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析《弟子规》中的法律思维


郝铁川 

(上海文史馆馆长)

西方社会从对人性和公权的不信任出发,主张通过“为权利而斗争”(挣得权利)而实现社会公正;中国古代则从对人性和权力充满信心出发,主张通过人人积极履行义务而实现社会和谐,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古代蒙学丛书体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分别阐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里的“弟子”不仅仅是指小孩,而是指圣贤之人的学生。虽然《弟子规》迄今盛行不衰,但查阅中国知网,却未发现一篇研究其法律思想的文章。


《弟子规》中的法律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年轻人负有善待老人的义务

我国宪法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第4款规定:“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弟子规》强调子女要善待老人,“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夏天子女要在睡前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要为父亲温暖被窝。早晨起床之后,子女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况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父母生病时,煎好的药汤子女要先尝尝,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父母病情沉重时,子女更要昼夜服侍,不可随便离开。


  但儿女对父母也不需要盲从,“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认为父母有过错,子女要和颜悦色、柔声低气地进谏,即便是父母不听,打骂自己,也无怨无悔。


02

一言一行都要遵守尊卑有别的礼制

我认为,中国古代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礼“始终具有道德和法律两种属性,《唐律疏议》即有“凡理不可为而为者,杖责八十”的规定,这里的“理”,包括礼教在内。“礼所以别贵贱”,这是礼的实质。《弟子规》细致地描述了各种场合尊卑有别的礼节仪式,一举一动要长者为先:“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不可直呼长者的名字:“称尊长,勿呼名”;在长者面前站或立皆听长者之命:“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路遇长者要赶紧趋前问候,长着无语时,幼者恭立一旁:“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与长者说话,声音要不高不低:“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03

要按照礼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古代,生活习惯属于礼仪的一部分,不受国法、即受家法的约束。《弟子规》言及的生活习惯主要有:一是要讲究个人卫生。以前只说农业社会没有卫生习惯,但读了《弟子规》会觉得不尽其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二是要衣着朴素洁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要和别人比德才学艺,不要和别人比衣服饮食,“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三是饮食要均衡适量:“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四是一举一动要端庄大方,不要吊儿郎当,桀骜不驯:“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不要踏在门槛上),勿跛倚(不要斜靠某物上),勿箕踞(不要两腿叉开蹲或坐),勿摇髀(不要摇晃大腿)”。


04

要有爱人之心

中国古代没有今日立足于个体的人权理念,但有立足于人类的人道主义思想。“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待奴婢也要“慈而宽”。不要嫉贤妒能:“人所能,勿轻訾”。不要嫌贫爱富:“勿谄富,勿骄贫”。《弟子规》讲的仁爱,没有跳出“爱有差等”的窠臼,它认为“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对不“仁”的人则不必爱之。


05

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权、住宅权和某些隐私权

古人非常注重打击盗窃罪,这就从一个方面尊重了人的财产权和住宅权。《弟子规》说:“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到别人家里,先要问主人家里是否有人,主人问“是哪位”,要报上自己的名字,不要简单地答曰“我”,让主人还是不知道究竟是谁:“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无论是从别人手里得到东西,还是把东西给予别人,都要分得清清楚楚:“凡取予,贵分晓”。对人的某些隐私不要揭示:“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中西古代社会有很多相同的道德观念。《圣经·旧约》有上帝所赐“摩西十诫”(传说是上帝在西奈山的山顶亲自传达给摩西的,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告诫),前面四诫是对上帝的有关崇拜,第五诫是“当孝敬父母”,第六诫是“不可杀人”,第七诫是“不可奸淫”,第八诫是“不可偷盗”,第九诫是“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第十诫是“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新约》耶稣教导信众“当孝敬父母,不可奸淫,不可欺骗,见利忘义”。所以,中西都搞“以德育人”,前者由政府承担,是“以德治国”,后者是由基督教承担,教会、教堂、神职人员来操办。


  当然,《弟子规》里也有一些很难为现代社会接纳的观念。例如,“丧3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父母去世后要守丧3年,经常伤心痛苦。守丧期间夫妻要分居,不吃肉、不饮酒。这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3年啥也不干,喝西北风去?“物虽小,勿私藏”,现在小孩子都知道隐私权,日记私藏而不示人。“身有伤,贻亲忧”,此话出自《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现在我国凡是隔着网的球类,如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的竞技水平都在世界上可以拿冠军,凡是有身体接触的,如篮球、足球的竞技水平迄今无缘世界冠军,不知道与儒家的“身体发肤论”有无关系?“对尊长,勿见能”,在尊长面前不要自我表现才能,这在今天是不可能的,我常常要请教我女儿一些电脑应用知识。况且这句话与后面说的“己有能,勿自私”自相矛盾。





来源:法制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行楷《弟子规》(上)
弟子规
弟子规(连载一~十)
动物演绎国学《弟子规》图片系列 。。。。。。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释译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