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胃承气汤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第三章泻下原理·第三节泻下要方·调胃承气汤
赵洪钧医学传心堂
三、调胃承气汤[1]
此方也出自《伤寒论》,由甘草、大黄、芒硝三味药组成,涉及经文8条。它和大小承气汤同属姊妹方。三方中,此方泻下、清热之力最小,不宜于有燥屎坚硬、邪热甚盛者。[苏:调胃承气汤中无厚朴枳实,当无腹满,且此方的服法是“少少温服之”(《伤寒论》第29条所附调胃承气汤),确实应该热、结不重,而在《伤寒论》第70条下的调胃承气汤其服法却是顿服,那就泻下很厉害了,感觉不是很合理,和胃气、调胃的调胃承气汤当“少与”(亦第29条语)、“少少温服之”为宜。]
今《方剂学》教材说,此方主治:阳明病恶热、口渴便秘、腹满拒按、舌苔正黄、脉滑数者;对肠胃积热引起的发斑、口齿疼痛及溃疡等症,亦可治疗。
[1]调胃承气汤: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
水三升煮取一升,内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伤寒论》)
【按:1两≈13.8g;芒硝半升≈62g】
以下列举此方验案。
案1:发热头痛便秘(胡希恕医案)
刘某,女性,27岁。1965年6月4日初诊。
发热头痛一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呕,口干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三日未行,苔白厚,脉弦稍数。体温38。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与调胃承气汤。
大黄10g,炙甘草6g,芒硝12g(分冲)。
结果:上药服一煎,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证基本消失。(《经方传真》)
洪钧按:此方辨证的主要依据是“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三日未行”。恶热而不恶寒,是热证的依据,大便三日未行,是病在阳明。头胀痛难忍,是热气上冲。故调胃承气汤一服而愈。
案2:伤寒谵语妄见(张子和医案)
张子和曰:予之常溪雪中冒寒入浴,重感风寒,遂病不起。但使煎通圣散单服之,一二日不食,惟渴饮水,亦不多饮。时时使人捶其股,按其腹,凡三四日不食,日饮水一二十度。至六日,有谵语妄见,以调胃承气汤下之,汗出而愈。
常谓人曰:伤寒勿妄用药,惟饮水最妙,但不可使之伤,常令揉散,乃大佳耳。至六七日,见有下证,方可下之,岂有变异哉。奈何医者禁人饮水,至有渴死者。病人若不渴,强与水饮亦不肯饮也。
予初病时,鼻塞声重,头痛,小便如灰淋汁。及服调胃承气一两半,觉欲呕状,探而出之,汗出然。须臾下五六行,大汗,一日乃瘳。当日饮水下,则痰(洪钧按:此处不是咳嗽之痰,乃胃中呕出之粘液),出约一二碗。痰即是病也,痰出则病去矣。予时年六十一岁。(《续名医类案·伤寒》)
洪钧按:张子和喜用汗吐下三法,文中均有。此案是张氏自治感冒,很可靠。初服防风通圣散(洪钧按:刘河间方,盖张氏尊信河间),是表里双解法,不很得当。五六日不食,也不可为训。至于不断饮水,则可取。最后用调胃承气汤,是其本色。但确有可下之证。至于探吐,也是张氏常用法。盖他认为痰即是病也。
案3:伤寒误补坏证(张令韶医案)
一妇人素有虚弱之证,后患伤寒。一医以为阴虚发热,用滋阴之药,命食鸡子、火肉,而病更甚。所用皆玉竹、骨皮、丹皮、归、芍之类,十余日,死证悉具。延张至,其人已死。张请视之,气虽绝而脉尚在且带滑(洪钧按:古人以为脉滑为有食积)。曰:此证不死,乃误服补药,使邪不解,胃络不通,胃家实也。幸正气未败,可治。少顷果苏。用调胃承气汤,一服而结粪解,诸证愈。(《续名医类案》)
洪钧按:见此案必有人问:尊见以为,虚人外感,初起即可补。何以此案用补药几死?答曰:洪钧所谓宜补,系指使用温补法,非此案前医所用滋阴之剂。此案初起亦无用滋阴之理。盖凡伤寒初起,无不是阳气受损,无滋阴之理也。即便如此,亦未大伤正气。故正气尚在。此所以用调胃承气汤一剂愈。
案4:慢性痢疾(刘渡舟医案)
安某,男,38岁。
患慢性痢疾一年多,大便每日三四次,兼夹粘液,有下坠感,伴腹胀肠鸣,舌质红苔黄,脉弦。先按厥阴下利治疗。用白头翁汤[1]加白芍、麦冬,二剂后大便粘液明显减少,但仍腹胀肠鸣而下坠。此属热结阳明,胃肠气机不利,通因通用,宜从调胃承气汤法。
大黄9g,风化硝9g,炙甘草9g,白芍15g,川楝9g,青皮9g。
服药一剂后,大便泻出黑色粪垢甚多,顿觉腹中宽适。宗前法,用调胃承气汤原方又一剂,诸证皆消。(《经方临证指南》)
洪钧按:本章开头说过,慢性痢疾用下法是错误的,何以此案用调胃承气汤捷效?曰:案中言明“此属热结阳明,胃肠气机不利”,据此自然宜用承气。不过,倘洪钧治此证,不会用承气,也不会用白头翁汤,而会用补中益气法加减。经验所及,无不效者。尽管如此,读者也可以试用调胃承气汤,治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如果效佳,则多一途径。又,洪钧读研究生时,曾从刘渡舟先生学伤寒。此老的学识,非常人可比。
以上列举调胃承气汤验案4案,供读者参考。洪钧按语不妥之处,尚祈指出。
(本章完)
[1]白头翁汤: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验案:大柴胡汤
经方方证要点—调胃承气汤 [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大陷胸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三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原文,临床运用医案
群聊伤寒:一症一方一主药(13) | 不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