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头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风寒湿痹证以肌肉关节疼痛,遇寒加重,手足不温,口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为主。

【方药解读】

乌头汤是辨治风寒湿痹证的重要代表方,由麻黄三两(9g),芍药三两(9g),黄芪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川乌咬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五枚(10~15g)所组成,以逐寒益气补血为主。

运用乌头汤,若是辨治风寒湿痹证,最好用乌头汤原方用量比例;若辨治以寒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乌头、麻黄用量;若辨治以血虚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芍药用量;若辨治以气虚为主,可酌情调整黄芪、甘草用量;若辨治以疼痛为主,可酌情调整芍药、甘草用量;若是辨治相兼杂病,合方运用则是最佳选择

1.药用个性

(1)川乌味辛、苦,性热。辛热旨在通经止痛;苦热旨在温化寒浊。

(2)麻黄味辛、苦,性温,宣通脉络,散寒止痛。

(3)黄芪味甘、性温;甘温益气固表。

(4)芍药味苦、酸,性寒;益血泻瘀,缓急止痛。

(5)甘草味甘,性平;益气生津,缓急止痛。

2.药用配伍

(1)川乌与麻黄:两辛相济旨在通络,两苦相济旨在泻实,苦辛热相济旨在逐寒止痛。

(2)芍药与川乌、麻黄:散寒止痛不伤阴血。

(3)黄芪与甘草:益气固表,缓急止痛。

(4)芍药与甘草:益气缓急,补血通络。

(5)黄芪、甘草与川乌、麻黄:益气逐寒通络。

【乌头汤与基础方合方辨治思路】

1.乌头汤与四逆散合方   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气机郁滞,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气郁证,可选用乌头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四逆散辨治气郁证。

合方组成:麻黄9g,黄芪9g,川乌10~15g,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2g,炙甘草12g。

2.乌头汤与桂枝茯苓丸     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瘀血阻滞,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瘀血证,可选用乌头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桂枝茯苓丸辨治瘀血证。

合方组成:麻黄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茯苓12g,桂枝12g,白芍12g,桃仁12g,牡丹皮12g。

3.乌头汤与芍药甘草汤   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气血虚弱,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气血虚证,可选用乌头汤与芍药甘草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芍药甘草汤辨治气血虚弱证。

合方组成:麻黄9g,芍药21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21g。

4.乌头汤与小陷胸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痰热,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痰热证,可选用乌头汤与小陷胸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小陷胸汤辨治痰热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半夏12g,黄连3g,全瓜蒌30g。

5.乌头汤与赤丸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寒痰,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寒痰证,可选用乌头汤与赤丸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赤丸辨治寒痰证。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细辛3g,半夏12g,茯苓12g。

6.乌头汤与栀子柏皮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湿热,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湿热证,可选用乌头汤与栀子柏皮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栀子柏皮汤辨治湿热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栀子15g,黄柏6g。

7.乌头汤与甘姜苓术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寒湿,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寒湿证,可选用乌头汤与甘姜苓术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甘姜苓术汤辨治寒湿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白术9g,干姜9g,茯苓12g8.乌头汤与当归四逆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血虚阳虚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血虚阳虚证,可选用乌头汤与当归四逆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当归四逆汤辨治血虚阳虚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当归9g,桂枝9g,细辛9g,通草6g,大枣25枚。

9.乌头汤与四逆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阳虚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阳虚证,可选用乌头汤与四逆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四逆汤辨治阳虚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干姜5g,生附子5g。

10.乌头汤与百合地黄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阴虚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阴虚证,可选用乌头汤与百合地黄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百合地黄汤辨治阴虚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百合14g,生地黄50g。

11.乌头汤与白虎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邪热盛实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邪热盛实证,可选用乌头汤与白虎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白虎汤辨治邪热盛实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石膏48g,知母18g,粳米18g。

12.乌头汤与大承气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热结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热结证,可选用乌头汤与大承气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大承气汤辨治热结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大黄12g,芒硝9g,枳实5g,厚朴24g。

13.乌头汤与大黄附子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寒结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寒结证,可选用乌头汤与大黄附子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大黄附子汤辨治寒结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大黄9g,附子15g,细辛6g。

