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58岁任陕西省委书记,被路遥写进小说,去世后22字挽联让人动容
userphoto

2023.05.01 山西

关注

前言

图|白纪年

一次,《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跟老友曹谷溪聊起了一件往事:

大概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路遥在省作家协会创作小说,正是三更半夜灵感爆棚的时候,办公室突然停电了。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灵感的捕捉是最难能可贵的,路遥急的抓耳挠腮,也许是因为焦躁难耐的情绪难以控制,路遥拎起电话打给了省委办公厅。

本来这应该算是一次情绪的发泄,不料就在路遥撂下电话几分钟后,台灯突然又亮起来。

路遥也是后来才知道,当天他把电话打给省委办公厅后,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听说此事,立马打给了相关部门:

“医院是救人性命,不能停电,作家是拯救灵魂的工程师,也不能停电!”

一件看似不大的小事,却反映出身为省委书记的白纪年对普通百姓的关怀,也让路遥十分感动。

1987年,路遥在《延安文学》第一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新上任的省委书记》,他把白纪年直接写进了文章里。

图《平凡的世界》剧照——乔伯年

1988年,路遥动笔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在小说中,路遥也特意安排了一个新上任的省委书记形象——乔伯年。

小说里面描写的,乔伯年就任省委书记后,并没有只是待在办公室,而是四处搞调查研究,拿到当下农村第一手的资料,并大胆的提拔了年轻有为的干部田福军。田福军后来也确实没有辜负乔伯年的期许,将改革得甘露洒遍了黄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滋润了广大农民的心。

人们公认,小说中乔伯年的原型,其实就是原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

1984年5月,原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谁来接替马文瑞出任陕西省委书记,成为众人议论的一个话题。

在当时,围绕省委书记的人选,各方争论有不少,所以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中央也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以后,决定陕西省委以民主推选的办法产生省委主要负责人。

陕西省委对这次民主推选的工作十分重视,省委常委会议也多次开会讨论,商讨开会的形式以及推选办法。

1984年8月6日至14日,陕西省委召集有关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顾委常委、省纪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党员副主任,省政府党员副省长、顾问,省政协党员副主席,各地(市)、县委书记.省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党委书记共 300 余人参加的全省党员干部会议,在传达中央指示的同时,开展民主推选的投票。

图|1976年至1981年任陕西省农办主任时在做调研

据参加过投票的原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徐山林回忆:

“会上不划任何框框,实行无记名投票。会议开了十几天,白纪年同志得票130多张,一直是最多的一位。”

1984年8月19日凌晨,陕西省委将投票推选的结果上报中央。

在后来的十几天里,中央也就此事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最终于8月30日回复陕西省委,同意由白纪年出任陕西省委书记,并在不久后发出通知,决定中共陕西省委不再设第一书记,省委的领导班子由书记、副书记、常委组成,白纪年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1984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刊载文章盛赞:

“陕西省委采取民主推选的办法荐举省委书记,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值得重视和推广。”

应该说,陕西省委这次民主推选,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开了先河的,事后白纪年主持省委会议,也认为这种模式对于干部制度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应该进行推广,随后陕西省委各个市、县、区也都采取了这种方式,并收获了广泛赞誉。

也因为有各方媒体的消息,使得白纪年的一下子名声鹊起,甚至还火到了国外,成为驰名中外的人物。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白纪年出任陕西省委书记时,已经是一个抗癌20多年的病人。

白纪年是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1926年2月出生于陕西绥德县白家沟。

因为白纪年的祖父本就是以经商为业,所以家里从小就殷实,但祖父50多岁离世,一个以他维系的大家族也分崩离析,然而也正是得益于殷实的家庭,白纪年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也就是在校期间,白纪年萌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

1936年西安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并进入绥德地区,白纪年那时虽然年幼,却渴望着参军报国,为此还羡慕过到延安的大学生。随着内心的想法越来越坚定,到了1939年春,年仅13岁的白纪年也打点好了行装,踏上了去延安的路。

白纪年一边求学,一边参加劳动,思想也日渐成熟。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白纪年仍然对延安时期的生活记忆深刻。

图|白纪年13岁参加革命时留影

1948年春,解放军收复延安后,白纪年出任青年团三边分区筹委会主任。

其实白纪年后来的工作经历不难看出,他一生其实都没有离开过陕西,从小出生在这里,哪怕是后来参加工作,他对自己的故土家园始终充满深厚的情感。

从1953年开始,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陕西当时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地区,作为陕西省青年干部,白纪年也效仿北京成立青年突击队的方式,成立了陕西突击队,积极投入到生产建设中。

