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针药并用治面瘫医案 临床验案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发现,早期采取规范化综合治疗,效果远较单一疗法为好,后遗症的发生率也低得多。

患者彭某,男,32岁。4天前因吹冷风后突然出现左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裂增大,流泪,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吹口哨障碍,人中沟歪向右侧。无头晕、头痛及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口干、口苦。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浮。针刺治疗: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取穴:患侧攒竹、阳白、迎香、地仓、牵正、水沟、合谷(对侧)。浅刺轻刺,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不加电针。处方:防风10克,白僵蚕10克,全蝎6克,蜈蚣2条,丹参2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7剂,水煎服。外用中药加味附乌散:制附片90克,制川乌60克,制乳没各30克,制马钱子10克,研细末分10份,粉剂外敷,每晚1次,睡前开水调糊状外敷于患侧,上至额部,下至地仓穴,宽约3厘米,晨起后洗净即可。患者前后共治疗10次,症状基本消除。

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口眼歪斜”。中医辨证主要分为风寒、风热、气虚血瘀三型,临床多以牵正散为基础方,结合不同兼证加减治疗。风热者去白附子加银花、连翘、板蓝根、蝉蜕、丹参;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川芎、当归;气虚血瘀者加黄芪、当归、川芎、红花;湿热甚者加黄芩、蒲公英;肝阳上亢者加生牡蛎、珍珠母、钩藤。除热证外皆可加用中药加味附乌散外用,但过敏者禁用。

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医家认为不宜针刺,而有些医家主张早期针刺治疗。笔者认为在周围性面瘫的全过程中皆可行针刺治疗,但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针刺的深浅及手法的轻重应有所不同。急性期针刺宜少,浅刺为主,不宜重手法,不用电针。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深刺、透刺为主,同时加用电针,以断续波治疗20分钟左右,以肌肉抽动为度。主穴:地仓、颊车、阳白、合谷(对侧)、牵正、四白。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头维;闭目困难、流泪加后溪;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夹承浆;耳后疼痛加翳风;正气虚或久治不愈者加足三里(双侧);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阴(双侧);虚证及寒证皆可加灸法。每日1次,具体补泻手法因人而异。

作者:魏东生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5-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针治疗面瘫
面瘫的中医秘方治疗
中医治疗便秘之针刺疗法
老中医留下的专病专方神奇秘方,记得收藏!!
中医针刺神奇的“三针”!
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