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玲珑路上玲珑寺,玲珑寺里玲珑塔

中国古代喜佛,就像西方有基督,清真有安拉一样。但是,中国的无论道教、佛教还是儒教,都不像西方和清真那样要定时去固定场所搞仪式,就是那种教民的集体活动。在西方和清真城市,建了非常多的寺庙,是为了保证在那些固定日子口上全城老少有一个或坐或跪的平方米。中国的各教没有信徒集体活动,大家都是各行其便,随时随处烧香诵礼。因此,中国的寺庙就不需要为全城信众备下长椅或者地毯。即使如此,中国的寺庙也不少。据考证,北京城里在明清兴佛时期大约有1500座佛寺,按当时四九城面积算下来每平方公里要有40座。在城里每一个地点,前后左右150米以内必有一座佛寺。这是说的佛寺,要再加上道观、关帝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二郎庙和文庙,那就真是数不过来了。

除了城里,北京城外也有很多寺庙,像什么潭柘寺、大觉寺、万寿寺、大钟寺、五塔寺,还有上次说的黄寺,都是在城外。这些寺是现在都还健在的,有一些有残疾。还有一些寺已经瓦塌了,甚至仅剩一个地名。有一些寺虽然今已不存,但还有遗迹,特别是寺里的塔,风干以后还立在那里,成了塔坚强。

在北京西郊八里庄有一条玲珑路,这条路上就有一座玲珑寺遗迹,玲珑寺里当然就立着一座塔坚强,那就是玲珑塔。玲珑路过去就是一条野路,肯定能走马车,但能不能走汽车得两说着。现在的玲珑路可不得了,东西双向,每向四车道。西起四环路五路居,就是定慧桥北;东至三环路上的花园桥,就是首师大北墙外。这是西四环到西三环的一条联络线,而且从花园桥一直向东还可以到西二环路的官园桥,然后沿着平安大街一直到东二环的东四十条桥、东三环的白家庄桥、东四环朝阳公园桥、东五环平房桥,然后就上了机场二高速。你看看,这个玲珑路可以通世界。其实,玲珑路上的玲珑塔学名不叫玲珑塔,那座寺也不叫玲珑寺。到底塔因路得名还是路因塔得名,当地村民也是各有说法。

玲珑寺已灭,玲珑塔还站在这里。




怎么样,这座塔很漂亮吧?十三层八角密檐砖塔,中规中矩。这样的塔最早应该可以追到明代,明代之前元、辽、金的塔都没有这么规整。玲珑塔还是很有名的,西河大鼓里有一段绕口令《玲珑塔》说的就是这座塔。里面有“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要说到这座塔的历史,就只能从它下面的玲珑寺说。其实这座玲珑寺的大名叫做慈寿寺,它的历史还真是从明代开始的。明朝第十一位皇上嘉靖帝明世宗朱厚熜选秀得了九嫔,其中最后一名是康嫔,这位康嫔生了一位皇子,排位老三,叫朱载垕。这个三皇子的名字本来叫做朱载坖,明时都是这样写。到了清代,满人写《明史》的时候改成了朱载垕,结果误传至今。这位嘉靖帝运气不好,长子、次子都进步太快被玉皇大帝提前召走,让嘉靖帝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这个老三朱载坖接了正果,上任成了隆庆帝明穆宗。隆庆帝在位时间不长,29岁即位到36岁早折,只当了六年皇上(1566 - 1572年)。隆庆帝明穆宗即位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人,颇明事理,早有抱负。他一上任就开始搞改革开放,改革就是著名的“隆庆新政”;开放就是“开放海禁”。他上来就给海瑞平反,还重用张居正等智臣,把那些阿谀无能之辈都要么提前内退,要么给严打了。军事上授戚继光以权柄,继续南抗倭、北战蒙,成就了巩固的国防。国防既定,政治既稳,隆庆帝又在福建开放一个对外口岸,解除海禁,打开了和东西两洋通商的大门。隆庆年间,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白银随着外贸流入中国。这一时期,西班牙人的开发的白银航线达到最兴旺时期,美洲的白银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在中国换成奢侈品再运往欧洲各地。你看,中国是世界奢侈品的原产地,只是近现代以来凋零了。隆庆帝还在北方解决了蒙古鞑靼问题和河套诸部问题,册封蒙古鞑靼王、琉球王和吐鲁番王,形成天下来朝。隆庆帝先是用军事力量平定边疆匪寇,然后开放外贸让周边国家和欧洲南美都能搭上大明经济发展的便车,造成了一段太平盛景。

