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ebble的最初代智能手表是怎样的?

Pebble 初代智能手表

这种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初心当然是好的,不过这种需求看上去有点微不足道。

硬件 两条道路协同发展

VR硬件方面,我们主要说的是头显设备,目前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阵营,一种是以HTC VIVE为代表的PC端头显,而另一种则是以三星Gear VR为代表的手机盒子。这里会有朋友问,那VR一体机为什么没有体现出来呢?实际上VR一体机只不过是将手机盒子的一个变形,核心硬件上依旧采用了手机盒子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这里将其归入手机盒子阵营。

市场调研机构IDC今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仅为270万块,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暴跌了51.6%。270万的出货量相比上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显然差距太大了。

作为Android Wear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表,Moto 360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仅为10万块,同比出货量下跌幅度高达 73.3%。于是,Moto 360发布了一份声明,宣布近期不再发布新款智能手表。摩托罗拉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联想移动集团的沙吉尔?巴卡特(Shakil Barkat)在声明中表示,目前没有看到智能手表在市场销售方面有足够吸引力,不久的将来将不再开发新品。

苹果Apple Watch 的情况也不理想,虽然在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达到到41.3%,出货量仅为110万部,与去年同期390万部的出货量无法相比。当然,这和新款Apple Watch Series 2只是单纯升级硬件,而在外观方面没有太大改变有很大关系。

VR元年PC端和移动端共同进步

为什么说两条道路各有千秋,首先以三星Gear VR为代表的手机盒子在国内可以说是全面开花,众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VR盒子,并且高端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是比较高的,消费者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体验到虚拟现实的魅力。

Google的纸板VR眼镜极大降低了入门门槛

手机盒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入门门槛低,而PC端VR头显的则更多是针对发烧玩家。一套VR Ready的主机加上一套完整的HTC VIVE,设备成本轻松破万,不过高投入的背后也拥有手机盒子无法比拟的VR体验。

PC端VR对于硬件要求非常高但效果更出色

两条道路协同发展,PC端和手机盒子对应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应该是目前VR硬件方面将会长期保持的一种态势,但是在定位技术、动作识别以及其他关键性技术上,还是有一些出色的解决方案,不过暂时还没有一套可以一统天下的方案出现。

定位技术和动作识别等关键技术逐渐成熟

VR元年实现了硬件的两条腿走路,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一方面它同时带动了PC端硬件和移动端硬件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VR的差异化发展和普及指引了方向。我们无法断然评价说两者孰优孰劣,这就像PC与平板电脑之争,现如今他们依旧作为两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于是,当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们试图通过打造智能手表,来抢占用户手腕这一重要数据入口时,Pebble 还在坚持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Pebble 手表也在扮演着手机配件这个「绿叶」的角色。

绝大多数的智能手表,其实都是手机的附庸;所谓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不过是一个小众需求。

Pebble 和手机 App 关联

Pebble 没有立足之本

Pebble 业绩不振的另一大问题是:可穿戴设备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参与竞争的厂商实在太多。

在智能手表的高端市场,有 Apple Watch、三星 Gear S、华为 HUAWEI WATCH 等采用不同系统平台,却又同样外观精致、功能强大的产品,而且这些手表还背靠着拥有上亿出货量的自家品牌手机。

Apple Watch

在这些产品面前,功能单薄、设计简单的 Pebble 就像玩具一样,强续航或许是 Pebble 唯一的亮点。

而在低端市场,跟 Pebble 同台竞技的厂商更是多如牛毛,极客君每天都能在华强北看到不同样式的智能手表横空出世,售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华强北山寨的 Apple Watch

如果只是打拼价格战,那么 Pebble 并没有太大优势,而落实到用户体验方面,Pebble 又实在难以跟这些山寨厂商拉开差距,山寨手表无孔不入的线下渠道,更是 Pebble 无法企及的优势。

更糟的是,越来越多的厂商正在退出这个市场:

有消息称,Google 将延迟发布新版 Android Wear 固件

摩托罗拉表示,短期内将不会更新 MOTO 360 系列手表

传闻智能硬件厂商 Jawbone 也正在寻求出售事宜

传闻要收购 Pebble 的 Fitbit 日子也不好过,在苹果推出 Apple Watch Series 2 后,Fitbit 股价下跌,市值缩水近一半,亚洲区销量更是暴跌 45%,苹果的 Apple Watch 高高在上,而低端市场又遭遇小米手环的蚕食,Fitbit 行业大佬的地位岌岌可危。

Fitbit智能手环

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功能上大同小异,甚至绝大部分产品都不具备真正的核心技术,他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指望着手机配件般的定位,很能撑得起一个庞大独立的手腕生态系统。

归根到底,Pebble、Fitbit 等可穿戴设备厂商的窘境只有两点:

用户的需求不够旺盛

缺乏强大的技术壁垒

手表,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其装饰性,而所谓智能,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元素,装饰功能没做好,智能模块又显得异常鸡肋,那么智能手表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

Pebble 高管 Asad 曾这样阐述他对智能手表的看法:

人类已经有很长时间佩戴手表的习惯,但是要基于这样一种形态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因为它们并没有被证明过是否可行。

当初 Asad 的这番话成为了 Pebble 成功的注脚,但时至今日,回顾 Asad 的观点,似乎又包含了他的隐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司裁员,销量低迷,股价大跌,可穿戴设备真要 go die 了?|深扒
2015年度回顾(2):十大智能穿戴设备
史上最成功的众筹项目,面临被收购的命运?
智能手表这块屏是怎样“爬”上我们手腕的?
小米手环热销背后:怎样才能立足可穿戴市场-第1页-电子工程专辑互动社区
吃下定心丸!Pebble将继续支持智能手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