1953年7月,白纪年出任青年团陕西省委第一副书记,并历任青年团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兼陕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尽管白纪年升了官,却依然没有什么架子,有一次,白纪年主持召开青年干部会议,会上他严肃的表示:

“到这个厂子,人一见叫白书记,到那个厂子,也是叫白书记。为什么就不能叫白纪年同志哩!叫个老白也可以嘛!什么书记书记的……把我叫个书记,青年还敢和你接近吗?做青年团的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带出好作风。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和青年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以至于后来大家都形成习惯,年轻的时候大家就叫白纪年“老白”,到了晚年八九十岁了,还是叫“老白”。

不过,看着白纪年健硕的身躯,其实很多人都想不到,他在34岁时,就已经被确诊为癌症。

1961年,白纪年就被确诊患了肠癌,并于同年动了手术。

要知道这一年,白纪年还担任着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可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搁下工作。

虽然动了手术,可白纪年的身体情况依然不是很好,就连医生也断言,他最多只有两三年的寿命。

然而第一个三年过去了,白纪年到医院复查身体,就连医生也感到惊讶,因为与他同病区的几个病友早已经先后离世,而白纪年依然活蹦乱跳的,到1972年,白纪年再到医院复查,就连医生也不得不赞叹一句:

“你的康复是个医学奇迹。”

图|1979年3月白纪年陪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任重(前排右三)在延安考察调研

其实对于一个病人来说,患病本来就意味着身体上的痛苦,从首次在医院动肠癌手术开始,白纪年一生动过6次大手术,粘其中包括连剥离、乙状结肠息肉癌变、胆囊结石等等,但每一次白纪年都顽强的挺了过来。

据原陕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周伯光回忆:

“他(白纪年)曾用动过三次手术、留下'川’字形的大肚皮在院里吓得小孩满院跑。”

对于自己病情,白纪年看得始终很淡,晚年接受采访时,还乐呵呵的跟记者说:

“我个人对这些东西不害怕,也不敢说'生死置之度外’,总之是不害怕。”

就是拖着这么一副病弱的身躯,白纪年始终坚持在一线岗位。

在那个特殊时期,白纪年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响。

一直到1976年1月,白纪年才复出担任了陕西省革委会农林局领导小组组长,并历任陕西省农林局局长、党组书记、陕西省政府农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

主持农业工作多年,白纪年自然明白,农民对于土地的那份深厚感情。

图|白纪年(右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陕西农村也拉开了浩浩荡荡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尽管中央当时尚无明确的规定与要求,但白纪年在那时已经意识到,当时农民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然而一些干部仍然因循守旧,白纪年就曾对此发过火。

为了彻底摸清楚农村的情况,白纪年指派省农工部、省农委深入洛南农村调研,并嘱咐他们:

“调研时不要只找干部,应该多找农民群众交谈,看他们的反映如何。”

白纪年不仅仅光是指派干部下乡调研,还亲自深入农村视察调研,要知道当年他的身体状况非常差,特别是1976年、1977年连续两年动手术,但他仍然坚持自己带队伍下农村调研视察,并走访每个农户家庭,亲耳听他们呼声。

在到陕西农村调研期间,白纪年就已经发现,有些地方已经自发的搞起了包产到户和包产到户责任制,而且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意识到这是改善农业生产效率长期低下的好办法。白纪年大胆鼓励基层干部,要积极响应群众要求,因地制宜搞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1979年,为了摸清全省农业自然资源情况,陕西成立了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省委书记李尔重任主任,白纪年任副主任,具体抓农业区划工作。

白纪年接手这一任务后,立即组织了全省各市县区3万多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进行调研,基本上摸清了陕西全省农业资源分布的状况,并形成了达9000余万字的考察报告、图表等资料。

白纪年做出的卓越贡献,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1984年5月,白纪年接替马文瑞出任陕西省委书记。

据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写的《白纪年》一书中提到:

“白纪年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中第一位直接由县以上干部民主推选产生的省委书记。”

尽管白纪年年纪轻轻就担任干部,但为人没有架子,和蔼可亲,人称“平民书记”。

何金铭1950年就认识了白纪年,后来又一起共事,他比白纪年要小五岁,后来他总结白纪年为人处世特点时曾说了三个“没有”:

“没有架子、没有城府、没有害人之心。”

