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门陈氏

湖北省武穴市陈殿荣宗贤的《江州义门宗谱存疑问题考》,列举了许多“谱与谱、 谱与志、谱与史均存在相矛盾的问题”,诸多史家,学者和宗亲也有相同的看法。其中一些问题,清代续修的宗谱已经提出,如金山庄、果石庄、关山德星堂、江西三眼桥等宗谱均言“谱与谱有不符,史与史亦有不符”、“旧谱之言不尽可据”、“言谱者不可不考也”。笔者在陈月海、陈殿荣、陈惟林等宗长,研究考证义门世次的基础上,就世次歧异的成因,谈些肤浅的看法。

古谱失传

  “由于年代湮远,早期的谱牒因兵燹、天灾、人祸而致失传”(1)。历史上江州义门频受兵燹之祸,其中最为惨重的有三次:一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流寇李成率众劫掠,“纵火焚历朝敕赐,义迹俱尽,仅余旌门三间,祠堂五龛,牌坊一座”(2)。二是南宋时期,“金兵犯境,金兵元帅金兀术派兵,对抗金名将陈士尹故里即德安义门进行残酷的烧杀抢掠,将义门唐宋时期的建筑夷为平地”,“分居在九江境内的部分陈氏后裔被迫逃往异地他乡”(3)。三是元朝末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兵败后,朱元璋为报复,派兵进驻陈友谅祖居地‘义门陈’,进行洗劫,并将‘义门世家’陈姓定为‘疍民’、‘丐户’、‘不与齐民齿’,致使一些陈氏后裔纷纷逃亡海外”(4)。那些分散在江西各地的义门后裔,也被迫举家外逃,纷纷流落他乡。在这种族败家破、流离失所的危难中,唐、宋时期的义门古谱毁失殆尽,幸存于世者廖廖无几,且支离破碎,最终“化为乌有”。元末至明初,各地虽有续修宗谱,皆因年代久远,资料残缺,多有错处。现存谱牒中,属于清朝中、后期的版本亦为数甚少。

讹误失真

  义门宗谱的重修或续修难度甚大。一是远在南朝陈被隋灭后,皇子皇孙被掳入长安,许多王室成员隐世避乱,其后没有什么名人显事的史志记载。“《义门记》虽然点出了旺、机、感、蓝、青诸人名字,然而毫无事迹可写。在一般情况下,世次混乱是与无名人显事联系着”(5)。二是义门后裔散居海内外,天各一方,相距甚远,交流困难。仅从邻近几庄搜集的文物资料,也是残篇陋简、断碑颓碣,运用“失者补之,乱得(则)序之”的方法,补辑而成续谱,其中谬误势所难免。如旺公迁德安建庄的时间,有云:“唐玄宗开元十九年”,有云“唐德宗贞元元年辛末四月”,有云:“唐元和十四年乙亥。”这就是“失者补之”造成的结果。三是许多谱志又因抄写、印刷之误,多有错字别词,漏句缺节。有一民国初期印制的宗谱,将“志高字舜举”错为“志高生舜举,舜举生达礼。”而达礼则是叔明四世孙蕴珪的字号。有谱云陈兼“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笔者怀疑将旧谱“唐高宗上元二年生,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进士”之句,续谱转载时错漏而成。四是“某些续谱者缺乏考究,任意增、删、改,使之痈肿而脱节,以致讹传”(6)。诸谱均云:“蕴珪生兼”,尚有一谱云:“蕴珪生良,良生爵、爵生兼”平空增加两代人。近两年出版的宗谱,转载《宋史·陈兢传》时,把“伯宣子崇”改写成“伯宣九世孙崇”。由此联想到《义门记》有关世系的内容,不得不令人生疑。此文作者胡旦是“大宋内阁兵部尚书制诏总裁”,有名的饱学之士。他对明显的世次问题能“俱知其状,因为之记”(7)吗?看来此文大有后人妄改之嫌。正如《大冶旧谱》载:益国公周必大言《义门碑》“疑后来碑误”,《宿松谱·唐宋孝文节选》言:“抑碑经火后,本版错误”。

