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获得德国贵族称号的中国人

第二十八章,“德国贵族”高星桥

“可惜,德皇的帝国失败了,不然的话,咱们家的事业还不止区区如此!”—高星桥

去过天津的都知道,天津的劝业场很有名,而劝业场的创办人高星桥,还是一位德皇亲自册封的贵族。而高星桥的发迹,与汉纳根密不可分。

高星桥祖籍南京,1881年生于天津,他的祖辈以开设铁匠铺,打制刀枪武器为生,因为工艺精良,生意很不错。高星桥先是在学校读了几年书,后来就在自家铁铺学习铁匠手艺。几年下来,不仅身体练得健壮高大,而且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学会了一套用煤看火的绝活,并熟练掌握了不同种类煤的性能。

到了1900年,京津两地闹起了义和团,由于他的父亲和兄长会造洋枪,沾了个洋字,所以被义和团的信徒绑去杀了。高家一下子就垮了!

那是个大动荡的年代,人们对变乱也已经习以为常了。高家的顶梁柱没了,高星桥自然成了一家之主。他必须承担起一家的生计,铁匠铺是开不成了,没办法,他就走了邪道,开始偷煤。再后来,由于他对煤太熟悉了,被人介绍,进了汉纳根当总办的井陉煤矿,当了个一名普通的伙计。

在这里,高星桥遇见了他命中的贵人汉纳根。终其二人一生的友谊也就此开始了。

就象很多老故事说的一样: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高星桥自从进了矿,工作表现极其出色。不仅勤劳肯干,甚至还学会几句德语。

幸运的门缝终于打开了。一天,汉纳根检查工作到了基层,高星桥的工作认真态度以其半通不通的德语迅速博得了汉纳根的好感。几天以后,高星桥就被调进了帐房工作。由一名蓝领升为了白领。从此后,高星桥的人生路程开始了神奇般的辉煌。

惺惺相惜,知人善任。过了几年,汉纳根又想任命高星桥为煤矿的销售总代理。

要任命高星桥当井陉煤矿的销售总代理。这可是很高级的职位了。别的不说,按当时的规矩,起码要有十万两银子的担保才行。对于没钱的高星桥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关。

而汉纳根是好人做到底,他知道高星桥没钱,就劝说自己的岳母,德崔琳的夫人,为高星桥在银行里担保。德老太太也是很开通的人,在德华银行为高星桥担保十万两银子。就这样,短短几年,高星桥就由一名普通的饿小伙计成为了井陉煤矿销售部的总代理。

工作合同签字的那天,是清宣统三年七月十二日(1911年9月4日),高星桥三十岁,同一天,他生了第一个儿子高渤海。为了铭记德国人汉纳根和德老太太对自己的提携之恩,他给儿子起了个乳名,叫“柏林”。

此后,高星桥开始了他自己的事业。他对工作勤勤恳恳,为了打开井陉煤矿的销路,高星桥带着样煤到各干线火车上,到三北、日本三井等轮船公司的轮船上,以及津市各租界电灯房去,当场实验井陉煤炭的火力及生火过程,充分证实了井陉煤炭的耐火力确比开滦煤强两倍,赢得不少长期大客户。在一些小工厂、小作坊,也采取这样的办法赢得了口碑。

当时北煤南下,运输是一大难题。高星桥与天津金融界权威魏信臣等人联合,通过津籍在沪煤商张锡三,将井陉的煤运到了上海的浦东码头,并在上海设立了售煤处。因为煤质优良,供不应求,每吨可得纯利二两银子,可称一本万利。

煤炭在运输途中损耗很大,因此井陉矿务局规定:煤出矿后装上火车,每辆车皮装62吨,到天津交货时按60吨,余出2吨作为沿途损耗。井陉的煤多是整块,因此损耗量不大,第一年年终结算时,就多出了3000余吨;高星桥明知这是他售煤处的利润,但他仍把这多出的本应该属于他的货款如数交回给了洋行账房。使得汉纳根对他更加信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高星桥在汉纳根的支持下,购进了石家庄十余座难以为继的焦炭窑。高星桥认为,通过德国技师的改造可以使焦炭质量得到提高,于是他将原焦炭窑附近的土地收买,还扩建了300余座炼焦窑。经过改造出产的清水焦炭质量优良,后与日本八番铁厂签订长期订销合同,高星桥赚进了巨额的金钱。

