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子》易读本
《管子》易读本
写《管子》易读本,是要把管仲的学说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比孔子早170年前,中国春秋初期还有一个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管仲,他曾辅佐齐桓公以最兼利的方式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分封制国家。本易读本主要依据谢浩范、朱迎平二位先生译注的《管子全译》而成。我刚开了个头,想请青年学子共同完成。请谢、朱二位先生指导,提出意见。
(一)经言1
牧民2第一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3,守在仓廪(lin檩)4。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5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6,四维7张则君令行。故省刑8之要在禁文巧9,守国之度在饬四维10,训民之经11在明鬼神、祗(zhi支)12山川、敬宗庙、恭祖旧13。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荒14,上无量则民乃妄,文巧不禁则民乃淫,不障两源15则刑乃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16,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jiao较)17,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右国颂。
1、经言:管仲治国的经典论述。
2、牧民:治理人民。
3、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4、仓廪:储藏米谷的仓库。谷藏叫仓,米藏叫廪。一说方仓称仓,圆仓称廪。
5、辟举:(唐)尹知章云:“举,尽也。言地尽辟,则人留而安居处也。”辟:开垦。举:全。辟举:全面开垦田地。
6、上服度则六亲固:尹知章云:“服,行也。上行礼度,则六亲各得其所故能感恩而结固也。六亲谓父母兄弟妻子。”
7、四维:维,系物的大绳。日本猪饲彦博云:“四维者喻系四角也。”也比喻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物质或精神。这里喻指维系国家命运的关键。四维,指礼、义、廉、耻四种固国的根本。
8、省刑:减少刑罚。
9、文巧:华丽的服饰,精巧的玩物,指奢侈的享受用品。
10、饬四维:原文作饰四维。俞樾云:“饰”当读为饬,饰四维者正四维也。饬:整顿。因改饰为饬。
11、训民之经:训民原文作顺民。(清)俞樾云:“顺”当读为训。训民之经言教训(训导)其民之道。因改顺为训。
12、祗:敬、祭祀。
1
3、祖旧:颜昌峣(尧)云:“祖谓宗亲,旧谓故旧。”
14、荒:原文为菅。猪饲彦博云:疑当做“荒”,惰也。因改为荒。
15、不障两源:原文作不璋两原。(明)梅士享云:璋当为“障”,原同“源”。障:堵塞、障碍。两原:尹知章云:“谓妄之原,上无量也;淫之原,不禁文巧也。”因改为不障两源。
16、悟:猪饲彦博云:疑当做“信”。本人认为仍作悟,醒悟、明白、信服。
17、上校:颜昌峣云:“校,亢也。”上校即犯上作乱。
尚缺译文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1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2,廉不避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避恶则行自正3,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右四维。
1、复:原文作复错。(清)张文虎云:“错字疑衍。”故删去。
2、自进:尹知章云:“谓不由荐举也。”即自行钻营。
3、自正:原文为自全。张文虎云:全疑当作“正”。因改全为正。
尚缺译文
政之所兴1,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2,政之宝也。
右四顺。
1、兴:《群书治要》、《艺文类聚》等书引此句,并作行。本人认为:兴和废前后相对,应以兴为是。
2、故知予之为取者:可见懂得给予就是为取得的道理。就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尚缺译文”
措国于不倾之地1,积食于不涸之仓,藏富于不竭之府2,下令于流水之源3,使民于不争之官4,明必死之路,开必得之门,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措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积食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富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下令于流水之源者,令顺民心也;使民于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明必死之路者,严刑罚也;开必得之门者,信庆赏5也;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强民以其所恶也;不处不可久者,不偷取一时6也;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7。故授有德,则国安;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令顺民心,则威8行;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严刑罚,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9;量民力,则事无不成;不强民以其所恶,则诈伪不生;不偷取一时,则民无怨心;不欺其民,则下亲其上。
右十一经10。
1、措:原文为错,古同措,处置。因改错为措。
2、积食于不涸之仓,藏富于不竭之府:原文为“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
之府”。(近代)郭沫若云:“‘积’下当夺‘食’字,‘藏’下当夺‘富’字。”
3、下令于流水之源:源原文为原,原同源。这里用水自源头顺流而下比喻政令顺应民心,易于推行。因改原为源。
4、使民于不争之官:这里官指职业、行业。将百姓安置在互不相争的行业里。
5、信:守信,兑现。庆赏:奖赏。
