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史》六句经典名句,以史为鉴,受用终生!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一、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不改才是最大的过失,人最不可避免的就是犯错,而最害怕的却是认错,最悲哀的是不知错,可最糟糕的是知错不改过。

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选自《汉书·高帝纪上》。这句话是刘邦向天下公布项羽杀义帝并号召各诸侯对他进行讨伐的“檄文”。正因为刘邦为自己与项羽的战争找到了一个堂皇的借口,争取到了多数诸候的支持,因而使汉军在道义上和舆论上居于主动地位。现在这句话常用来警告那些不识识务之人或不按规律办事之人。

三、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进展。汉朝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在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就是没有在观念上、制度上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于是他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训,来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四、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选自《汉书·文帝纪》。自古以来,农业一直都是国家的根本基础。汉文帝很注重发展农业,一再强调:“农,天下之本,民所恃以生也。”因此不论在古代、现代还是将来,大力发展农业这一基本国策都要放在一等一的位置上来。

五、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选自《宋书·江夷传》。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而后才可饰之以文。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向都是以儒家提倡的“信”作为人们的修身之道。

六、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本句出自《后汉书刘般传》, 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史”之一《汉书》精华10句,简短却耐人寻味!
《二十四史》中的警世恒言,做人做事有根底!
《二十四史》中的人生智慧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
没时间读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读这100句经典佳句就够了
《二十四史》精选30句,阅尽人间兴衰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