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华为“达芬奇架构”揭开面纱,构建新世界!

重要信息

“华为没有‘转型’,而是在‘前进’!”

这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10月10日的“+智能,见未来”媒体见面会上,所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非常好地诠释了华为在10月10日上午所发布的AI战略、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

而AI战略以及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发布,笔者认为,标志着华为近来很神秘的“达芬奇”终于全面地揭开了面纱。

全场景AI,按照徐直军的阐释,是指在公有云/私有云、各种边缘计算、IoT行业终端、消费类终端等的“全场景”中支持/部署AI。

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想见,要实现“全场景AI”,就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而且在技术上可以实现的架构。这个架构,就是“达芬奇AI架构”。

其中的“全栈”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这就意味着,可为AI应用开发者提供强大的AI算力和AI应用开发平台。

华为公司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10月11日介绍,华为独创的达芬奇架构,是面向高、中、低全场景的统一架构,一次开发即可适用于所有场景的部署、迁移、协同,大大提升了软件的效率。

part

1

AI将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力”,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笔者认为,华为能够率先地发展“达芬奇AI架构”,绝非偶然,而是有着很大的必然性。

AI这种技术组合,有着较为古老的发展历史。1956年,“AI定义”第一次被提出。由此至今,AI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冬天”。

而从第一颗微处理器在1971年发布至今,50多年来,摩尔定律见证了ICT产业的蓬勃发展。

由此可见:AI与ICT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而在当下,ICT的融合,越来越趋向于深度化。另一方面,笔者观察到,在本周第三届HUAWEI CONNECT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再次不断地强调“AI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

作为一种通用技术,AI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比如,Gartner预测,到2020年,没有在企业业务方面有效利用AI的数据中心里面,多达30%将不具备运营与经济效益。

回顾起来,过去120年间,人类文明的3次巨大突破——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技术革命“释放”出的生产力远超此前数千年文明所积累的总和。

而目前,人类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

这次新的工业革命,注定将会引领人类社会迈向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世界”。

2017年年底,华为就正式确立了全新的愿景和使命: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自此,华为向AI和未来智能世界“吹响了集结号”。

目前,各国政府和企业的IT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政府和企业仍然处于传统的运营和服务阶段——数据显示:企业应用“云化”的比例不到10%;企业对数据的利用率只有13%;仅5%的企业开始“尝试”AI,而真正已经开始使用AI的企业不到1%。

Gartner发布的数据显示,相比2018的4%,到2022年,25%的企业将投资部署AI。

其他知名咨询公司及市场调研公司,也很看好AI在将来的应用前景。

从《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 2025》看来,个人场景、家庭场景、组织场景的“数字化”发展,都还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于是,华为提出,通过持续投资,联接一切的“未联接”,通过AI让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浑然一体,激发潜能、孕育智慧,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part

2

让AI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普惠AI”成为本周盛大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最火的关键词之一。

2017年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简要介绍了AI在华为的定位——AI是使能技术,要将其与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融合起来。

2018年的全联接大会上,徐直军代表华为发布了华为AI战略、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

可见,经过一年的AI实践、思考,华为已经明确了“通过把AI引入云、网络、智能终端,使得其解决方案更具竞争力,带给客户更多体验提升和商业价值”的发展思路。

“云+AI”方面

2017年,华为整合了所有面向云的资源,成立了Cloud BU,其使命是:打造真正的云平台,做政府和企业数字化的“黑土地”。

2017年9月,华为云引入AI技术服务,打造了EI(企业智能)平台,提供基础平台服务、通用API服务、高阶API以及预集成解决方案服务。

Cloud BU EI产品部总经理贾永利在10月11日介绍,截至目前,EI平台已经上线45款服务共计142类功能,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场景的问题。

据悉,华为已将EI应用到自身全球供应链,以开展端到端流程优化,打通从供货预测到物流、仓储,再到报关、运输、签收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的智能化转型。

