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西方思想的800倍浓缩
userphoto

2023.10.22 内蒙古

关注

上帝和自我

马克斯·韦伯1说,由于科学的发展和普及,现在人不信上帝了,这就是“祛魅”。

尼采2说,何止不信,“上帝死了”,人不遵从传统道德要求了,人想成为自己的主人。

尼采又说,谁说的你都不要信,就信你自己,信你生命里对力量、美丽和激情的追求。人要追求生命的充实和成长,而不是追求稳定和舒适的生活,人要充分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痛苦。

弗洛伊德3认为,尼采所说的生命的力量,就存在于人的无意识之中,这里面蕴含着最强烈的冲动,是人的理性难以控制的,这是生命的最原初动力,是真正的“本我”。

人的理性“自我”只不过是在“本我”和社会之间做协调,让自己不至于太像个动物而已。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上帝和父母,他们会告诉你什么是应该做的,这就是“超我”。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遇到大事,不知道该听谁的,听“超我”的、“自我”的、还是“本我”的?听社会道德的、家人朋友的、还是自己的?尼采说:听自己的。

但是自己也不懂啊。

针对这个问题,查尔斯·泰勒4专门做了研究,研究的成果是,人可以听外界的,但要和自己内心的良知相契合。人可以听“超我”的,但要和“自我”、“本我”的诉求相契合。正如奥古斯丁5所说:“通向上帝的道路经由我们的内心。“

中国圣贤说过类似的话,“明明德”:擦亮你内心本来就很闪亮的明珠。

简单地说,认真面对,统合认识,达到知行合一。

自我和他我

人的内部都有三个“我”,外部就有更多的关系需要处理,大多数人都不擅长于此。

哈贝马斯6认为,关系相处的关键是“对话”,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理性对话,只要对话,就有可能达成一致。

社会规则就是靠人和人对话产生的,人人都希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人人都希望有一个正义的社会。

约翰·罗尔斯7是研究“正义”的专家,他认为,人人都有着平等的自由权利,“自由只能为了自由的缘故而被限制”,如果说人和人在分配上有区别,那只可能是两种情况:高职位有高权利,但这个职位向所有人开放;不平等的分配使得最弱势群体的处境得到改善。

诺齐克8说,罗尔斯说的不对,只要做到这三点,社会就是正义的:人在最初获取财产的时候是正当的;财产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整个过程是正当的;那些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财产,不管经历了多少变化,都能够得到矫正。

罗尔斯在左,诺齐克在右。

当然,他们只是说了原则,具体落实,需要法律和执法。

自由与法律

法律是一条一条慢慢演进出来的。

哈耶克9认为,比起人为的东西,社会中的“自发秩序”往往更优越。他说,法律看似人为,其实也是一种“自发秩序”,在法律能够被成文表达出来之前,社会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成文的规范,立法者只是把它们完善为明确的法律文本。

哈耶克不喜欢过于人为的东西,他认为,计划经济就太人为了,经济这么复杂的东西,哪里能计划得过来?要想计划经济,需要对整个社会的需求有非常充分的了解,这是不可能的。

但自由的市场经济也有问题,那就是老百姓很容易被资本控制。

马尔库塞10说,美国人虽然享受着富裕的生活,但实际上处在一种无形的被控制之中,人们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接受资本主义一整套关于生活和消费的思想,背后则是资本家引诱更多的人买他们的产品,控制更多的人为他们服务。人们陷入了追求消费和挣钱的怪圈,难以察觉资本对自己的控制。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被“异化”为大机构、大公司、大工厂的“零件”。即便是“专家”,也不过是一种高级零件。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现代的铁笼”(韦伯语)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工作中感觉像条狗,在吃喝玩乐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像个人。

如果上层法律和制度不改变,这样的东西就会继续。

制度和文明

什么样的法律和制度是好的呢?

弗朗西斯·福山11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制和经济上的市场资本主义是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就抵达了终点。他认为不同的民族国家终究会在制度选择上越来越相似,同时仍能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色。

福山是日裔美国人,他认为日本就是一个典型:它既有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很好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福山论证的逻辑链条是:人类会追求现代化,所以就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就会采用市场经济;而发展了市场经济,人均收入就会提高,人们的产权意识就会增强,热心政治的人会变多,最终就会导致自由民主制。

福山的老师亨廷顿12则认为,制度对文明有着很强的依赖。世界上有七种主要的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每种文明都支撑着自己的制度。福山推崇的自由民主政治和市场资本主义都高度依赖于西方文明,只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其他文明是很难接受西方文明这一套,只有日本只是一个例外。 

作者:卫剑钒


  1. 马克斯·韦伯,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西方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和埃米尔·杜尔凯姆并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2.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经常选择格言作为他思想的表达方式。他的散文、诗歌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写作风格,使他常被认定为一位作家。 

  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4. 查尔斯·马格雷夫·泰勒,1931年11月5日—,加拿大魁北克省天主教哲学家,麦吉尔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主要涉及领域: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政治和道德哲学、宗教哲学、当代自我理论、哲学史等,其最著名的作品是《自我的来源》。 

  5. 奥古斯丁,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出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北非努米底亚王国,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其思想影响了西方基督教教会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会。 

  6. 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年6月18日- ,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之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哲学,致力于重建“启蒙”传统,视现代性为“尚未完成之工程”,提出了著名的沟通理性的理论。 

  7. 约翰·罗尔斯,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是一位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曾在哈佛大学担任哲学教授,著有《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等名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罗尔斯“几乎以一人之力,复活了政治和道德哲学”。 

  8. 罗伯特·诺齐克,1938年11月16日—2002年1月23日,是美国的哲学家,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 

  9.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0.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德国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11. 弗朗西斯·福山,1952年10月27日—,日裔美国作家、政治经济学者。于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师从塞缪尔·P·亨廷顿。著有《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政治秩序及其衰落》等名著。 

  12. 萨缪尔·P·亨廷顿,1927年4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生于纽约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美国政治学家、顾问和学者,亨廷顿最闻名于世的是他在1993年所写的《文明冲突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腊和罗马帝国:西方文明的源头?
人类会憎恨有形的牢笼,却常热爱无形的囚牢
观点 | 周濂:合乎自然的秩序与合乎权利的秩序
【全员读书】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闲言碎语(七十)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