6、一时:原文作一世。(清)何如璋云:世疑作“时”,以音近而讹。因改世为时。
7、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尹知章云:“欺民之事,不可重行也。”
8、威:原文作威令。猪饲彦博云:“威令之令疑衍。”删去令字。
9、轻难:不怕死难。
10、十一经:原文作士经。(清)顾广圻(其)云:“‘士’字当是‘十一’二字并写之误。十一经,十一条治国经典论述。
《译文》
将国家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将粮食积聚在取之不尽的粮仓中,将财富储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库里,将政令下达在水流的源头上,将百姓安置在互不相争的行业里,向百姓指明犯罪必死的道路,向百姓敞开有功必赏的大门,不从事不能成功的事业,不追求难以达到的目标,不留恋不能长久的利益,不去干不可重复的行为。将国家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就要授政于有德行的人;将粮食积聚在取之不尽的粮仓中,就要致力于种植五谷;将财富储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库里,就要栽桑种麻、繁殖六畜;将政令下达在水流的源头上,是为了让政令顺应民心;将百姓安置在互不相争的行业里,是为了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向百姓指明犯罪必死的道路,就要严格执行刑罚;向百姓敞开有功必赏的大门,就要及时兑现奖赏;不从事不能成功的事业,因为要度量百姓的承受能力;不追求难以达到的目标,因为不能用百姓厌恶的去勉强他们;不留恋不能长久的利益,因为不可只图一时的苟安;不去干不可重复的行为,因为不可欺骗自己的百姓。因此,授政于有德行的人,国家就安定;致力于种植五谷,粮食就充足;栽桑种麻、繁殖六畜,百姓就富裕;政令顺应民心,威信就树立;让百姓发挥各自的特长,器用就完备;严格执行刑罚,百姓就远避邪恶;及时兑现奖赏,百姓就不怕死难;度量百姓承受能力而行,事业没有不成功的;不勉强百姓去做他所厌恶的事,欺诈虚伪就不会发生;不图一时的苟安,百姓就没有怨恨之心;不欺骗自己的百姓,百姓就会亲近自己的君主。
以上十一条是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1;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毋曰不同姓2,远着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3!
1、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明)刘绩云:“言以家为乡者,则乡必不治。”为:治理。
2、姓:原文为生。俞樾云:“‘生’与‘姓’古字通。”因改生为姓。
3、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近代)谭戒甫云:“本云‘唯君之节,无私无亲,如地如天,如月如日’,错综出之,用以叶韵耳。节:度也。
《译文》
用治家的办法去治乡,乡不可能治理好;用治乡的办法去治国,国不可能治理好;用治国的办法去治天下,天下不可能治理好。要以治家的办法去治家,治乡的办法去治乡,治国的办法去治国,治天下的办法去治天下。不要因为不同姓,就不听取关系疏远者的意见;不要因为不同乡,就不采纳关系疏远的建议;不要因为不同国,就不遵从关系疏远者的主张(治家、治乡、治国都要多听取关系疏远者的意见)。君主治理天下的准则,就要不分亲疏,要像天地那样覆载万物,要像日月那样普照寰宇。
御民之辔1,在上之所贵;导2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好恶。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毋蔽汝恶,毋异汝度,贤者将不汝助。言室满室,言堂满堂3,是谓圣王。
1、御:驾驭。辔:缰绳。这里指关键。
2、导:原文为道。道同“导”。因改道为导。
3、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近代)闻一多云:满谓声满。言于室而声满于室,令一室之人皆闻之。言于堂亦然。这里指君主说话施政,要开诚布公。
《译文》
驾驭百姓的关键,在于君主重视什么;引导百姓的法门,在于君主带什么头;招引百姓的途径,在于君主喜爱什么、厌恶什么。因此君主追求的物品,臣下就会去求得;君主爱吃的食物,臣下就会去试尝;君主爱好的东西,臣下就会去宣扬;君主厌恶的的事物,臣下就会去藏匿、掩饰。因而不要掩饰你的过错,不要改变国家的法度,否则有德才的贤人将不会帮助你。在室内说的话要让满室的人都听到,在堂上说的话要让满堂的人都听到,这才称得上高明的君主啊!(同样适用于民选领导人)
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唯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1之。故知时者可以立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2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后于事,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
右六亲五法3。
1、分:指合理分配。
2、审于时、察于用、备官:指通晓时势、明察财用、善任官吏。
3、右六亲五法:旧注多谓“六亲”与“五法”当分章,但二者在文中均无确指,难以诠(全)解。本人认为此处脱失多节文字。
《译文》
光凭坚固的防御工事,不足以坚守城池;光凭强大的装备兵力,不足以抵挡敌人;光凭广阔的土地、丰饶的财富,不足以拥有百姓。只有掌握了治国法则的君主,才能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所以灾祸就不会发生。天下不怕没有臣子,只怕没有高明的君主去使用他们;天下不怕没有财富,只怕没有精明的人才去合理分配。因此,把握时势的人可以任用为官吏,不营私利的人可以安排为执政,而通晓时势、明察财用,而且善于任用官吏的人,才可以尊奉为君主。处事迟钝的人往往落后于形势,吝惜财物的人往往失去亲信,信用小人的人往往失去贤士的支持。(管仲主张贤者为君,不主张世袭,故汉代董仲舒等罢黜管仲学说,独尊儒术。)
以上“六亲五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子》【1】
《吕氏春秋》原文及译文
《管子》中最实用的10句话,读懂人生,看透人性!
子路篇第十三
《管子·版法解第66》诗解3明君达礼任众兼爱
《荀子·富国》原文与译文(一百二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