14.乌头汤与牡蛎泽泻散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湿热水气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湿热水气证,可选用乌头汤与牡蛎泽泻散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牡蛎泽泻散辨治湿热水气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牡蛎、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泽泻、海藻、天花粉各10g。

15.乌头汤与真武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阳虚水气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阳虚水气证,可选用乌头汤与真武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真武汤辨治阳虚水气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白术9g,茯苓9g,生姜9g,附子5g。

16.乌头汤与麻黄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太阳伤寒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太阳伤寒证,可选用乌头汤与麻黄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麻黄汤辨治太阳伤寒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桂枝9g,杏仁12g。

17.乌头汤与桂枝汤急、慢性肌肉关节疾病既有风寒湿痹证的表现,又有太阳中风证,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太阳中风证,可选用乌头汤与桂枝汤合方,方以乌头汤辨治风寒湿痹证,以桂枝汤辨治太阳中风证。

合方组成: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桂枝9g,生姜9g,大枣12枚。

【乌头汤合方辨治脏腑兼证】

1.风寒湿痹证与脾胃病证

(1)风寒湿痹证与脾胃虚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脾胃虚寒证如胃痛,遇冷加重,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脾胃虚寒证,可选用理中丸与乌头汤合方。方以理中丸温补脾胃,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人参9g,白术9g,干姜9g,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2)风寒湿痹证与脾胃气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脾胃气虚证如胃痛,动则加重,不思饮食,舌质淡红。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脾胃气虚证,可选用黄芪建中汤与乌头汤合方,方以黄芪建中汤补益脾胃,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桂枝9g,白芍18g,生姜9g,大枣12枚,胶饴70ml,麻黄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2.风寒湿痹证与心病证

(1)风寒湿痹证与心阳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心阳虚证如心悸,胸闷,头晕目眩,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心阳虚证,可选用桂枝加附子汤与乌头汤合方,方以桂枝加附子汤温补心阳,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附子5g,麻黄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2)风寒湿痹证与心阴阳俱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心阴阳俱虚证如心悸,畏寒怕冷,或五心烦热,或自汗,或盗汗,舌质淡,苔薄白,或舌红少苔。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心阴阳俱虚证,可选用炙甘草汤与乌头汤合方,方以炙甘草汤滋补阴阳,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48g,桂枝9g,阿胶6g,麦冬12g,麻仁12g,大枣30枚,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12g。

(3)风寒湿痹证与心气郁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心气郁证如心中痞,胸闷,胸满,胸胁窜痛,心胸引痛。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心气郁证,可选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乌头汤合方,方以枳实薤白桂枝汤行气解郁通阳,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枳实4g,厚朴12g,薤白24g,全瓜蒌15g,桂枝6g,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3.风寒湿痹证与肾病证

(1)风寒湿痹证与肾阳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肾阳虚证如腰酸腿软,腰痛,耳鸣,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肾阳虚证,可选用茯苓四逆汤与乌头汤合方,方以茯苓四逆汤温阳益气补肾,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茯苓12g,人参3g,生附子5g,干姜5g,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2)风寒湿痹证与肾阴阳俱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肾阴阳俱虚证如腰酸腿软,腰痛,耳鸣,畏寒怕冷,或五心烦热,或自汗,或盗汗,舌质淡,苔薄白,或舌红少苔。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肾阴阳俱虚证,可选用肾气丸与乌头汤合方,方以肾气丸滋补肾阴,温补肾阳,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干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9g,茯苓9g,牡丹皮9g,桂枝3g,附子3g,川乌10~15g,黄芪10g,麻黄9g,白芍9g,甘草9g。

4.风寒湿痹证与寒瘀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寒瘀证如疼痛如刺,夜间加重,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寒瘀证,可选用温经汤与乌头汤合方,方以温经汤温经补血经瘀,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桂枝6g,吴茱萸9g,当归6g,川芎6g,人参6g,阿胶6g,牡丹皮6g,麦冬24g,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5.风寒湿痹证与痰湿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寒痰证如疼痛沉重,头沉,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腻。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痰湿证,可选用赤丸与乌头汤合方,方以赤丸温化寒痰,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茯苓12g,半夏12g,细辛3g,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6.风寒湿痹证与瘀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风寒湿痹证伴有瘀热证如疼痛如刺,夜间痛甚,舌质黯红夹瘀紫,苔薄黄,脉涩。对此既要治风寒湿痹证又要治瘀热证,可选用桃核承气汤与乌头汤合方,方以桃核承气汤泻热祛瘀,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

