远点儿。想着想着,不由地哭了,后悔了,后悔当初没听大人话,非得要看什么“鬼火”。

我哭的很厉害,声音很大,枕头都湿了。

再后来,我哭醒了,醒来后看见妈妈看着我,给我擦眼泪,问我是不是做梦了,是不是做那种怕怕的梦。

后来,我紧紧搂着妈妈又睡着了。

​ 小时候,家乡土地产粮不多,挑好的粮食交给国家后,家里孩子多的粮食肯定就不够吃,开春了以后就在村里到处借粮食。就算有一些余粮,到了孩子开学的时候,就会把余粮卖掉给孩子交学费,不够的话就欠着,要不大人就得找学校,托人找熟悉的老师做担保,好说央求,保证借到钱就还上。上课前,老师会把没交学费的孩子点名说一遍,然后再开始讲课。那个时候经常会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另眼相看,觉得不自在,臊得慌,用现在城市文明的说法就是,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年年如此,季季循环。这就是我小时候关于跳粮的记忆。

​ 那个年代,不止交公粮,当时很多水利工程都是县里领导一声令下,各乡各村的村长队长号召带领农民出力去干的,而且都是免费。

80后的一代人,经历了父辈们的艰辛,赶上了计划生育,经历了改革开放,有赶上了国家房改,遇上了高房价,碰上了结婚难,赶上了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现在又遇到了迎面而来的中年危机。我们感叹老一辈农民真的辛苦,又感叹时代的变迁给我们每个人造成的无奈。感叹青春年华消失在时代洪流,又感叹谁又不是宇宙间的一粒尘埃!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正在挣扎奋斗的80后!谁人不青春,拨云看未来。 ~一只泰迪犬的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秋高气爽交公粮
四兴庄生产队粜粮的故事
农村80年代交公粮老照片
8张80年代农民交公粮老照片,苦涩的回忆中见证30年的经济巨变
往事悠悠
缴公粮的喜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