隆庆帝明穆宗的宫女里有一个狠角色,类似于延禧。这个宫女叫李彩凤,她爸是一个建筑队的民工,负责砌砖。李彩凤在嘉靖年间就被她爸送入当时裕王朱载坖的裕王府,先是当小保姆,后来给朱载坖生了第三个儿子朱翊钧,升为侧妃。裕王登基隆庆帝后,隆庆二年,隆庆帝立朱翊钧为东宫太子,李氏便母以子贵,被封为贵妃。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朱载坖荣薨乾清宫,朱翊钧在榻前接过帝位。随后,朱翊钧即成为万历帝明神宗,开始了古玩届著名的“万历年间”。朱翊钧即位后便封其母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还给她追了一个孝定皇后,也叫孝定皇太后。朱翊钧即位时只有区区10岁,不足为政,隆庆帝给他选了三位辅臣,高拱是首辅。除此之外,28岁的太后也积极参政,并且在朱翊钧即位之初就做了两个重大的人事调整,为万历帝亲政前的政局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她把司礼监掌印大臣孟冲换成了冯保,把首辅高拱换成了张居正,这两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都非常有名。

可是,这个太后参政只能以子幼为由,终难令众俱折腰。因此,这慈圣皇太后便自言“本宫是九莲菩萨转身”。然后就到处修建佛寺,这些寺庙前殿是大雄宝殿,但后殿里多供一座九莲菩萨像,让大家拜她这个转过身来的九莲菩萨。九莲菩萨的形象是坐在莲花座上的九首观音。京西八里庄的这座寺就是这一批九莲菩萨寺之一,叫做慈寿寺,建于万历四年。清代《日下旧闻考》中记有“慈寿寺去阜城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经始于万历四年,成于万历六年。慈圣皇太后为穆考荐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赐名慈寿寺。有永安寿塔,塔十三级,高耸入云”。你看,这官方说法是说孝定皇太后建此寺名义上是为了给她老公明穆宗在冥府祈福,兼保佑其子明神宗多子多福。而且,这座玲珑寺大名是叫慈寿寺,玲珑塔大名是叫永安寿塔。慈寿寺是明代的一座挺有名的旺寺,到了清代还一直在苟延,直到光绪年间一场大火把它烧了个精光,仅剩那座玲珑塔兀自立在那里空叹水火无情之世态炎凉。

这座慈寿寺的大门并不是在玲珑路上,而是在它南面的西八里庄路。近年,西八里庄政府在慈寿寺遗址上做了些开发,拆了一些鬼屋,捡出去不少碎砖烂瓦,围着玲珑塔修起一座公园,供附近村民和居民在里面舞翩跹和打太极。

塔的北面,也就是背面,地上被挖了一个大坑,还灌了水。水里有个牌子,这一面写着不让游泳钓鱼,背面写着“小心鳄鱼出没”。



水边有喜向阳的老人坐在那里正在采集盛夏的日光。



从下往上细观此塔。





最下面是二层青砖台基,每层都有三尺高。台基之上是三层须弥座算作是塔基,须弥座上布满佛龛和金刚力士雕刻,虽然多已风化破损,但是还能看出当年的精美。须弥座上面是二层莲花座,之上就是八面楼阁式塔身。这是一座实心砖塔,东南西北四面有砖雕拱圈门,其它方向是拱窗。门扇已经全部消失,窗上的双交四椀棂花却还非常完整,看上去是近年修复的。窗户上这种式样的棂花因为太复杂,一般都是用在皇家建筑上,故宫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棂花,甚至还有更复杂的三交六椀。

门窗拱券上刻有飞龙和祥云,非常漂亮。



门框和窗框两边都有守门的金刚力士塑像,这些塑像风化得非常严重,很多地方已经露出里面的木头骨架。



上面这是西门,门匾上刻着“辉腾日月”,宋代赵长卿有“潇尘尽扫,碧落辉腾,元宵三五”,西门题此正有在此可赏碧落辉腾之意。北门上的字已经难以辨认,东门上是“镇静皇图”,唐代李贺有“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皇图即为皇家的版图,镇静皇图就是天下太平。

南面正门匾上可以看见“永安万寿塔”。

塔身之上就是十三层密檐,就是十三层房檐密密麻麻摞在一起。这些房檐是仿木砖雕,梁、枋、椽、斗拱、瓦、脊、脊吻、鸱吻、脊兽、套兽一样不少,每条脊下还吊着轰家雀的风铃。



最上面的塔刹是鎏金宝珠,虽然鎏金有脱落,看上去还是金光闪闪的。



再看看它那些精美的砖雕。





站在塔下东望,远处的中央电视塔似乎近在咫尺。



赏塔毕,告别大妈舞蹈团、大爷太极队和树丛中的散兵游勇,从北门出去,在慈寿寺站登上十号线地铁就可以回到凉爽的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重点文物
北京西八里庄玲珑塔
玲珑塔与万历皇帝生母的故事
慈寿寺 - 北京海淀八里庄
文化遗存(106)北京慈寿寺塔
三千风铃合奏的梵音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