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长安街浓缩共和国历史?揭开“神州第一街”的秘密

这是一张上世纪50年代北京长安街的老照片,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长安街既神圣又亲切,它不仅是北京乃至中国的象征,还蕴藏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成长记忆,长安街有什么秘密,又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呢?

日前,记者采访了原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赵知敬,说起与长安街的“交情”,赵知敬最先想到的是中学时第一次在长安街参加的义务劳动。没想到的是,这条街与他后来的职业生涯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他曾数次用脚步丈量长安街的每一寸路面,多次参与国庆阅兵典礼调度“百万大军”,对这条街道的发展更是如数家珍。

长安街为什么定120米宽

虽然赵知敬已经年过八旬,但这位曾经为北京城市规划做了很多工作的老人如今依然闲不住,还在进行各种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聊起长安街的前世今生,话题从元朝说起。

“最初长安街应该说是元朝的顺城街,明朝将元朝南城墙南移二里,但是明朝时在天安门前东西两侧建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形成了一个广场,不许百姓通过,东城的人要到西城去,得绕道棋盘街,才能够到西城。清王朝衰败之后,北洋政府时期就把长安左门右门两侧的墙拆掉,那门洞也可以走了,这条街整个就畅通了。”一段话纵横几百年,历史烟云似乎拂面而过,接着话题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也进入了长安街最重要的发展阶段。

“1953年的规划里边就有这条街,当时定的红线宽度是100米,那会儿长安街是从东单到西单,规划上的概念是将长安街延伸到建国门和复兴门,在国庆10周年的时候,长安街正式打通,基本的框架就形成了。”

1958年,“北京市总体规划”长安街宽度定为120米,这个宽度当时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长安街又被称为“神州第一街”,为什么要规定这个宽度呢?赵知敬解释,东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是北京总体规划中的东西轴线,长安街的性质定为城市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举行重大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道路断面功能要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城市市政管线埋设需要,绿化环境需要,尤其是重大节日游行列队的需要,当时也有能落飞机的要求,所以道路红线定的比较宽。

长安街建筑浓缩共和国历史

长安街之所以被称为“神州第一街”,不仅仅是因为宽度,更是因为它的性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都是政治性的建筑;国家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国家大剧院、中国社科院是文化中心;中宣部、中央组织部、公安部、内贸部也都在这条街上;还有重要的市政设施,长途电话局、电力总指挥部也都在长安街上,我觉得它充分体现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这个特点。”

随着国家的发展,长安街风貌不断变化,尽显大国风范。那么,长安街规划是如何做出的呢?

“1963年是关键的一次,当时邀请了全国著名的规划师、建筑师,北京先做了方案,然后请他们来征求意见,进行论证,这一次对长安街的性质,长安街的规模,长安街的高度,长安街建筑形式都做了很多的说明。当时提出了'庄严、美丽、现代化’这一口号,而且提出来,长安街只是在长安街可以这样,别的城市不能效仿。”

赵知敬回忆,后来又作了85版的上报国务院的长安街规划方案,是在1964年长安街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按照长安街的红线宽度为120米,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00米,以旧城中轴线为天安门广场主轴;建筑高度上,东单到西单控制在40米以内,东单以东、西单以西控制在45米以内。方案还提出,除现有的天安门广场,东单和西单分别建设东单体育广场和西单文化广场。

赵知敬曾说,长安街上的建筑是共和国历史的缩影,他表示这正是几十年来长安街建筑变迁的特点,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电报大楼等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貌;六七十年代在这条街上所建的建筑寥寥无几,反映出当时经济上的困难;90年代,新建筑的数量和样式最多;之后随着国家快速发展,长安街的建设更加关注环境绿化、休闲和老龄化设施的建设。

长安街拆了3000多块广告牌

上世纪90年代,长安街的建设迎来了大发展,很多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包括全国妇联办公楼、交通部在内的政治性建筑,北京图书大厦等文化设施,东方广场、中粮广场、恒基中心等商业办公楼,国际金融大厦、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类建筑。赵知敬表示长安街建设过程中也不断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尊重长安街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了合理的解决。

“建设东方广场矛盾很大,开始东方广场是从王府井一直到东单拟建成一幢建筑,这一幢建筑在长安街整体规划中会显得鹤立鸡群。”作为亲历者,赵知敬回忆当年,多位专家将问题反映到中央,东方广场的设计被要求重新论证,最终分成三组建筑,每组又分为3—4幢,高度相应降低,弱化了建筑体量。在赵知敬看来,东方广场控高调整后,整体建筑风格并没有打破长安街的天际轮廓线,这也是长安街在发展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赵知敬在长安街整治现场

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在党中央和北京市政府领导下,在各区和驻街各单位大力支持下,1998年长安街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全面整治,时任整治工作办公室主任的赵知敬等工作人员克服困难,拆除违章建筑,整顿了3000多块广告牌匾,按照规划完善道路系统,改善绿化环境,架空线入地,长安街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今天走在长安街上,蓝天白云,阳光照在长安街两侧60幢雄伟的建筑上,色彩非常精彩漂亮!”用脚步丈量长安街的赵知敬老人,话语中对这条长街充满感情,他郑重地说:“今天长安街建成这么一条宏伟的街,体现了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这里有我们有一代代规划师的努力,有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有建筑师对规划的尊重,有沿街各建设单位的支持,来之不易!随着城市发展,有待今后规划工作不断深入、细化,更加亲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安街的发展变迁
东城的时光,静静地流:寻访老北京系列之二——申哥
北京的牌楼
消失的明北京城(六)
古建筑中的牌楼,中国版的凯旋门*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二十八)东单牌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