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鹏程在乌鲁木齐的日子里
userphoto

2023.01.03 山西

关注

杜鹏程(图片来自网络)

杜鹏程(1921.05.05—1991.10.26), 陕西省韩城市夏阳乡苏村人,原名杜鸿禧,曾用笔名司马君,是在小说创作领域里,长、中、短篇都获得显著成就的当代作家。其代表作有《保卫延安》(长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中篇小说)、《年青的朋友》(短篇小说集)等。其中,名篇《夜走灵官峡》被选入当时的中学语文课本。

杜鹏程出生于农历辛酉年三月二十八日(公元1921年5月5日),自幼家境贫寒,当过店铺学徒,生活颠沛流离。抗日战争开始,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6月赴延安,先后在八路军随营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和延安大学学习。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到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记者,转战大西北,经历了人民解放军西北战场的全过程。1949年7月,杜鹏程被任命为新华社第一野战军分社主编,10月,新疆和平解放后,他又随同一野一兵团司令部全体干部乘飞机由甘肃飞抵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下同)。
1949年11月下旬,杜鹏程被任命为新华社野战二支社社长兼记者,他与爱人张文彬在迪化结婚的次日,便随同一野一兵团二军进驻南疆重镇喀什。在喀什期间,杜鹏程整日忙于采访报导工作,举办新闻训练班,带领记者进行社会调查,还要对原被国民党控制的《喀什新疆日报》进行改造。但是,每逢夜深人静,杜鹏程就习惯性地打开那个从战场上带回来的马褡子,凝神观看,他睹物思人,浮想起战争年代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在内心默默许下诺言——一定要把这一切写成书告诉后人!那时,由于喀什纸张奇缺,妻子就特别留心搜罗,甚至还托人从各处收集来一些旧报刊、旧标语、旧簿册以及老百姓用以糊窗户的麻纸等,当他在这些花花绿绿、大小不一的废纸上写作时,就不得不把字写得小之又小。
  为了完成这部心中的作品,杜鹏程先后四次修改写作提纲,又到随军采访的原独四旅几个团进行深入调查。二军政委、喀什军区政委兼南疆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得知后,给予杜鹏程极大的支持和关怀,当面勉励他说“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把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这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书写出来,让它安慰死者,鼓励活者,教育后者。”
   “白天骑马出去采访,……到晚上,就坐下来写这部作品。九个多月的时间,居然写起了近百万字。全是真人真事,按时间顺序把战争中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初稿抄起来,足有十几斤。”(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这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它记述了人民军队从延安撤退,到进军帕米尔高原为止的西北解放战争的整个过程。

1950年秋,新华社野战二支社被撤销了。杜鹏程夫妇奉命到迪化市参加新华社新疆分社的工作。在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蓝钰当即宣布杜鹏程任职编委,新华社西北分社还授予他特派记者职称。职务和荣誉给了杜鹏程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动力。新疆地域辽阔,当时,交通不便,外出采访往往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杜鹏程就自己掏16元钱买了一头毛驴,用于驮物代步。历时三个月,他就写出了《戈壁滩上的新城市—阿图什》、《喀什的巴扎》等一批优秀通讯稿件。那时全国刚解放,还来不及系统地整理民族文化遗产,但在当时的新疆,能够连续几天几夜将十二木卡姆演奏到底的老艺人已经不多了。杜鹏程编写的《卡思木—十二木卡姆的老艺人的访问记》刊出后,为挽救和挖掘我国维吾尔族这一丰富的大型音乐套曲,抢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这块绚丽多彩的瑰宝,喊出了可贵的第一声,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1950年底,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初稿刚完成,就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当他有幸搭乘当时西北似乎是绝无仅有的一架军用飞机赶到西安,再步行数日回到家中时,母亲已孤独地去世在被积雪围着的房子里。……杜鹏程背着《保卫延安》初稿,在母亲的新坟前默然站立了片刻,又奔向了万里迢迢的祖国边疆。

在乌鲁木齐的日子里,杜鹏程即使外出工作,也要带上他那《保卫延安》手稿,挤出时间修改。到大城市学习,把稿子带到大城市;到草原去采访,把稿子驮在马背上;外出开会,或者看非看不可的电影,把稿子抱在怀里,生怕把它焚毁在无端的火灾里。他夜不成眠,食不甘味,“钢笔把手指磨起硬茧,眼珠上布满血丝,饿了啃一口冷馒头,累了头上敷上块湿毛巾……写到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时,笔跟不上手,手跟不上心,热血冲击胸膛,眼泪滴落在稿纸上……”杜鹏程这样回忆当时艰苦创作的情景(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

为了尽快使《保卫延安》出版发行,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把杜鹏程从新疆的工作岗位借调至北京,从1953年春到1954年春,杜鹏程整一年时间住在北京,集中精力修改《保卫延安》书稿。其间还将书稿送给国防部长彭德怀征求意见。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杜鹏程“把百万字的报告文学,改为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又把六十多万字变成十七万字,又把十七万字变成四十万字,再把四十万字变成三十多万字……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百次。直到一九五三年终,最后完成了这部作品,并在一九五四年夏出版了。”(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那些被涂抹过的稿纸,可以拉一马车,杜鹏程回忆说。1954年6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初版印数达到近百万册,这部作品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出现了争购争读的可喜景象。杜鹏程将此书稿费的百分之九十缴了党费和捐献给了公家。

这部书出版后,杜鹏程调任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当选中国作协理事。

从1950年秋到1954年春,杜鹏程在乌鲁木齐市工作、生活了两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完成了对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文稿的修改,实现了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的辉煌涅磐。恰好1954年2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迪化市也恢复使用“乌鲁木齐”名称。

《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保卫延安》的出版,是建国初期文艺界的重要收获。杜鹏程也因之名声鹊起,享誉中外,他与他的《保卫延安》将永垂青史。

杜鹏程(图片来自网络)

杜鹏程著作《保卫延安》

参考资料:

1、《保卫延安》,杜鹏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北京第2版;

2、《渭南历史名人》,刘亦农、李高田主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12月初版;

3、《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北京第1版;

4、熊坤静《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诞生前后》,《百年潮》2007年第8期;

5、白麟《名著背后的燃情岁月》,《中国民族报》,2003年10月3日,第6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革前的长篇小说名作采撷林海雪原(曲波著)保卫延安(杜鹏程著)太
文革前长篇小说名作摘录林海雪原(曲波著)保卫延安(杜鹏程著)太阳
《杜鹏程传奇》连载之二十七:《保卫延安》书籍被就地销毁
藏书:杜鹏程《保卫延安》当代长篇小说
杜鹏程与《保卫延安》的命运悲欢
对话丨长篇小说《选择》作者洪峰: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不断的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