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深入分析扩展
userphoto

2022.11.17 内蒙古

关注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儒家:

  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

   孟子:主张“仁政”

  道家:

   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






儒家:

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道家:

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儒家论“天道”:





     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收了道家思想,如《荀子·天论》篇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儒家思想中超然通达的一面: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道家思想中积极用世的一面: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十九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第二章)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七十八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 



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 “圣人”;而黛玉则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 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 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 ·湘云最初受宝钗影响,倾向于儒家,如她向宝玉所说的仕途经济;后来,与黛玉也颇为知心,如凹晶馆联诗。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常走的一条路: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





儒道互补在治国上的体现:




     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南怀瑾






在治国、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

入世之态,出世之心:

        “有所为有所不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林语堂

儒家思想——粮店

道家思想——药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06-25高二语文《老子五章3+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
浅析儒家与道家人生观的异同点
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根基吗?
心性论与先秦儒道美学研究的深化
余敦康的哲学(二) 祁洞之
《易傳》“與時偕行”思想探析——兼論“時變”的思維方式、結構及其影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