合方组成:桃仁9g,桂枝6g,大黄12g,芒硝6g,麻黄9g,白芍9g,黄芪9g,川乌10~15g,炙甘草9g。

【验案体会】

1.腰椎间盘突出、习惯性便秘

韩某,女,57岁,郑州人,有多年腰椎间盘突出、习惯性便秘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腰痛,腿困沉痛,因凉加重,手足不温,大便困难4~5天1次,舌质黯红,苔薄黄,脉沉伏。辨为风寒湿痹证与热结证,治当温阳逐寒,祛风胜湿,泻热涤实,给予乌头汤与大承气汤合方加味。方取麻黄10g,白芍10g,黄芪10g,川乌10g,桂枝10g,乳香12g,没药12g,大黄12g,芒硝10g,枳实5g,厚朴24g,炙甘草10g。6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3服。二诊:腰痛,腿困沉痛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大便困难好转,2天1次,以前方6剂。四诊:腰痛及腿困沉痛较前又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腰痛及腿困沉痛明显缓解,以前方15剂。六诊:腰痛及腿困沉痛基本消除,大便通畅,以前方15剂;七诊:诸症基本得以控制,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汤剂变为散剂,每次10g,每日3次,治疗3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腰痛因受凉加重辨为寒,再根据腿困沉痛辨为寒湿,依大便困难、舌质红、苔薄黄辨为热结,以此辨为风寒湿痹证与热结证;方以乌头汤温阳逐寒除湿止痛,以大承气汤攻泻热结,加桂枝温阳通经,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2.膝关节炎、膝关节积液

董某,女,36岁,有4年膝关节炎病史,1年前又诊断为膝关节积液,近因膝关节肿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膝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辨为风寒湿痹证与寒痰证,治当温阳散寒,荡涤痰浊,给予赤丸与乌头汤合方加味。方取茯苓12g,生半夏12g,细辛3g,麻黄10g,白芍10g,黄芪10g,生川乌10g,川牛膝30g,怀牛膝30g,炙甘草9g。6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3服。二诊:疼痛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肿胀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沉重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五诊:疼痛基本缓解,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明显好转,以前方6剂;七诊:诸症基本解除,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次,治疗3个月。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膝关节疼痛、手足不温辨为寒,再根据肿胀沉重、苔白厚腻辨为寒痰,以此辨为风寒湿痹证与寒痰证;方以赤丸温化寒痰,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加川牛膝、怀牛膝强健筋骨。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3.颈椎增生、脑动脉供血不足

吴某,女,53岁,郑州人,有多年颈椎增生、脑动脉供血不足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头晕、头痛,颈部僵硬疼痛因寒加重,夜间小便多,口渴欲饮水,面赤,舌质黯红边夹瘀紫,苔薄黄,脉浮涩;辨为风寒湿痹证与瘀热证,给予桃核承气汤与乌头汤合方加味。方取桃仁10g,桂枝6g,大黄12g,芒硝6g,麻黄10g,白芍10g,黄芪10g,川乌10g,乳香12g,没药12g,炙甘草10g。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分3服;二诊:颈部僵硬疼痛略有缓解,以前方6剂;三诊:大便略溏,减大黄为10g,以前方6剂;四诊:大便正常,面赤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头晕及头痛减轻,以前方6剂;六诊:颈部僵硬疼痛明显缓解,以前方6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治疗60余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颈部僵硬疼痛因寒加重辨为寒,再根据口渴、苔薄黄辨为热,依舌质黯红边夹瘀紫、脉浮涩辨为瘀血,以此辨为风寒湿痹证与瘀热证;方以桃核承气汤泻热祛瘀,以乌头汤逐寒益气补血,加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怎么办?一味中药来帮你,它可是去风湿痹痛的要药
风湿痹六经辨证论(上篇)
【山东郭建】腰间盘突出症并非不能治,看经方来解决。
解读乌头汤及临床运用
痹证的经方治疗 作者:黄仰模
麻黄加术汤(寒湿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