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黄黄连泻心汤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

大黄二两(6克),黄连一两(3克)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治则方解]

病机:无形邪热壅于心下。

治则:和胃,泄热,消痞。

方义:方中大黄苦寒为主药,泄热和胃而通畅气机。黄连苦寒,清泄胃中邪热而复中焦升降之职,方名“泻心汤”者,因心属火故也。

本方用法不取煎煮而用麻沸汤浸泡,少顷,绞汁即饮,以取其气,薄其味,旨在清泄中焦无形之热,而不在泻有形之物。

[辨证提要]

本方为治疗热邪壅聚心下所致痞证的要方。病者多以心下痞塞不适为主诉,多伴有舌红,苔黄,亦有舌红(绛)而苔薄白者。适用于郁热所致之胃脘痞塞,癫痫,吐血,衄血,咳嗽,经血上冲等症。

[仲景方论]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家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人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2.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粹》: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却。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泄气分之热,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故以大黄名其汤。以麻沸汤渍其须曳,去滓,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3.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心下痞,按之濡而不硬,是内陷之邪与无形之气搏聚而不散也。脉浮在关上,其势甚高,是君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阴也。此感上焦君火之化而为热痞也,方用大黄、黄连大苦大寒以降之,火降而水自升,亦所以转否为泰法也。最妙在不用煮而用渍,仅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使气味俱薄,能降而即能升,所谓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也。

4.钱潢《伤寒溯源集》:谓之泻心者,非用黄连以泻心脏之火也,盖以之治心下痞而名之也…因伤寒郁热之邪,误下人里而痞塞于心下,虽按之濡而属无形之气痞,然终是热邪,故用大黄之苦寒泄之,以攻胃分之热邪,黄连之苦寒开之,以除中焦之郁热,而成倾痞之功,在五等泻心汤中,独为攻热之剂也。

5.徐大椿《伤寒论类方》:此又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

6.熊曼琪《伤寒学》: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原文记载只有大黄、黄连二味,但按林亿等方后注及考《千金翼方》等记载,当以有黄芩为是。大黄泻热和胃;黄连泻心胃之火;黄芩泻中焦实火,三者合用,邪热得除,气机流畅,则痞闷自消。本方有二个特点应予关注:①三味苦寒药同用,集中兵力,攻其一点,这是仲景较多应用的一种配伍方法,同时也提示本证是一个完全的热证。②用量较轻,大黄二两,仅为承气之半,黄连、黄芩各一两,用量亦轻,提示证情并不严重。

7.梅国强《伤寒论讲义》:本方煎服法尤有妙义,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气味俱厚,若煎服必下攻肠道而具泻下作用。今不取煎煮,而以麻沸汤浸泡少顷,绞汁饮服,意在取其气之轻扬,不欲其味之重浊,使之利于清上部无形之邪热,而不在泻下有形之邪结。

[名医验案1

1.吴鞠通医案

史姓,五十岁,酒客大吐,狂,血成盆,六脉洪数,面赤,三阳实火为病,与大黄18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泻心汤一帖而止,二帖脉平,后七日又发,脉如故,又一帖。

2.刘渡舟医案

孙某某,男,60岁。病鼻衄而心烦,心下痞满,小便色黄,大便不爽,舌苔黄,脉寸关皆数。辨为心胃之火,上犯阳络,胃气有余,搏而成痞。用大黄9.克,黄连6克,黄芩6克,以麻沸汤浸药,只饮一碗,其病应手而愈。

3.刘渡舟医案

张某,男,38岁。两月前,因家事纠纷,而致精神失常,本市某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服氯丙嗪、氯丙硫蒽等药无效,遂邀刘渡舟教授诊治。就诊时,患者言语无羁,怒目视人,口味臭秽。又询,知其大便数日不行,舌红苔焦黄而干,脉滑疾。诊为气郁化火,心火内盛之证。处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9克,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服3剂。

二诊,服上药3剂,大便已通,且能入睡,烦躁诸症亦好转。又嘱其继服3剂,而告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袁家玑医案

云某,男,25岁。患者素嗜酒辛,饮之无度,9天前致狂暴吐血,下血如注,曾一度休克。胃镜检查:贲门口6点至9点处有两条纵行裂伤,局部血管显露,活动期出血,未见溃疡及新生物。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经抢救休克、禁食、止血等治疗9天,总输血量达5000多毫升,血红蛋白降至40g/L。出血势有增无减,中挟紫块,便血如水,病情急危,须做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而求治于中医。诊见: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眼周发黑,口泛血腥气,恶心欲吐,汗出心烦,口干喜冷饮,不能人睡,尿少色如浓茶,脉滑数,浮大有力,动数不宁,舌尖红少津,苔薄黄而干。急投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四生丸加减:大黄、黄连、黄芩各12克,沸水浸泡15分钟后,纱布过滤取汁;生地12克,丹皮15克,生荷叶10克,侧柏炭15克,煎汤过滤取汁,二药相合,待冷,少少频服,一夜将500ml药液服完。

二诊:吐血已止,尚觉恶心,精神好转,侧卧时感觉心下微似牵引疼痛,昨夜便黑色血水3次,纯血不挟粪便,每次约100ml,脉浮大转小,60次/分。胃火得降,病有转机,上方再进1剂。禁食、静卧,继续输血输液。

三诊:吐血便血俱止,胃中略有不适,口干思冷饮,心烦眠差,小便黄少,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滑不数。火气已衰,胃津被耗,治宜甘寒滋润,清胃化瘀,养胃生津,宁络而防血复出。取泻心汤合甘露饮加减:大黄10克,黄连10克,山栀炭10克,枳壳9克,天麦冬、生地、生白芍各20克,石斛10克,天花粉30克,3剂,三七粉10克吞服,每日3次。

M-

四诊:精神好转,吐血便血均未再作,口渴稍减,头昏睡眠欠佳,舌质尚红,苔白,脉细滑不数,输血今晨已停。血红蛋白60g/L。转用养血清热,益胃生津之法。上方去大黄,加枣仁20克,6剂。可进流汁饮食。后以养血益胃,慎食,调治月余,血红蛋白升至90g/L。随访至今两年余,饮食如故,未再复发。

[长沙方歌]

痞证分歧辨向趋,关浮心痞按之濡,

大黄二两黄连一,麻沸汤调病缓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经方甘草泻心汤
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3(半夏泻心汤与资生健脾丸案)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384期】
伤寒论临证指要(17)
刘志龙 大黄黄连泻心汤
陈亦人:关于痞证(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