日常工作时,白纪年与同事、下属,始终是“打打骂骂说说笑笑”,哪怕是后来当了副省长、省委书记,白纪年也依然如此,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他的“座上客”。

陕西的刘应求老人本来是个农民,只有初中文化,但是爱鼓捣农业机械,甚至有有几项还通过了省级科研鉴定,然而刘应求也是一个典型的“三无人员”,在农机所干了很多年依然还是临时工。

也是白纪年给出面,刘应求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1984年12月,刘应求在陕西省首届职工读书自学成才表彰大会上得了个二等奖,省工会主席现场宣布了省委书记白纪年的批示:

“这个同志自学成才,难能可贵。但据工会反映,副业工转正问题,因县上没有指标,解决不了。请办公厅同工会与劳动人事厅、农牧厅研究,可否作为一个特殊情况予以帮助解决……”

三天功夫不到,刘应求就被调进了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因为本身常年同群众打交道,白纪年总是能够想群众之所想。

白纪年的秘书,原陕西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宋昌斌记得一件往事。

图|2005年,离休后的白纪年

一个上访的老同志,因为难得见到省委书记这样的大官,一见白纪年的面,就有些紧张,说话也磕磕巴巴,颤颤巍巍:

“我…我的那…那个…”

白纪年手中接过材料后,仔细的翻看了一遍,然后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

“我知道了,我我这就给你解决。”

然而事后有人提醒,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能不能这样浓,有人担心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很多人都会上门要求办理。

白纪年最不爱听这种话,他见有人劝他,马上生气的说:

“还有谁是这样?你给我开个单子来,只要一样,都解决!”

熟悉白纪年的人都知道他的个性,不唯上只唯实,白纪年对自己的个性也心知肚明,晚年时他对记者说:

“我这一生虽然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尤其是口无遮拦,说话过于随便,可能伤害过一些同志。但我胸无城府,心底坦荡,从来没有有意整人的思想和行为。对党是忠诚的,对人民的事业是尽职尽责的。”

图|2011年白纪年先生在西安体验地铁二号线试运行

不过因为身体原因,白纪年担任省委书记时间并不长。1987年8月,白纪年被免去陕西省委书记职务,但在次年,他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可白纪年在陕西工作的时间很长,从1939年13岁参加革命开始,一直到1987年卸任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把自己的多半辈子,都献给了他挚爱的陕西人民。

白纪年晚年就定居在陕西,家里面积不大,客厅很小,不少地方就连墙皮也脱落了,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两个字“松涛”,白纪年后来告诉记者:这是有一年(1985年)舒同从北京来陕西给他写的。

2004年,白纪年又患了胃癌,做了大面积的胃切除手术,对于一个老人而言,这实在是有些伤筋动骨,可老人总是乐呵呵的笑对病情,陕西省抗癌协会还专门给老人颁了一块牌子“抗癌贡献奖”。

值得一提的是,白纪年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成绩,但从来不过分拔高自己。

2008年,由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写的《白纪年》一书定稿以后,被送到了印刷厂印刷,可是白纪年听说此事后,又硬生生的把稿件要回来,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修改。

原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高英杰老人后来问编辑:

“到底改了些什么?”

编辑回答:

“没什么,就是改了一些过高的提法降下来。”

原来,白纪年把书稿要回来以后,将一些过分夸赞的话删去,比如“起了主要作用”改为“起了一定作用”。

尽管如此,但在人民的心中始终记得白纪年。

也正如臧克家所写的诗《有的人》所说: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2015年1月15日,与癌症斗争了一辈子的白纪年病逝,享年89岁。

社会各界闻讯,无不悲痛万分。

1月19日,白纪年追悼会在西安殡仪馆举行,但就在登记台前,亲属贴的一张告示吸引了所有人注意:

“听从白纪年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不收任何礼金,望各位来者谅解。”

图|白纪年

就在当天,不仅有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出席,甚至在当天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大家都是自发的前往吊唁,可因为白纪年追悼会布置的很简陋,无法容纳太多人,以至于在门前一度排起了长队。

“胸怀家国顶天立地绥德汉,光明磊落两袖清风人民官”

一幅22字的挽联,就是白纪年一生真实的写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曾任陕西省委书记,路遥笔下原型人物,外号“老白”,享年89岁
2015年陕西原书记白纪年去世,儿子叩首:爸爸让我们送您最后一程
陕西省委第2届常委变动录(1956.7.7—1960.11.15)yb
吕剑人
他是陕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曾协助邓公在中央工作,62岁被关押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