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分享之国学篇]《道德经》读书笔记(一)——道家与道教

为什么选择国学经典来读?疫情这个时期增加了我对时事的关注和以往生活的反思,人生在世面对各种问题时常少一些智慧点拨。比起西方文学哲学,我们的老祖宗是真正有大智慧的,如果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看待事物方法和道理是很有意义的。

《道德经》是道家智慧的经典,可能很多内容靠自己理解是很难的,我选择听王晨阳先生讲解的版本,读书笔记的内容就是将讲解内容提炼、总结(其中章节标题为自拟),在我的公众号上持续更新,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后续还会推出其他书的读书笔记,希望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


第一章 道德经与道家文化

第一节 道家与道教

这一节先以问答的形式展开道德经和道家文化的由来和发展的介绍。

1.道家文化是由老子创始/起源的吗?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老子就曾在道德经里亲笔写过,在他之前就有一些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得道之人。

我们知道的、与道家文化有关的人就有写了《易经》的周文王、姜子牙,但还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壶子、尸子等,他们都在老子之前,但都未形成道家学说。

根据考古研究,道家最早的起源者为距今大约九千年前或七千年、来自甘肃天水的伏羲氏,他画了先天八卦(周文王创作了后天八卦图),由此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第一页。

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来到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时代,再由老子提炼总结著成道德经,形成系统又完整的道家学说,成为天下经典。

在老子之后有庄子,庄子与其弟子共同撰写了《庄子》(南华真经),他本人也被称为“南华真人”,同时代还出现了另一代表人物列子,其著《列子》(冲虚真经)。

道家智慧的源头在于先天八卦图和道德经,而道德经是最核心经典。

2.道家和道教的关系?

在公元144年左右(东汉后期),36岁的县官张道陵对仕途无望了,辞职来到四川鹤鸣山修道,多年后自称得道,开创了道教,并成立了史上道教第一派天师派(五斗米教)。

道教是以道家思想和智慧为基础和核心演变发展而来的,同时道教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道家思想和智慧,两者就像茶与水一样紧紧融合,如果两者被完全、清楚地区分开来就是不对的。
道教对道家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宗教礼仪、流程及规范的增加,道教也提出了明确的神仙、鬼等迷信概念。这些概念在老子、庄子、列子的著作中未提及。道德经中曾出现过鬼神等说法,但与道教中的概念并不相同。
3.道教/道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影响力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道教才被王族百姓普遍重视喜爱,开始辉煌的历史。接着,道教出现了第二大派——上清派(茅山派),代表人物是中宰相——陶弘景,他对中国文化及道家文化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最著名、最经典的两个著作是《真诰》《真灵位业图》,他的《真灵位业图》也是第一次详细明确了道教尊奉的神仙及其履历,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道教。

南宋时(公元前1167年),王重阳创立了道教巅峰的一派——全真教,到了元朝,全真教弟子曾高达150多万人。全真教综合了儒、释、道三家形成教义,三部经典《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他的发展超越了以往道家的思想智慧,又将道教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后来,统治者统一中国后,因害怕汉族利用宗教(道教)聚集造反,于是展开了两次佛家与道家的大辩论,并在其中故意偏袒佛教而压制道教。然后以道家败北为借口,在全国范围内限制道家思想的传播,并且下令将除道德经以外所有道家经典全部焚毁。

直到建立以后,道家才恢复原有地位,却难以回到元朝以前的辉煌景象了。

隋、唐、宋三朝期间,道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当中占据了最主要的统治地位,而不是儒家。其中的原因也包括:一来古代很多帝王将相都“内修黄老,外施儒术”,也就是外儒内道,平时对外使用儒学,关键时刻还是会采用道家智慧处理事件;二来因儒家在距今2000年前(汉武帝时期)才登上历史舞台,时间仅占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一半不到。

4.道家研究哪些学问?
道教发展到今天共86个门派,其中天师派和全真派为两大派,其中道家正宗经典《道藏》,共5485卷。而很多人眼中的八卦、风水、算命等只是道家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纪晓岚就曾说过,道家文化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就是说它的发展时间长,研究内容全面而深入。

道家研究共十个领域,5门自然科学/功夫(也被称为玄门五法)和5门社会科学:

(1):实际修炼的功夫,如丹道、各门武术:太极和有益于身心的各种方法。

其中丹道就是大家所谓的炼丹,分为外丹(不科学的)和内丹(科学的)。

外丹就是我们常在艺术作品里见到的重金属化学反应,是危害人身体的。

内丹:①先练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脉,但大多数人终此一生只能到这里;②再打通大周天:打通四肢及其他经络穴位,目前在地球上练成大周天的人极少;③再练化神;④最高境界是炼神还虚,按照道家理论,练到此就可以当神仙了。内丹不会轻易外传,只能由师父亲授于一或几个徒弟。

(2):养生和医学,道教的医学是中医学鼻祖,与中医有很多异同之处,在传统养生中,道家养生方法是更为实用的。

(3):专门研究预测未来大趋势的一种智慧和知识,比如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企业或团体未来十年经历那些事情,大的未来;还有诸葛亮在茅庐中与刘备说的“三分天下”也是命这一门的。

(4):通过看一个人或一件事情表现出来的状态研判或预估最后的结果。

(5):预测某一件具体的小事情

以上五门对现代人说很玄妙,里面的一些东西确实无法用目前的科学来解释,普通人读时若没有师父指导就如雾里看花一般。

(6)统御:也就是领导智慧/领导科学,在古代被称为帝王之术。

(7)韬略:灵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工作问题

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主攻的都是道家学问,研究道家学问的干这一行很多且有名。

(8)建功:研究如何无中生有,草根→伟大成就的社会名流。

可以了解到,其实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建功立业的人都和道家有着紧密联系。

(9)避祸:人们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得罪别人,最后事业成功而小命没有了。道家认为美好的人生应该是事业成功后还能全身而退,颐养天年,留下万世芳名。

前面提到的很多道家著名人士最后大都自然死亡,极少半路遇害,鲁迅先生也发现了这一点,在历史上,相对于和尚和传教士的结局,极少见杀道士、烧道观的现象。

(10)文学/文章:道家的人物都文笔言辞极好,具备雄辩之才。

5.关于老子
老子(李耳)也是我们口中的太上老君,根据史记记载,他活了150-200岁,最后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不知所踪。
老子的徒弟叫尹喜,他曾在做函谷关将军时逼老子写下来五千字的道德经,后被道家学说吸引,辞职随老子向西而去,两人不知所踪。
6.孔子对老子的评价

孔子曾对其学生说,老子如龙一般,我看不清楚,无法真正了解掌握其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道教哲学的本源是什么?
再谈如何看待“国学热”?_
听庄子讲故事(一)
品读传世经典,通晓古今智慧
这四类人,非常适合学习《道德经》
通知丨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