几年下来,高星桥成了天津的阔人。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在他的努力下,井陉煤矿的煤远销海内外。然而,他知恩图报的人生原则却并没有更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汉纳根等德国侨民为了支援德国,纷纷捐款表达爱国热情。而高星桥。居然也跟着认捐了100万马克,震惊了整个德国。这比德国人还德国人的爱国表现,给高星桥赢得的比真德国人还荣誉的荣誉。

1917年的某一天,全体在华北地区的德国侨民聚集在天津的德国俱乐部里。他们眼呆呆的注视着德国的天津总领事把德皇威廉二世的一纸证书发到高星桥手中。在德皇的上谕里,德皇赐给高家Von(冯)的封号。高星桥从此成了德国贵族。全体德国人惊呆了!继而欢呼起来!

更好的礼物还在后面,德皇还委托汉纳根送给了高星桥一个金属圆桶,里面装的是全中国铁路待修计划蓝图!德皇宣布:将来德国胜利后,如果在中国承建铁路,那么中国整个铁路的包修都归高星桥。这时候的高星桥就眼巴巴的盼望着勇猛的德意志帝国的军队所向披靡,统一欧洲。

据说,很多以后,高星桥站在他那天津最豪华的劝业场大楼上俯瞰自己的商业帝国时,曾感慨的对自己的孩子高渤海说:“可惜呀,德国战败了,不然,咱们家的事业还不止区区如此!”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汉纳根被迫回国,他安排他的内弟英国人沙摩主持井陉矿务局的工作,后来井陉矿被直系军阀接管,矿上原有人员也就纷纷离开,而此刻高星桥已是百万富翁了。高星桥结束了井陉售煤处总代理的职务以后,不肯家居纳闲。他曾多次去上海,受到当时中国实业界“实业救国、提倡国货、振兴中华、服务社会”的思想启发,想搞商业。兴建大型商场。高星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选中了法租界21号路的一片空地。他料定此处将来必大有发展,便以雄心和魄力,斥巨资十万四千两白银从英国先农公司手中买得了这块面积为五亩二分的地皮。购置地皮的合同签订之后,经法国工部局介绍,高星桥又花白银一万两聘请了“永和公司”的法国工程师阿布雷负责大楼的设计工作, 按设计图纸初步估算,建此商场资金需百万大洋以上,以高星桥当时的财力,存在困难,经再三考虑,他决定成立股份公司集股兴建。高星桥辗转托人,费尽周折,说服了庆亲王载振成为了劝业场的二股东,加入三股,即三十万元,载振给商场起名为“天津劝业场”,因“劝业”二字的含义顺应了当时社会提倡的“实业救国”潮流,高星桥对“劝业”之名相当满意。

1928年12月25日,天津劝业场隆重开业。开幕时,法国驻天津领事馆官员亲临劝业场致贺,高星桥在自家公馆大摆宴席,请客答谢。当时的《大公报》和《北洋画报》对劝业场的开幕盛况曾作了大量报道。各界赠送的贺礼中,有一座银盾上面镌刻着十六个字:“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这四句话意以传统的冠顶格式,取每句话的第一字组成“劝业商场”,用以表示劝人兴办企业之内涵,也为劝业场作了寓意深刻而透彻的说明。在这之前,法国殖民主义者曾希望将商场命名为“法国商场”,以便为法租界增添光彩。可是,高星桥深谋远虑,依然定名为天津劝业场。

近代天津商业区及众多的商业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劝业场,目前已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以说,如果没有汉纳根,就没有高星桥,也就没有天津劝业场。而到了后来,汉纳根贫困潦倒后,高星桥一如既往的尊敬他,周济了汉纳根大量的金钱.真正体现了天津汉子的仗义。

除了天津劝业场与汉纳根有渊源外,还有一个地方更是与汉纳根是分不开的。是什么地方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FM0-010:【传统民居】辽宁路162号—高星桥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一中国商人,钻研工作到极致,受封德国贵族,开办中国最大百货店
【天津行】滨江道和劝业场(图文)
小楼春秋(48)渤海大楼
井陉煤矿工人队伍的产生及其早期斗争(二)
天津起士林最早是如何发家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