徐直军介绍,华为云EI能为企业、政府提供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另外,贾永利还介绍了“华为云EI城市智能体”解决方案,EI已经在交通、水利、水务等领域探索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高效调度资源,以同时实现效率提升、能耗下降。

华为公司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10月11日分析,未来10年,AI的主场在“行业”——预计到2025年,全球AI市场空间将达到3800亿美金,而其中90%将来自于企业市场。

他指出,AI“落地”有3大场景:海量重复型场景、专家经验型场景、多域协同的场景。

他介绍,华为在“机场+AI”、“交通+AI”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实践。

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在10月10日介绍,华为+AI的数字平台助力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了智慧城市新样本,包括聆听民声AI平台、感悟城市AI平台、关爱民众AI平台、服务企业AI平台等。

“网络+AI”方面

在2014年的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架构SoftCOM。

其后,SoftCOM经历了从全IP到全云化的持续创新。而在2018年全球分析师大会期间,华为发布SoftCOM AI解决方案架构,在“全云化”网络基础上引入AI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SoftCOM AI可通过实现电信网络的自动、自治、自愈、自优,来大幅度地提升网络的利用率和运维效率,并解决电信业目前的低效、高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进一步了解到,华为已经在无线领域的SingleRAN Pro、网络领域的IDN(意图驱动网络)、运营商服务领域的AUTIN等解决方案中使用了AI技术。

“终端+AI”方面

“智能手机”走向“智慧手机”,是大势所趋。

据悉,从2016年底在“荣耀Magic”手机采用AI技术开始,AI技术已覆盖Mate 10系列、P20系列等旗舰机型(采用AI芯片“麒麟970”)。

另一方面,为了让全球所有的合作伙伴及开发者能够基于华为芯片所提供的AI处理器的能力,打造各种AI应用,华为还在2018年4月发布了“HiAI平台”,提供云、终端、芯片三层的AI能力开放。

10月10日,徐直军介绍,HiAI基于华为云EI部署,能为智能终端提供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part

3

合作共赢,努力把“普惠AI”照进现实

从上文分析看来,“普惠AI”就是以AI为使能、以“ICT深度融合”为基础,把个人、家庭、组织、行业带入到智能化的数字世界。

由此可见,AI所涉及的面就非常广,凸显其“通用目的技术”角色,比如涉及到各行各业。

这就说明,“普惠AI”的实现,需要各行业和产业组织的共同努力。

“华为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让AI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走向普惠大众。华为希望能够和客户、产业伙伴、学术界等一起,合作共赢,打造无所不及的AI”,10月10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到。

一方面,华为公司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10月11日提及,“机场+AI”、“交通+AI”等需要“平台+AI+行业智慧+生态”共同打造。他宣布,华为通过云、管、端建立的开放平台,目标是在3年内发展100万AI开发者及生态伙伴(包括产业联盟、商业联盟、标准及开源以及开发者)。“华为与生态合作伙伴基于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关系,共同打造生态”,他说到。

另一方面,华为推动成立GIO(Global Industry Organization),以促进行业组织间交流和协同,共同推进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探讨多方合作机会。10月11日,华为发布面向未来3年的全球产业合作计划,将对产业应用创新与多边合作、产业组织自身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促进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part

4

向数字化智能世界继续前进

从上文看来,华为不是在“转型”,而是在以过去30多年所积累的技术、服务、经验为基础,打造端、边、云协同的数字平台,通过“+AI(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以及“+生态”,继续向着未来的数字化智能世界“前进”,致力于“普惠AI”的加速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云AI之路:开发者生态为核,普惠行业为本
从Mate10到EI,华为狂奔在人工智能新赛道
让AI照进各行各业:华为云的普惠AI之道
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自动驾驶的“杀手锏”丨深度
蓉城智能体,那是什么?
三年筑一“用”:长跑中的智能IP网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