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山方言释考——饹 馇


 

 饹馇,是一种传统食品,是唐山的美食之一。在唐山的各个区县均有出产,据说滦南县的做工最为正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迎来送往,饹馇往往是餐桌上的必备之物。旧时,曾非流传有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饹馇是一种用豆面儿或淀粉摊成饼状食品,在摊制过程中加入黄色原料,成品为浅黄色。真正的特色饹馇应该采用豆面(绿豆面或者红豆)为主材,略加白面来增加饹馇的柔韧性,黄色的来源应该是全部采用姜黄。姜黄除了产生黄色,还有特殊的气味和味道,缺了姜黄的色味,饹馇就大打折扣了。由于“饹馇”是黄色的,当初也称作“黄饼”。饹馇有小饹馇大饹馇之分。用淀粉摊成的成为“小饹馇”,薄而鲜亮,多用于溜炒。如“饹馇炒肉”“韭菜炒饹馇”“糖醋大饹馇”等,用的都是“小饹馇”。用豆面儿(最好是绿豆面儿)摊成的称为“大饹馇”,较厚而显绵软,多用于包馅儿蒸炸,如“炸饹馇饸儿”“炸饯(方言读qiān)子”;也可作烩菜,如“白菜烩饹馇”等。“饹馇”的吃法很多,物美价廉,因而深受唐山百姓的欢迎。

 “饹馇”为什么称“ɡēzhɑ”,“饹馇”之名缘何而来呢?

 在唐山的民间对饹馇一词的来源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椐说当清王朝在遵化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的慈禧太后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太后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没料到这次膳房人员刚到太后桌前,要撤下这道菜时,太后突然把筷子往盘中一拄,说:搁着!意思是不叫动,还想吃呢!这道菜在膳房引起了轰动。为投太后所好,以后每餐必上,逐渐传开。“饹”与“搁着”谐音,从此以后,“饹”的叫法一直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固然有趣,但既然是“传说”,自不必当真。给慈禧太后上的菜竟然没有“名号”,专等慈禧赐名,近乎荒唐。如果是开玩笑,恐怕也要冒掉脑袋的危险。再者,“饹馇”的产生一定在慈禧去清东陵之前,一种食品自创制起名字就随之有了,哪有“养活(生)孩子不起名”的道理!可见,慈禧赐名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据相关语言专家考证,“饹馇”一词源于满语的发音,其意为薄饼。“饹馇”也写作“各扎”“个扎”,写法虽不同,可ɡēzhɑ”发音没有变化。由此可见“饹馇”是个音译词。由于“ɡēzhɑ”属于食品,加之字、辞典中又有收录,根据规范要求就写作“饹馇”了。这应该是可信的。

5

喜欢

0

赠金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山清东陵慈禧太后陵
老北京小吃驴打滚
唐山名吃-咯扎
舌尖上的旅行 | “唐山宴”饮食博物馆
咯扎
慈禧太后身穿龙袍,问李鸿章是否合身,他答3个字逃过一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