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形是如何影响降水的

1.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而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降水较少。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再如我国的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3.地形类型与降水。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如塔里木盆地;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地理:影响降水的九大因素
地理知识归纳:影响降水的九大因素
【专题复习】降水的形成条件、四种主要的降水类型及影响因素
中考微专题(00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微知识点】几种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和成因
在焚风效应中,什么是干绝热递减率与湿绝热递减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