错位失实

  各地宗谱所载义门世次岐异甚大,与义门显祖要事的年代极不相符。现经深究细考,原是“整体错位”,即将叔明五世孙陈旺及其后人,整体移于第十世伯宣之下,而成“其孙旺”。为何出现“整体错位”的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义门陈家既是一个庞大的生产单位,又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基层组织,具有封建政权的性质”(8),“家庭财产公有,普遍劳作”(9),“过着原始共产生活”(10)。这种家族撰修的世谱,不必花重金付梓刊印,人工誊写孤本即可。同时抄写房谱若干,分别记载各房“一脉相承”的嫡系状况,没有涉及他房世系。撰修此类谱牒,完全按照“重长略幼、重显略平”和“书官不书民”的封建宗族观念,主要录载长房和显赫名人的事迹。陈兼一支既属长房,又有较多的官宦之人,加之从陈崇起,连续几任家长都是该支后人,故在世谱中突出宣扬。而陈旺一支系乃次房,人皆平民,仅载名讳而已。直至入宋后,陈旺一支的陈旭、陈蕴、陈泰继任家长并授官,故在天圣元年(1023),宋仁宗追赠旺、机、感、兰、青五世祖为国公之爵,并敕建五祖祠专祀,才显耀于世,后将《宋赠义门陈氏五世公爵敕》录入世谱。这样的世谱,无疑存在很多先天性缺陷,很难经受住历史的风化雨蚀。南宋时期,故居遭焚,义迹俱尽,留守后裔逃散一空,世谱早已化为灰烬,房谱残存无几。后来重修宗谱,只能依据一些残缺不全、零星散乱的资料,补辑而成,也是“旧谱散出、殊多错简,今参互考辑,信固存矣,疑以仍旧,重其传也”(11)。   第二,官府干预,奉文改谱。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官府表扬义门遗址。因德安“不当驿路,又无子孙生员在学,祠之则典守无人,遗之则湮没可概”(12),只在德安义门遗址“立碑表识”,而在德化(今江西九江县)义门铺“围墙树坊”。次年,德化县五十一庄联宗建祠修谱,“奉宪饬改”(13),按照“斯谱重表扬也,故公(伯宣)移先之”(14)的意图,大肆“删改家谱”(15)。将伯宣移到旺公之前,“则以初祖称”(16)。名谓“移先之”,实则把陈旺及其后人整体移位于伯宣之下,本是伯宣的六世从祖,反而变成了“其孙旺”,“伯宣子崇(17)”变成了“九世孙崇”,义门“两支七房”,亦随之变成“一支五房”,致使义门世系与世次混乱至极。由于德化各庄抵制,这项“删改家谱”拖延了230多年,直到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官府插手派员审谱,各庄“奉文改谱” (18),“凡旧谱之未符者,应汰必汰;新文之协允者,应增必增” (19)直到官员满意为止。此后,各地以德化联宗谱为蓝本,相互传抄,越传越远,妄断滥增愈来愈多,终致谱、志、史之间矛盾叠出。   义门世次歧异的成因有多种,择其要者为上述三种。探析世次歧异成因,有助于对世次的考究。只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整个世系结构和重要历史人物,全面地、系统地、辨证地进行综合分析,由表及里,去伪成真,就可以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笔者坚信,通过陈氏宗亲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编写好一部义门陈氏史;义门丰富的文化瑰宝和优良传统一定会发扬光大。   注:

  (1)、(6)陈月海致湖北石首陈立函;(2)临江粑铺回归庄谱载德安县正吕广《跋》;(3)、(4)《德安之窗·义门史介》;(5)、(8)许怀林《江州义门与陈氏家法》;(7)宋·胡旦《义门记》;(9)陈月海《江州义门陈文史概述》;(10) 陈雁南《东佳书院的沿革》;(11).(14).(16)《九江谱·明嘉靖甲寅年重修宗谱序》;(12)《九江府复勘申文》;(13)、(15)《九江谱·火巷庄迁禄原坂派戊申序》;(17)《宋史·陈兢传》;(18)《九江谱·宋咸平壬寅岁原序按语》;(19)《九江谱》载陈绍型、陈绍廷九人同撰《戊申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时间推考义门世次
义门陈氏溯源考之+义门陈始祖陈旺身世是打开“所谓”义门陈氏宗谱世系溯源不清的金钥匙
原来家谱、族谱、宗谱有这样的区别!可别搞错了
南宋宰相陈康伯公后裔江苏滨响分支陈氏族谱
宗谱与家族历史
义门陈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与家谱中的世系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