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钢琴版《献给爱丽丝》干净清脆的声音
可爱的少女,天真无邪玩着碎花小阳伞漫步林间小路,在林中欣赏着姹紫嫣红的小花。雨后的天光让女孩脸上露出了笑容,踩着轻快的脚步消失在林中......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Therese Marfati 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贝多芬在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  》(Bagatelle) 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Therese,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Therese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

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Therese Marfati 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把原名《献给Therese》错写成《献给Elise》。从此,这首钢琴作品开始以《献给 Elise》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献给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 Therese 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Therese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其一是带有莫扎特风格的明朗、欢乐情绪的音调,在F大调上呈现;其二则建立在低声部的A音持续音上,色彩暗淡,节奏强烈,表现了孩子气的烦恼情绪。但这两个插段都比较短小,通过一连串的快速音型很快又引回到开始时那个朴素的旋律,从而构成一个表现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人们喜欢把《献给爱丽丝》称为“微不足道的音乐”,但这种微不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乐曲还有其它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一贯的严谨精神。所以尽管《献给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多芬《致爱丽丝》 第0164期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略览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古典穿越流行的高端玩法,来听听这三首歌吧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解密了贝多芬怎样的爱情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